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医生:压力有所缓解
2020-02-14应琛
应琛
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汉,医护人员在一线的奋力救治牵动人心。从2019年12月至今,武汉很多医护人员已经高强度工作了一个多月。
《新民周刊》记者连线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他介绍了目前武汉一线的新冠肺炎救治状况。在周晨亮主任的病房里,一个多月以来医护人员一直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病人。
“外援”到来后救治压力有所缓解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以下简称“东院区”)重症医学科病区,上午8点,完成了当天全面的交接班后,科主任周晨亮和当班的医生们换上厚重的防护服,进入病房查看每个病人。完成查房后,整个科室进行了一次讨论,对所有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后续24小时的治疗计划。
“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病情变化是非常快的,所以治疗计划我们是每天更新。另外,每天轮守在病房里的医生,也会随时根据病人出现的变化,及时分析并作出治疗上的调整。”周晨亮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得到及时收治救治,武汉市在早期两家定点医院和61家发热门诊的基础上,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分别征用7家、3家、14家综合医院,参照感染性疾病防治机构的基本要求,临时改造成为发热病人收治医院。
1月31日,是东院区以新冠肺炎危重症集中收治医院的“身份”正式运作的第一天。据介绍,整个东院区按照武汉市指挥部的整体规划,迅速划出了400张床位专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其中,重症医学科病区,在北京疾控中心专家的指导下,专门开辟了8张床位,都是独立的单间隔离床位。
周晨亮告诉记者,2019年的9月重症医学科才在东院开科,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遇到了这样的大考。“高强度工作应该是从去年12月底就开始了,而工作量变得非常大和繁琐,则是在1月上旬。我们收治的病人数,和湖北省报的确诊病例数,从增幅的比例上来看是一致的。”周晨亮表示,他的科室原来一共有7名医生和24名护士,应付日常工作完全没问题,“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到后来重症室爆满,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出现了超负荷的情况,好在医院及时进行了人力资源的调配”。
所幸,1月31日,来自新疆的医疗队正式进驻了周晨亮的科室进行支援。周晨亮说,医护队伍得到了很大充实,并已经开始联合排班。
武汉一线医护人员已经高强度工作1个多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病房内医生全力救治病人。
“目前,我们根据不同的职称和技术水平,每四个人一组,分成了3个医疗小组,每班工作24小时。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统筹整个24小时里所有医疗方面的事情,然后实行4小时的病区轮岗制。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就可以在医院附近指定的地点有两天的休息时间。”而作为主任,周晨亮自称是“最大的机动力量”,他已经连续在医院住了3个多星期。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调派新疆医疗队支援东院区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目前已紧急调派以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医疗队,以及四川、辽宁、重庆等3支医疗队共计500余人的医疗团队,全面支援东院区开展疑难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下一步,国家卫健委还将协调各方,从物资供应等方面,全面保障东院区开展疫情防治工作。
对症支持治疗目前仍是主要手段
在救治方面,根据非典和禽流感时期的救治经验,周晨亮认为面对肺衰竭的病人,首先就是对病患进行标准的氧疗。“如果氧疗不能够满足生理需要,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如果依然无效或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会考虑对他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机的治疗。”周晨亮进一步说明,“治疗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病人缺氧,要进行及时的呼吸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再采取一些内科治疗,避免产生相关的并发症。因为这类病人产生并发症是非常常见,也往往是致命的,还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愈后。”
据周晨亮介绍,目前一位50岁的男性危重症病人,在经过6天的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治疗后,目前已经处于脱机拔管状态,开始进行无创呼吸的治疗,“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病程很长,恢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他目前来说总体趋势还是好的”。
前不久,一名74岁的女性重症病患,在经过治疗后顺利达到了出院的标准。“两次转阴,胸部CT吸收明显,所有的症状消除,生命体征稳定,现在回家再进行继续的隔离观察。”周晨亮说,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说明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
不仅如此,人民医院还在原有国家诊疗操作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本院的关于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路径。“这也是外院的援助队伍一到就能很快融入工作的原因。”周晨亮表示。
早期警惕性高,医护防护做得较早
早在处置“不明原因的肺炎”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启动了相关的防护措施。“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做到以一级防护,穿隔离衣、戴外科口罩。后来,我们又意识到可能存在高传染性,要求做到二级防护,关键是穿防护服,戴N95口罩和护目镜。”周晨亮表示,重症医学科和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实际上已经接触了超过一个月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個医护人员感染,“而且目前收治的几个重症呼吸衰竭的病人,也还没有出现一例死亡”。
在全国支援队伍到来之前,2020年1月10日,湖北省卫健委就发文要求从11日开始,被称作“四大家”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四个专家团队,轮流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值班,每周一轮。
随疫情势态扩大、危重病人不断增多,人民医院接到任务,派驻重症医学科团队,负责改造金银潭医院南6楼ICU并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
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余追教授带领团队1月18日晚上进入金银潭医院,仅用2天半的时间,就将一层楼的普通病房改造为可以做各种呼吸支持治疗以及床旁CRRT治疗的ICU病房,极大地缓解了金银潭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压力,受到国家和省卫健委以及国家级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
而在1月25日上午10点,又有3名人民医院的医护接力增援金银潭医院。
“这次疫情是对武汉市、湖北省乃至整个国家医疗体系的一次巨大考验。早期存在疏漏可以理解,但靠着政府的综合治理和广大医护的前赴后继,老百姓的理解和配合,以及社会人士的无私赞助,如今整个医疗救治体系逐渐完善起来。”周晨亮相信,在“分区设计,科学防护。单间隔离,有效支持。流程管理,保证效率”这24个字的原则下,“我们能胜,而且有信心绝对不会是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