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滴
2020-02-14王文元
王文元
一不留神,我就和百件水滴相遇了。不是从天而降的水滴,而是躺在展柜里,静静展示它们曼妙身姿的水滴。
和我相遇的水滴也叫砚滴,就是研墨时专门加水的小玩意。砚滴都不大,只手可握,装不了多少水,但研墨写字少不了。
藏家李治甲号滴砚斋主,多年来醉心于水滴收藏。他东奔西走,不断积累,终于藏六百件水滴,成规模成系列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前,他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水滴算是比较冷门的收藏,要有收获,其中的艰辛外人难知,还要懂方方面面的知识:懂瓷器,懂铜器,识得陶器……
“看看这件!”老李有些得意,“这是彩陶!”这是四千年前西北先民的生活用具。这件彩陶水滴比较大,长约15厘米,高约20厘米。水滴造型像一只水鸟站在河边,背上有个凸出的圆孔,尾巴翘起,尖嘴下垂似乎正在喝水。
“这是现存最早的水滴。”老李说。当年,他收到这件东西,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何用处?一次,偶遇常书鸿先生,他便向其请教。常先生认为:这应该是古人给彩陶彩绘时,调色彩注水用的。
原来古人用绳子把这只彩陶水鸟吊起来,用的时候轻轻一抬鸟尾,就能加水,水量也能控制。
再看看他收藏的其他水滴,可谓五彩缤纷。有瓷、陶、紫砂、金、银、铜、铁、锡、铝、木、玉、石等各种材质,有拉胚、捏塑、铁胎上釉、鎏金镀银、雕刻、镶嵌等工艺;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各種动物造型,有人物、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图案。故而前人言:“器必有型,型必有意,意必吉祥。”
砚滴的核心是节制。研墨时,加水要少,细细研磨才能出好墨;注水时,控制水量,砚滴因此而生。砚滴大多有两孔,一进一出,腹中盛水。用时,手指或按或松进水孔,便能控制水量。
好砚者必好砚滴。晋时青瓷砚滴多龟形,称“龟滴”。西晋诗人傅玄有砚滴水龟,著《水龟铭》曰:“铸兹灵龟,体象自然。含出原水,有似清泉。润彼玄墨,染此弱翰。申情写意,经纬群言。”黄庭坚也有砚滴,他写道:“相思欲写寄,滴尽玉蟾蜍。”不知道他的玉蟾蜍后来怎么样了。
砚滴身价渐涨。多年前一个拍卖会上,一件长10厘米的北宋汝官窑粉青釉鸳鸯水滴落槌价1050万元。现代化的墨汁普及了,传统的砚滴大多退出市场,不过,也有新材质的砚滴出现。
一次,我购砚,老板送一砚滴。打开小纸盒,原来是一塑料砚滴,类似于眼药水瓶。我试了试,挺好用,就是有些凉。(李萌 摘自《滨江时报》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