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蓝色狂想曲》的音乐及创作特点

2020-02-14唐春圆

艺术评鉴 2020年1期
关键词:钢琴

唐春圆

摘要:爵士乐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越来越受作者与听众的喜爱,也逐渐成为主流的音乐元素。而这种音乐元素是起源于美国黑人文化,并经历了很多著名作曲家的使用及演变,才逐渐变成了今天的爵士音乐。本文中综合的分析了由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中的爵士乐以及创作手法,来更加充分的理解爵士乐的特点。

关键词:爵士音乐   钢琴   美国音乐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66-03

一、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在19世纪期间美国南部的黑人群体间广泛传播的一种音乐风格,之后流行并发展至全球的一种近现代音乐风格。始于19世纪末期,爵士乐由与布鲁斯等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风格进行了融合形成了新的音乐特色。就像现今的南美洲黑人群体间流行的非洲鼓等音乐特色一样,在当时的美洲地区就已经开始流行这种节奏特色明显的音乐创作风格,而这当中也包括了目前在众多爵士乐作曲家中非常流行的即兴创作的寫作手法。这种传统与新派的音乐创作方式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也是近现代人们最熟悉的爵士音乐风格,这种风格可以应用在多种乐器演奏以及声乐演唱形式上。

与传统音乐对比,爵士乐的其中一大特征是它的演奏或演唱方式方法,通常它的节奏是较为自由或者说是即兴部分更多的一种形式。在人声的发音方式以及音色特点等都有很强的独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很难把爵士音乐和其他的音乐风格类型混淆的原因之一。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作品《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于1924年写给钢琴及爵士乐团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融合了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创作特点。在格什温创作生涯的早期,当保罗·怀特曼为举办一场音乐会而邀请他写一部“爵士协奏曲”时,格什温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准备时间短,相关演出信息也已经发布,所以格什温也只能继续创作。

乐曲完成后在为作品命名时,最初仅是用《狂想曲》为作品名称,但在之后探讨美国音乐风格时,为了配合美国音乐风格的特点,改为《美国狂想曲》,之后由于爵士音乐中的一种名为布鲁斯风格的名字与其作品的含义相吻合,所以最后决定使用《蓝色狂想曲》的名字。

《蓝色狂想曲》是一首协奏曲作品,其中的主要乐器为钢琴,而作为辅助的管弦乐团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作品开始的部分出现的单簧管演奏使整首作品的音乐效果整体烘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单簧管和交响乐的结合之后,钢琴在间歇时低沉的进入以及相对即兴的演奏效果就已经体现除了爵士音乐的一些特点:切分节奏和琶音的演奏。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的曲调不断变化,独特的节奏节拍,不拘泥于传统音乐的写作风格,反映出了作者的即兴创作特点。而这首作品大部分的即兴成分都由钢琴独奏来完成,毕竟单独的独奏乐器能够很好的随着演奏者的音乐思想进行即兴演奏,而对于人数众多的管弦乐团就非常困难,毕竟每位演奏者都可能对作品的即兴演奏或即兴创作方式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蓝色狂想曲》经常被称为“交响爵士乐”,就因为它是狂想曲曲式结构,但是又是具有爵士风格的一首钢琴协奏曲,而这种创作形式在当时的音乐界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创新的音乐形式。《蓝色狂想曲》所具有的诙谐音乐特点以及大量的爵士音乐特点,都可以说是当时音乐史上很少出现的。

(一)主部主题

乐曲以单簧管独奏开始,由一个颤音后连接音阶上行的进行,从这个音开始持续上行十八度,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主题出现在降B大调上。之后出现由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节奏性很强的主题,旋律采用了半音进行的方式,体现出了爵士音乐中的常见的特点,只是显得更为强劲有力。在主题过后出现了加弱音器的小号再次重复演奏主题,并且加入了钢琴,钢琴在陈述了主题之后,又加以变奏出现,并引向一个依次重复出现的主题,小号的进入并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高潮。

(二)华彩乐段

华彩乐段一般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所演奏的段落,在《蓝色狂想曲中》钢琴无疑是表述华彩段落适合的乐器,作者在初演时的即兴演奏充分体现了作品中随性的钢琴演奏特点,而演奏时即兴的特点也并非是和写作出的旋律氛围相同。

