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探析
2020-02-14常丽君
常丽君
【摘要】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各种高新技术,以参与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在这一竞争环境中,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会计基础理论从社会自然科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并实施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以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论文着重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会计学 会计基础 理论研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在会计学的发展进程中,丰富传统会计理论的同时,还要根据需要对会计管理方法实施战略性调整,以突破传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局限性,紧跟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实现理论创新。
一、会计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系统性概括,人们通过判断、概念和推理,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表达出来,并划分为三种理论,即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是用于对客观事物的运动形态及其性质进行研究。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中,除了对与会计知识有关的基础科学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理论进行研究,还包括与其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探讨。
会计学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会计学的规律及其本质的阐释。根据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由于会计研究领域中,会计原理更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可以提高会计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会计基础知识首先是从经验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初级形态过渡到高级形态的过程。由于其对会计实践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此在其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中,除了经验和理论之外,还要将这些知识推广到最普遍意义,才能够被划归于会计基础理论当中。
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理论基础有所不同,其是会计计量、报告和确认的基础,作为会计事项处理标准,又被称为“核算基础”。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作为会计学发展的基础,对会计学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其主要的作用是对会计工作的基础规律的把握。因此,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依据,可以用于支撑会计理论的构建,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分类
会计基础理论的分类可以划分为四类,即会计一般基础理论、会计核算基础理论、会计管理基础理论和会计体制基础理论。
会计一般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的内容为会计系统理论研究,会计对象、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会计智能理论、会计结构和方法的理论研究,会计资金理论、会计特色理论以及会计国际化理论研究。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会计信息以及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准则确认理论研究,在会计核算理论中,还包括会计资产和费用核算,权益核算和负债核算,会计的成本、收入和利润的核算,以及会计计量理论的研究。
会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系、会计管理系统理论,会计现代管理理论中的资本经营和经济效益理论,会计的成本、资金和利润管理理论。
会计体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理论,会计机制理论,会计制度、法规以及会计体制理论。
三、会计环境对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影响
会计环境和会计理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向着二者更相适应、更相和谐的科学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会计体系。但是不同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会有所区分。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由于会计理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因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路线都会对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产生影响。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更为强调会计概念体系,并以此为会计行为的约束规范,以使会计信息达到基本质量要求。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上,主要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支撑研究会计基础理论,从政治的角度研究会计学,融入经济政策,以作为政府控制和管理经济的工具。对于会计信息所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则是要具有可比性,并达到统一性。
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于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会计要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各种职能性信息,都会涉及到会计基础理论的定位问题。那么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就要对会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并采用动态的研究方式,以提高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敏感度。
政治环境下,国家政权带便全国人民的利益,因而强调对会计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职能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上强调应具有中国特色,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国家统一领导的管理模式。而在我国的法律环境中,中国是成文法国家,对会计的法律管制較为严格。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加符合国际惯例,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进行,其他国家的一些惯例将更多地深入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中。
文化教育环境下,文化教育环境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各方面因素,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促使会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本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必须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化,现代企业也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遵守职业道德并熟悉相关学科,加强法制观念。
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和制约是全方位的,会计环境的每一构成要素都作用于会计,所以,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以此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四、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指导性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首先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会计事物的分析,主要是从会计事物的总体角度出发,研究会计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其中所涉及到内容除了会计总体特征和性质之外,还要将会计结构、发展趋势以及内在规律体现出来。
会计基础理论是对会计学科以及与会计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从对会计事物客观认识,结合相应的法规,并放置在具体的会计实践活动中,使整个的会计活动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会计基础理论中,会计核算职能是从一般概念出发,对核算的模式、核算的方法以及核算原则进行深入研究,以使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断地扩展到新的内容,并延伸到服务职能,以在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将新的会计学科建立起来。
会计核算的转化,可以从财务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按照会计准则,将核算的一般理论向其他的核算内容,包括资产、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转化。
会计理论的指导性作用还体现为指导效果,其中涵盖着会计基础理论的教育作用。为了强化会计核算的认识,会计基础理论在实际核算工作中,可以用于对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体制工作的指导,并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会计基础理论是对会计实践工作的总结,其不仅是会计人员工作的行为标准,而且还要对会计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检验,以确保会计工作的合理性。会计信息要真实完整,同时还要具有预见性,那么,会计基础理论就要具有对会计事物的推测性作用,通过将会计事物发展中客观规律反应出来,以判断的方式预测出会计事物的发展趋势。
五、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继承了传统会计的基本原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提高研究水平。我国对于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基于会计环境的适应性,将会计基本理论不断扩展,以使其对会计事物的发展起到预测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敏文.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研究[D].财会学习 2016,(08).
[2]于维涛.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