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终身替代率与平均替代率

2020-02-14薛惠元王雅黄安祎

决策与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镇职工

薛惠元 王雅 黄安祎

[摘    要] 当前,相关学术界经常会混淆各种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加以测算。以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等因素作为变量,通过建立精算模型模拟测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终身替代率和平均替代率,结果发现:“标准人”的终身替代率低于其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和平均替代率;平均替代率低于“标准人”的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延长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年龄、确定合理的缴费基数和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都有助于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平均替代率;终身替代率

[中图分类号] F84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1-0048-11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替代率是衡量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早在1995年就有学者开始定量研究养老金替代率问题(刘贵平,1995)[1],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32号),到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再到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國办发〔2019〕13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由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变化,尤其是养老保险费率、缴费基数、统账规模、计发办法、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形势和工资增长的变化,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社会各界虽然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了定义、分类和测算,但仍然存在着养老金替代率概念混淆的情况,对于养老金替代率的算法缺乏比较认可的公式,各类养老金替代率之间也缺乏比较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各类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概念辨析、测算和比较分析。

(二)文献综述

养老金替代率有多种口径。总的来说,主要有个人角度,即个人退休前后的收入对比;交叉角度,即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对比;群体角度,即社会平均状态下退休前后的收入对比。具体分类包括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终身替代率和平均替代率。关于目标替代率的研究,更倾向于政策制定时的一个目标,如林宝(2013)详细分析了平均替代率和目标替代率的关系,将目标替代率作为基准,研究不同情况下的缴费率,并对基金缺口进行评估[2]。当前关于交叉替代率的研究较少,如徐颖等(2009)认为交叉替代率是个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较[3];仙蜜花等(2015)将交叉替代率定义为个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4]。关于终身替代率的研究非常少,如郭瑜(2015)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养老保险的熨平作用,其实就是终身替代率的体现[5];Sebastian Kluth等(2015)提出生命周期替代率,即将个人的养老金收入与其整个工作时期的平均实际收入相关联,并从工作时期的相关特征,如婚姻状况、收入及退休年龄的角度研究其对替代率的影响[6];张雪等(2019)提出了终身总额替代率和终身平均替代率的概念,认为终身总额替代率为个人终身养老金总额现值与退休前缴费工资总额现值的比值,终身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为个人年均养老金现值与退休前年均缴费工资现值的比值[7]。关于平均替代率的研究存在较大分歧。如高建伟(2002)认为平均替代率是全体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与当年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之比[8];程永宏(2005)认为平均替代率是新退休职工退休收入与当年在职职工收入之比[9];饶晶(2010)则将个人退休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作为平均替代率[10]。

纵观已有研究,主要存在对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界定不清晰,各类养老金替代率混为一谈、相互混用的问题,由于概念界定不清,导致测算出的养老金替代率张冠李戴,并且已有研究缺乏对各类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比较。鉴于此,本文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终身替代率和平均替代率进行概念辨析,并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对各种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和分析。

二、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界定与指标选取

(一)目标替代率的概念和指标选取

目标替代率是从个人角度研究职工退休前后收入状况,具体公式为:目标替代率=职工本人退休后第一个月领取的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此处退休后第一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可以通过构建养老金精算模型测算得到。

(二)交叉替代率的概念和指标选取

交叉替代率是将个人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作比较,将退休职工放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从收入的角度来反映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越低,则交叉替代率越低。具体公式为:交叉替代率=职工本人退休后第一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终身替代率的概念和指标选取

终身替代率主要是研究职工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将职工养老金收入与个人缴费工资作对比,体现职工养老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退休前后收入的熨平作用。具体公式为:终身替代率=职工终身领取的养老金在退休时点上的现值/职工各年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在退休时点上的终值。主要运用经济学上现值和终值的概念,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将终身养老金收入与终身个人缴费工资在退休时点上作对比,体现城镇职工养老金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替代率水平。

(四)平均替代率的概念和指标选取

平均替代率是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研究养老金替代率,比较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通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退休职工人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来探索当下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笔者认为,平均替代率应将全体退休职工作为一个整体,其计算公式为:平均替代率=全体退休职工的月平均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全体退休职工的月平均养老金=当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当年平均退休职工人数/12;某年平均退休职工人数=(年初退休职工人数+年末退休职工人数)/2。平均替代率是养老金替代率中的一个宏观数据,可以直接通过每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到,无需建立复杂的精算模型,其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受到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三、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构建

(一)模型的前提假设

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本文主要研究“新人”,不包括“老人”和“中人”①。

假设二:由于国发〔2005〕38号文件于2005年12月颁布,因此假定以2006年为“新人”参保缴费的起始年份;假定缴费在期初,养老金的领取在期末。

假设三:假定职工缴费满15年以前缴费不中断(这里不考虑参保职工退保、提前死亡等情况),缴费年限不低于15年。

假设四:假定职工缴费工资增长率等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

假设五:本文是针对全国一般情况的测算,且不考虑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等特殊情况的影响;在测算终身养老金替代率时,不考虑养老金的待遇调整因素。

