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天赋
2020-02-14薛晔
薛晔
绝大多数幼儿到9~12个月大时便开始会说单个的词语,到了15~20个月大时会慢慢累积到能说大约50个词汇。50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儿语的基本总量,它简直就像引爆了一颗名符其实的语言“原子弹”。在学会了前50个语汇之后,小孩便开始每周积累50个新语汇,而且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将一直持续到小学大部分时期。随着语汇量的增长,学步期小孩便开始把语汇串成两字短语,然后是三字短语,接着就会连成一些像编码电文的语句:“伯尼要苹果。”“巴尼在哪儿?”
第二次语言爆炸涉及语法的运用,大约发生在3岁时,此时,小孩的语汇堆积和语汇串,如果不借助一些语序规则、时态、词尾变化、连接词等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了。语言学家史蒂文·平克尔说,人们借助语法来清理出单词组合的意思。他说,“如果这个女孩不管是吃冰淇淋,还是吃糖果,这个男孩都吃热狗”这句话不借助语法来加以组织,那它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
运用语法的能力出现得既快又不必经过任何训练,它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到了3岁大时,学前小孩就开始能按确定的意思组织词汇,比如:“他为什么走了?”动词时态此时还不太会使用。当孩子到了4岁时,他们说的大部分话才会完全符合语法要求。
语言学家们提供了更令人吃惊的证据来证明,语法运用技能既是生来就有的,又是预先安排的,在学龄前便自发地出现了,而且在某一年龄之后再学不是不可能而是变得极其困难。平克尔举了一个有力的例子,讲的是一位具有平均智商的女性,她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农村,出生时就有耳聋残疾,被误诊为发育迟缓,而没有诊断为听力受损。她的父母既没有让她上手语学校,也没让她上英语学校。最后,当她32岁时才发现她的这种困境,于是为她配了助听器。在无声的岁月之后,她接受了语言的强化训练,经过训练她学会了两千多个词汇,但是她却完全不能运用语法,尽管语言学家为此做了各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她一直用她掌握的那些词汇堆砌句子,比如“香蕉吃”,“橘子蒂姆汽车里”,和“这个女人公共汽车去坐”。由于她在少年时一点儿也没有学习语言,所以她的那种生来就有的语法运用能力被废弃了,最终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
语言研究人员为了证明我们童年时的语法运用能力是生来就有的;为我们举出了第二个例子。这是一种罕见的情况,一名出生时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经过训练却能具有正常的语言能力。这种特殊情况的孩子患的是威廉姆斯综合征,智商都在40~50之间,正如平克尔所言,这些低智商的孩子经过训练能掌握大量的词汇,包括一些很生僻的词汇,而且还能说各种复杂的、符合语法的长句。
凯林提供了另—个证明人类语法运用具有先天特性的事例。她说,父母们可能会认为,通过纠正孩子的时态与介词的使用,会在孩子的语法运用成长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位心理学家研究了一名4岁大的孩子,证明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这名男孩由于其大脑的语言形成区受到损伤,只能说很少的几个词语。但是,他却可以听懂并理解數千个词语,而且他能轻易地区分开“怪兽能吃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能吃怪兽?”的正确与错误,他能更正第二个句子里的语法错误。
纽波特及其同事约翰逊在他们调查人们如何学习第二种语言时,发现了与此惊人相似的现象。他们研究了一些来到美国的朝鲜和中国移民,这些移民开始学英语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小的3岁开始,最大的39岁才开始。对每个移民进行了一次英语语法测验,结果发现考分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被试着讲英语的时间长短,而是取决于他们到美国时的年龄大小:那些在3岁~7岁时就开始学英语的移民,最后能像本土人一样讲英语,语法运用也正确,而且听不出出生地的口音。如果是在11岁至15岁来的,则他们的熟练程度只及前者的一半。如果是在17岁以后才开始学英语,那他们的熟练程度只及前者的三分之一。
不管是母语还是第二种语言,显然都应该在学龄前开始,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会因为在机会窗口期间失去语言接触机会而失去学会语言的基础。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来自于一些神经系统正常儿童的不良实例,这些儿童是在一些贫困和受虐待的环境下长大的,因而被剥夺了一切友谊,从而也被剥夺了正常说话的机会。在9名有详细简历记录的“野”孩子中,有6名在得到挽救后能学会正常说话,他们的年龄都是7岁或7岁以下。
那么7岁以下的小孩在接触一种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中能做些什么呢?答案是通过优先增强大脑(特别是左半球中)各神经回路内部和之间的联系,对大脑进行塑造。海伦·内维尔曾使用了一种脑电波记录装置(称之为事件相关电位记录仪),研究了大脑中的语言过程是在什么部位和什么时间产生的。她和她的同事们发现,20个月大的学步期小孩,他们知道的词汇越多,他们的大脑电活动就越多地集中在左半球。她们还发现,在较大的小孩中,表意词汇(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刺激两半脑后部的脑电波,而语法词汇(冠词、连词、助动词)则只刺激左颞前部的脑电波。在4岁大的儿童中,大脑后部仍对表意词汇和语法词汇具有同样的反应。但是到11岁时,遇到语法问题只有左颞前部才触发事件相关电位。这就意味着,儿童的年龄越大,在他们的环境下听到的和他学着说的语言越多,它们使大脑发生的改变就越大,而且会有更多的神经回路被修剪成专管语法的左半球方式。在4岁和7岁或8岁之间被剥夺了语言刺激的“野”孩子和耳聋孩子,大脑不会有这种“倾向一侧”的现象,因此不可能完全赶上未被剥夺语言的同龄儿童的语言能力。
作为父母,决定如何刺激和教育他学前儿童时,可能需要注意到这些发现,并要振作精神来做出决定:如果学龄前儿童发育正常,则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语言训练来使其讲话更流利,更成熟。孩子需要的只是作为学步期儿童所需要的丰富语言环境的扩展——每日要听一些谈话、唱歌、故事和儿歌,而且要倾听大人说话并做出应答。如果孩子有听力困难或语言困难,则应尽早发现尽早采取措施。海伦说:“如果你是一名耳聋儿童的父母,要毫不迟延地让孩子接触音系学或语法。如果孩子的耳聋相当重,可能需要先学手语,然后再学语言;他可以在上学的正常年龄之前就开始学习手语。然后再用他的手语技能去学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