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字文》的教育特点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

2020-02-14朱莉清

文学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千字文语文教育

内容摘要:《千字文》成为世界上现在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识字课本,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随着近两年的“国学热”的升温,《千字文》又重回大众视野中。但是,当今对《千字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蒙学读物的好奇和学者的理念探讨层面,在实践中少有举动。因此,本文从《千字文》的教育特点出发,探究其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千字文 语文 教育

《千字文》出现在中国古代玄学占统治地位的魏晋时期的上层社会,是统治阶级当时文化教育思想的侧面反映,历经1500年,直至清朝末年,仍然作为蒙学课本使用,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本识字写字教材。清初学者顾炎武曾说:“《千字文》)不独以文传,而又以其巧传。后之读者苦《三苍》之难,而便《千字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i。如今,一度沉寂的“三百千”又借国学热之风悄然回到了课堂。笔者将视线聚焦于《千字文》的教育特点以及今下如何借鉴应用。

一.文化知识学习:应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古代蒙学读本文史哲不分家。《千字文》内容涉及面广,四字韵语,字不重出,每四言皆为典故,包含了许多古代常用的和应当熟知的历史典章故事、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和道理,教学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

《千字文》以及以其为代表的蒙学教材,作为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取向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理解,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语文教育架构。和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相比,《千字文》可能不够精细,但是涉及方面更广。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可以借鉴了《千字文》等传统蒙学的编写经验,使教材的诵读识记内容多韵律化,在增强节奏感的同时会增加学生兴趣,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而学生会背诵以后,会逐步理解,在一生中潜移默化,随时受用。

二.初步的道德行为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语文教育,不论是识字教学,还是“国学”常识教学,无论是读书作文,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扭合在一起的”ii。《千字文》中的道德教育无疑是适应了历代统治者的需要,直至今日自然要批判其中的封建糟粕。但其将深刻的道理以浅显的文字道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也值得如今语文教育者借鉴学习。

1.环保意识

《千字文》中大量的自然常识,例如“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iii等,一方面是向孩童描述自然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也渗透了让孩童热爱自然环境,树立不违自然的环保意识。

语文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渠道之一,通过课文教材的学习,能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兴趣,从而树立创造一个美好家园的愿望。《千字文》中大量的自然常识借鉴在今下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环保的意识,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的功能。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他们的知识积淀,还可以对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又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终身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2.德才兼备、成圣成贤的儒家思想

《千字文》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儒学为核心,讲述人应有的品行修养标准、原则和伦常道德上。“盖此身发,四大五常”iv中的“五常”指的就是最基本的品德标准:仁、义、礼、智、信。“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靜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v即强调要保持仁义和慈爱,牢记气节、正义、廉洁和谦让的行为准则,要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和高雅情操。

《千字文》中还对人的言谈举止,社交礼仪方面进入了深入阐述。儒家把孝作为整个道德体系的核心,父母为慈,子女为孝。“恭惟鞠养,岂敢毁伤”vi意在孝亲,要珍惜父母给与的身体。“女睦贞洁,男效才良”vii看妻子是否正直和有操守。“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viii,讲的是亲友之间相处应遵循的原则和礼仪。虽然从今天的视角看,部分内容已不合理,但却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和规范。

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任务,不是仅仅设置道德课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要融入到具体的课程中。语文课程在我国是母语课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千字文》中,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包括诗歌还是小说还是戏剧等等不同形式的文本,其选文的内容作为最直接的最广泛的文化内容,都反应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思潮,反应了选编者的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承载着一定的道德行为教育的内容。今下的语文教育要深挖教材中的道德的内容,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公德的意识,构建学生做人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三.人本精神

中国先哲认为,在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崇高地位,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或取代的普遍意义和价值。要把人文素养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就必须化作揖让言辞,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遵守和检查。

例如《千字文》的“容止若思,言辞安定”ix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稽颡再拜,悚惧恐慌”x要求祭祀行礼时的神情;“俯仰廊庙,束带矜庄”xi要求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等等。这些具体到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饮食着装等细节的细致规定看似繁琐,但却让学生形成了较好的修养。

在当今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体现是从人类优秀的文化中吸收养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因此,要充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相结合,以文化教材的内容为依托,具体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人生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现代人学习和研究传统蒙学课本《千字文》,其目的当然不在复古,而在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于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应用于当下。语文教育不仅对儿童传授文化知识,也承担着化民成俗的社会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兴嗣.《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熊承涤.谈谈中国古代的儿童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01期.

[3]徐梓.《千字文》的流傳及其影响[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02期.

[4]高文元.“三、百、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注 释

i(清)谢启昆著,李文泽、霞绍晖、刘芳池校点.《小学考》[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0页.

ii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iii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iv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v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vi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vii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viii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ix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x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xi周兴嗣原.《<千字文>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作者介绍:朱莉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教育硕士)

猜你喜欢

千字文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何诗铭?《千字文》等
千字文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