(二)模型构建

1. 目标替代率模型构建。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基础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缴费年限≥15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某年参保人员的缴费工资指数=当年本人月实际缴费工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四、参数假设、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参数假设

1. 参保年份、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假设参保职工于2006年25岁时参加工作并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即    =25岁。考虑到延迟退休的因素,加之现有的多种退休年龄,本文将退休年龄     取值为50、53、55、57、60、63、65岁。缴费年限   可取的数值在15-40年之间,限于篇幅,本文取部分数值进行计算,缴费年限取值为15、20、25、28、30、32、35、38、40年。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可以得到不同退休年龄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具体如表1所示。

2. 个人账户收益率及折现率。2015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国发〔2015〕48号)出台以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是存银行(多为协议存款),少量的用于購买国债。国发〔2015〕48号文件发布以后,各地已经开始归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营。《人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参数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71号)将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确定为8.31%,该记账利率基本上参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①。当前的记账利率明显偏高,显然未来不具有可持续性。本文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同样参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来设定。剔除特殊年份2007年②的投资收益率后,2001-2018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平均投资收益率(几何平均)降至6.03%。综合考虑,本文假定个人账户收益率              。假定折现率与个人账户收益率相等,即              。

3.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及增长率。根据统计年鉴上的数据,2005年中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530元/月。2006-201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由历年统计年鉴可得。假定未来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同,2018-2046年GDP增长率将直接采用OECD GDP long-term forecast (Edition 2014)的数据,具体如表2所示。

4. 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工资指数是个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它反映了缴费基数的高低。考虑到工资收入差距,这里假设     的取值为0.6、1、3。

5.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缴费率及平均预期寿命。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职工个人缴费率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因此               。根据生命表编制技术,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测算出各年龄城镇居民男女混合的平均预期余命,进而可以得到各年龄城镇居民男女混合的平均预期寿命,如表3所示。

综上,本文的参数取值如表4所示。

(二)测算结果及分析

1. 目标替代率测算结果及分析。将相关参数带入(6)式,可以测算出不同退休年龄、不同缴费年限和不同缴费基数下的目标替代率,具体见表5。

由表5可知,“标准人”(“标准人”指的是25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缴费年限为35年、缴费基数等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即缴费工资指数d=1]的参保人)的目标替代率为65.3%,略高于国发〔2005〕38号文件发布时人社部公布的“标准人”目标替代率59.2%。官方公布的目标替代率的计算方法为:假定利率=工资增长率,即            ,根据(7)式可得基础养老金目标替代率=35×1%=35%,个人账户养老金目标替代率=12×8%×35/139= 24.2%,进而得到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2%。而本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假设,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略高于平均工资增长率,因此得到的“标准人”的目标替代率略高于制度设计时确定的目标替代率。

进一步分析表5,可以发现以下现象:

第一,目标替代率与缴费年限呈正相关。同等条件下,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目标替代率越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当缴费年限达到最长,即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不间断缴费直至退休,其目标替代率是最低缴费年限(缴费15年)的2倍多,甚至可以达到4倍、5倍,这符合“长缴多得”的缴费原则。

第二,基本養老金目标替代率与缴费基数呈负相关,即缴费基数越小,则养老金目标替代率越高。因此,更应该鼓励城镇职工中低收入者积极参“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机制,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合理确定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贵平.关于我国未来退休职工工资替代率水平的初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2]  林宝.平均替代率、目标替代率与养老金压力估计[J].人口与发展,2013,(6).

[3]  徐颖,王建梅.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替代率的评估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4).

[4]  仙蜜花,薛惠元.缴费激励机制下的养老金连年上调:矛盾及其化解[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2).

[5]  郭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替代率测算[J].保险研究,2015,(4).

[6]  Sebastian Kluth, Martin Gasche. Replacement Rates in the German Statutory Pension System[J]. Journal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2015, (6).

[7]  张雪,薛惠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终身替代率测算及敏感性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4).

[8]  高建伟,邱菀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率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4).

[9]  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5,(3).

[10]  饶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平均替代率水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朱苗苗]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lated academic circles often confuse the concepts of various pension replacement rat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early define and calculate various pension replacement rates. Taking the payment period, retirement age, payment base and other factors as variables, an actuari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target replacement rate, cross replacement rate, lifetime replacement rate, and average replacement rate of the basic pension for urban employees. As a result, it is found that lifetime replacement rate of "standard person" is lower than the target replacement rate, cross replacement rate, and average replacement rate; the average replacement rate is lower than the target replacement rate and cross replacement rate of “standard person”; extending payment period, delaying retirement age, determining a reasonable payment base and establishing a normal pens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will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pension replacement.

Keywords: Urban Employees; Basic Pension; Target Replacement Rate; Cross Replacement Rate; Average Re-placement Rate; Lifetime Replacement Rate

猜你喜欢

城镇职工
全面二孩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影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的合理化控制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激励分析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问答
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