(三)中段和尾段

由弦乐奏出的E大调的旋律,是全曲的中心点,整段旋律充满忧伤、温柔和绚丽的色彩的氛围,由弦乐队共同演奏抒情民谣的旋律,期间还若隐若现的加入小鼓的节奏,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不确定因素。在整首乐曲的最后一段,音乐进入快板速度,先是钢琴独奏,后随着长号和圆号的加入伴随逐渐加强的力度并最终形成整体乐队的合奏,将乐曲推向顶点。与此同时,用管弦乐演奏钢琴音型的方式,演奏出强劲的上升规模。所有乐器的加入烘托出了一个宏伟繁华的景象,乐队以极高的气势演奏再现主题乐段后,逐渐加强并结束整首作品。

三、爵士乐演奏特点

爵士乐中的颤音与传统的颤音的演奏方式或是说演奏特点是略有不同的,颤音的速度通常是逐渐加快,同时还有一些向上或向下滑动的音的演奏。而这些不同的演奏方法都无法在乐谱上找到,因为这是一种融合了即兴演奏方法的演奏方式,通常对能够熟练演出爵士音乐的演奏者都能够根据一些音乐旋律线条的特点演奏出来。

《蓝色狂想曲》的和声体系为布鲁斯音级,是指大调音阶中通过降低小二度的音级,而布鲁斯音级是来源于黑人演唱布鲁斯民歌时出现的自然滑音,原本并没有具体记录的,是后人依据这些音的使用规律,用降低的小儿度音级来表示,才逐渐的形成了现在使用的布鲁斯音级。《蓝色狂想曲》的作者格什温为布鲁斯音阶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a主题的第二个音上就使用了降七级音来确定爵士乐风格,而其他的三个主题中也分别使用了蓝调因素。

布鲁斯音级与大小调音级共同组成了布鲁斯调式。《蓝色狂想曲》的创作核心就是使用布鲁斯调式,同时,格什温也使用了传统的大小调式,并运用在柔和的主题中,使其在色彩上与其他主题产生强力的对比。作品的调性安排使用了主调贯穿全曲的原则,开始于降B大调并结束。布鲁斯音级为转调创造出了快捷的道路,由于它有非常强的自由性,因而乐曲的转调是非常自由的。

在爵士音乐的创作中,爵士和声实际上就是根据传统和声的根基,再进行多种用非传统的使用方法添加在音乐创作中,使其不局限于单纯的传统和声的严格使用规律,能够形成新的独特的和声效果。而同时在乐器的选择上也区别于传统的协奏曲或乐队编制。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萨克斯、长号、吉他、钢琴等,后现在更为常见使用的又有低音贝斯和各种不同风格的鼓的加入。而这些乐器都可以演奏出在爵士乐中较为独特的节奏及音型等特殊爵士效果。

在作品《蓝色狂想曲》中,可以看出作者创作上的一些特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旋律,格什温所创作的旋律具有极强的个人特点及当时的音乐特色,另外一点就是拥有独特的节奏型:切分节奏的使用。而在一些主題材料的使用上,格什温没有做太多的发展,而偏向于使用重复,这一特点也正式爵士音乐中惯用的手法。格什温的歌曲总是生动有趣和新鲜,而大型音乐是拥有快速的节奏,优美的和声与幽默,既有强烈地对比乐调,也有柔和的弦乐队多次的陈述与诙谐的乐调产生不同的气氛。他的首部音乐会型的作品《蓝色狂想曲》是基于对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作为一种模型,即为完整的交响乐队伴奏的钢琴独奏而写。

《蓝色狂想曲》作为美国本地的音乐素材和严肃的音乐相结合的大型作品的创作,获得惊人的成功。这部作品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肯定了道路的正确性,利用民间音乐和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以促进美国民间音乐。它的成功发展和音乐语言告诉世界,什么是真正的美国音乐,为美国音乐的探索提供了完美的答案。

《蓝色狂想曲》诞生在爵士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交响爵士乐”的杰出代表。把爵士乐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之前,爵士乐只是庸俗的城市音乐,而《蓝色狂想曲》扩大爵士乐在其他音乐领域的影响,使不起眼的音乐可以变为可登大雅之堂的音乐。因此《蓝色狂想曲》,也是历史的爵士音乐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爵士乐的发展开辟了流行爵士乐的道路,与《蓝色狂想曲》以及其他相同类型的作品是分不开的。而《蓝色狂想曲》的四个主题有各自陈述的旋律高点,陈述主题并发展是乐曲的功能特性,使作品的情绪积累直至顶点形成乐曲的高潮。

参考文献:

[1]王纪宴.读任达敏和他的专著《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J].人民音乐,1999,(10).

[2]郭兰兰.爵士乐之——格什温的钢琴风格[J].音乐生活,2006,(12).

猜你喜欢

钢琴
钢琴
纸钢琴
能够像书一样打开的钢琴
最牛钢琴
钢琴
调音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优雅的钢琴卡袋
钢琴上的诙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