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设计

2020-02-14任瑶

艺术评鉴 2020年1期
关键词:魔王微课设计艺术歌曲

任瑶

摘要:微课指作用于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教学资源。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而言,“微课”的问题更加的聚集,主题也相对的突出。本文从艺术歌曲《魔王》的故事情节以及音乐要素所表现的四个人物形象作为切入点从而进行微课设计分享,为课堂上教师进行重难点分析时给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听赏准备和有效的初步思考,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效率。

关键词:微课   微课设计   艺术歌曲《魔王》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92-03

一、设计定位

(一)微课的定义

从微课定义上看是指作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记录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教学资源。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而言,“微课”的问题更加聚焦,主题更加的突出,其核心部分应是围绕课题中的一个确定的重点内容,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将其浓缩成5-8分钟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制作的视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根据这一原则,在上舒伯特艺术歌曲鉴赏课之前,笔者围绕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进行了微课设计,课题名称定为:初步感受艺术歌曲《魔王》。

(二)艺术歌曲《魔王》简析

舒伯特于1815年根据诗人歌德创作的《魔王》这首叙事诗写了这首同名的叙事曲,故事讲的是:在漆黑的深夜,一位父亲怀抱着高烧不退的孩子在烟雾弥漫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邪恶的魔王隐藏在森林的深处引诱着孩子的灵魂,孩子惊恐的发出一阵阵呼叫,父亲极力的掩饰着内心的恐惧一边安抚着孩子,魔王威胁在迫,父亲疾驰到家,却发现怀抱里的孩子早已死去。

歌曲中的四个人物角色:叙述者、魔王、父亲和孩子均由演唱者一人完成。舒伯特创作时通过使用不同的音乐表现要素如旋律、音色的变化,节奏和特殊的伴奏音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故事的情景,刻画了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丰富了音乐形象和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基于以上对艺术歌曲《魔王》的简析并结合微课的定义,笔者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聚焦目标的制定、聚焦预设学情分析、聚焦学习方法的建议、聚焦学习任务。

二、设计过程

(一)聚焦目标的制定

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笔者根据《魔王》这首艺术歌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音乐形象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了解艺术歌曲《魔王》戏剧性的情节。这一学习目标为初级目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聆听《魔王》。在微课视频的设计上笔者将带有对话形式的字幕展现出四个人物形象,并且每个人物形象用不同颜色的字幕分别开来,为学生在听辨时起到了辅助聆听作用,同时也是为课堂教学进行预备聆听,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了歌曲的故事情节。

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能通过音乐的表现要素初步感受歌曲氛围及父亲、儿子、魔王和叙述者的音乐形象。该目标为二级目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及歌曲氛围的音乐要素,从而进行启发性的思考;为教师在课堂上用音乐要素详细分析人物形象及氛围特点做充分的预备聆听。

(二)聚焦预设学情的分析

在学习艺术歌曲之前,笔者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从高一年级所教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了100位同学进行了简单的问卷,问卷设置了三个问题:能简单的介绍一下音乐家舒伯特吗?你知道什么叫艺术歌曲吗?日常生活中有接触艺术歌曲吗?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笔者发现虽然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大多接触流行性的歌曲较多,对艺术歌曲欣赏较少,所以很可能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觉得艺术歌曲太“深奥”,难以理解,或者在听赏时只会用形容词描述所听到的感受,不知道用音乐的一些表现要素去具体的分析艺术歌曲。

(三)聚焦學习方法的建议

1.故事导入,营造氛围

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在学习方法的建议上,笔者在微课视频设计的一开始以民间传说故事为导入,营造氛围。内容如下:“今天的故事要从欧洲民间的一个传说开始,传说每一片森林里都会有一个魔王,如果孩子在夜里进入森林,魔王就会出现,他会诱惑孩子到他身边,因为只要魔王碰孩子一下就会摄取孩子的灵魂,孩子也就死去。听!远处是什么声音!”这时紧接着播放艺术歌曲《魔王》。故事的导入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艺术歌曲的内容也是生活化的,并非太“高深”,遥不可及,从而拉近学生与艺术歌曲的距离。

2.片段式的聆听对比

在微课视频的设计中笔者加入了片段式的聆听对比,例如在一开始,钢琴伴奏进入的引子部分,有一段绿色框和红色框的聆听对比,笔者通过语言的提示,“红色的框和绿色的框哪个是快马,哪个是阴风?”但是并未完全点破主要形成“快马”形象的节奏以及“阴风”的音乐要素特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舒伯特是如何运用音乐要素去塑造故事的环境氛围及人物形象的。(如图一)

(四)聚焦学习任务

微课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制作的视频资源自主学习,也就包含了学习任务,检测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针对主题与目标的确定,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学习任务:

1.《魔王》这首艺术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你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

2.舒伯特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展现歌曲中紧张的氛围呢?

3.《魔王》中一共出现了几个音乐形象?

4.辨听音乐形象。

5.拓展练习,儿子这个音乐形象在歌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这几次出现音乐情绪出现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聆听,看谱分析舒伯特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来表现这种情绪上的变化的。

在任务设置的过程中笔者也是紧扣微课的目标去设置,前三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字幕的提示找到答案。第四个问题,在音乐形象的听辨时,笔者在微课视频的设计中加入了每个人物形象的谱例,有助于学生在听辨时更好的去辨别人物的形象。第五任务的设置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需要,也为课上的分析做准备。

三、设计感想

在舒伯特众多艺术歌曲中,笔者选择了《魔王》这首叙事性很强的艺术歌曲作为微课的课题,原因在于这首歌曲除了很强的抒情性外,同时存在着充满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是一首艺术价值相当高的欣赏作品。在歌曲中,舒伯特通过使用不同的音乐要素巧妙的塑造了有思想、有性格、有鲜明特征的四个人物形象,且這四个人物形象均由一人演唱,这就需要演唱者从不同的音区,使用不同的音色,以及运用合适的情绪去展现灵活多变的人物特点,突出歌曲的戏剧性。《魔王》这首艺术歌曲的戏剧性不仅需要演唱者的旋律声部 ,更需要钢琴伴奏的融合,这首作品一开始在钢琴伴奏上使用了三连音这样特殊的节奏,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同时伴奏中还运用了不协和的小二度音程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恐惧,与整个紧张的氛围相呼应。

笔者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关于微课的定位思考了很久,是否需要在视频中介绍什么是艺术歌曲?是否需要加入舒伯特的简介以及舒伯特其他艺术歌曲作品的欣赏?在经过思考与斟酌后,笔者放弃了全面的介绍,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微课的“微”也是显微镜的“微”,显微镜就是将片面中的某一点集中放大,起到聚焦作用,那么微课也是如此。所以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笔者紧扣两个目标:了解艺术歌曲《魔王》戏剧性的情节以及能通过音乐的表现要素初步感受歌曲氛围及父亲、儿子、魔王和叙述者的音乐形象。

在过程的实施中,笔者采用的想法是:聆听、再听、拓展听,用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聆听,为课堂上利用音乐要素进行音乐形象分析给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听赏准备,和有效的初步思考,为解决课堂的重要问题做了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谢旺.音乐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运用——以欣赏教学《漫游西方经典音乐》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6).

[2]周美娟.谈“微课”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05).

[3]韩雪静.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中的角色分析[J].黄河之声,2018,(17).

[4]林吟.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的戏剧性解读 [J].黄河之声,2017,(08).

猜你喜欢

魔王微课设计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