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2020-02-14杨红
杨红
摘要: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规范的工作,它需要教育人与广大家长朋友及社会相关人士一起去配合,协调完成,大家需要不断摸索来自不同家庭孩子的学前情况,还要了解不同家庭孩子的不同表现情况,这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教育管理,才能使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过程,是一项综合系统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教育方式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疏导,行为的规范,情感、意志的陶冶与提炼,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 行为习惯方面
纵观人的一生,每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基本要求,孩童时期,孩子的各项生活习惯虽已在逐步形成,但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行为是头脑思维反映出来的表象,也反映人内心的思想。当孩子步入小学阶段,每个孩子形成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小学低年级阶段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学生后面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节点,他们在小学低年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乃至后续的发展。
首先,孩子进入到小学学校生活,每天学校有日常的作息习惯和规律,紧张的集体生活,要与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一起过集体生活,要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思考,学会这个年段的每个知识点,这与入学前是不一样的,孩子平日的课堂生活,要遵守课上纪律,统一的共同完成课上任务,而团结协作在一起,并且要学会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节奏,主动与家长建立起联系。并指导家长配合老师和学校完成一些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1、比如:亲子阅读方式。规定同类型的篇目,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各自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家长与孩子体验各自角色的内心感受,从而让家长与孩子都有入学前的思想准备,头脑中建立入学模式,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建立模型概念。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这两句话充分说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能推动他们的生长发育,使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都是得到提高,这样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好,自然而然其他方面也得到发展与提高。
一、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的进步,人类科技的不断飞跃与发展,对于未来社会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样社会会要求人才的复合型,整个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会更高,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要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会合作完成某些特定的工作任务,达到终身学习的能力,智商、情商、财商并存。
这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要求,无论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还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首要的都是学会做人,而做人就必须从小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低年级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
首先以生活方面行为习惯以及日常卫生方面习惯和课堂学习方面的行为习惯这些为主,兼顾同学之间相处要讲究礼仪等。也就是说,尤其小学生活,要学会学习、学会交友,这对未来发展是很重要的。这两项的培养是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分不开的。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复杂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频繁的各项活动,学生也是如此,每天的学习方面、生活方面都在交替循环进行,所以培养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不能是单一、独立的,它们之间是并存的,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相互彼此交融,互相作用。例如,好的作息习惯,学生一定是早睡早起,先学习、后运动。早起的时间可充分读书、背文章、记方法 。这样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促进学习习惯的提高。再比如:爱干净、爱整洁,本子上一定是规范工整的字迹,同时也应渗透其他行为习惯的形成。比如:礼貌方面、怎样敬礼、怎样问候、怎样有顺序地劳动、怎样合作的行为习惯等。
(一)课堂礼仪及家教互动方面
(1)上课铃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静候老师上课,见到老师,班长喊起立,行注目礼,待互行鞠躬礼后,坐端正。
(2)上课如果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
(3)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误的同学。
(4)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做好笔记,发言身体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并且使用普通话。
(5)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話,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老师提问,应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同学之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应使用文明用语,借用学习用品,应先征得同意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甚至歧视。而应给予热情帮助,对同学的衣着、体态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绰号,不能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这样才能与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也利于在集体中,健康成长。为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这些方面的培养,可以结合<弟子规》等国学书籍进行教育。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学生习惯方面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在学校习惯方面就很好,孩子学习上就很不错,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全社会都应当多重视家风、家教的树立与培养,让孩子从出生就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这样孩子会被培养的相当优秀,即使不能成为卓越的人才,也是个品德修养高尚的人,也会造福社会和国家。
(二)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梯度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是生活历程中的分水岭,入学之前的孩子,大多是家庭教育或幼儿时期的教育,活动形式多是游戏形式,而进入一年阶段却与之前大不相同,小学课堂,孩子要坚持每节课的课堂学习,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学会与其他同学共同过好集体生活,减少学生对父母的依赖,尤其是生活上的方面,特别是家中作息时间要规律。
课堂活动中多掺进趣味性的活动,以减轻学习带来的麻木和疲劳。
2.设定的目标要详细、要求要具体化
由于低年孩子缺乏实际生活方面的经验,并且受认知方面的限制,一般深奥的大道理是不能理解的,有些是非方面的事情是分不太清的,所以,要达到行为习惯目标,就要有具体清楚明了的要求,而且目标越细小,越明了越好。
树立典型榜样。比如:班级孩子爱学习、爱劳动、任劳任怨,会打扫班级卫生,于是班级开展“向他学习”这样的班会,让大家找到榜样,找到典型,找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对自己行为加以改正。这样一个身边人就会看得见、摸得着,大家就纷纷向他学习,课上、课下依照典型榜样去做,管理就轻松了。
“守住一方,各付其责,站稳阵地,合作共赢”这是教育人的心声,只有携手,才会共同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1、《教育教学工作案例》
2、《班主任工作》
3、《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