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子山上的树》责编手记

2020-02-14李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桂子温情家乡

去年八月,接到晓苏老师《桂子山上的树》的书稿,第一时间便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一种亲切感扑面袭来。因为晓苏老师文中写的关于桂子山上的人、桂子山的事,也是我身边的人、身边的树,太熟悉了,只不过我写不出来,晓苏老师代替我们写出来了。这本书为晓苏老师的第一本散文集,全书分为五辑,第一辑人与事,第二辑山与水,第三辑谈与话,第四辑感与言,第五辑序与跋,共收入四十四篇散文。作品情感真诚,见解独到,文笔自然,形式灵活,不仅给读者分享了微妙的人生体验,而且还为读者提供了向上的精神力量。

读此书,能够时刻感受到晓苏老师的赤诚之心,时刻可以看见晓苏老师的家乡情结:“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最爱的地方,我最爱的就是油菜坡。”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茶,家乡的路和家乡的人,无一不在字里行间构成晓苏老师笔下的家乡记忆。让人读起来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感同身受,触碰到人心中最暖也可能是曾经最不愿提及的远方。

读此书,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传统家庭温情的呼唤。其实,晓苏老师的家庭温情早在他的小说中就有体现,比如在《麦芽糖》中,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一年四季都在农村种田,守着老子,陪着妻子,养着孩子,这种充满古典传统家庭温情的场景,不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么?晓苏老师的散文作品中写了自己的外婆、父亲、母亲、堂兄、妻子,也写了别人的父亲母亲和家人。简单朴素的描述,是平凡生活中的最动人的片段,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暖暖的感恩之情。

晓苏老师致力于写有意思而非单一的有意义的小说,晓苏老师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读此书,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晓苏老师待人之真诚,同时更能强烈地感受到晓苏老师的幽默,时常会为他的文字莞尔,晓苏老师是带着温暖的善意在描写着淡淡的生活。读晓苏老师的文字,你会觉得开心、有趣,你会觉得温润、有味。

在这本书中,晓苏老师也写了他很多的朋友,例如宜昌的校长老刘,比如著名军旅作家彭荆风先生,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在读了这些文章后,其实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也就是說这些优秀的人究竟是怎样成为了这样一种人。例如《三遇彭老》中的彭荆风先生,就是把写作当成一生的事业,严肃地、虔诚地、不懈地对待它,追求它,才有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边寨烽火》《解放大西南》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的诞生。这些都是值得青年人学习的。

此书书名为《桂子山上的树》,书名源自晓苏老师2015年作为教师代表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晓苏老师谈到了桂子山上的树,又多、又高、又粗,也谈到了桂子山上的树为什么这么多、这么高、这么粗。在晓苏老师看来,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桂子山上土脚深厚,唯有根基打得深,树根才扎得深,长得稳;二是桂子山上阳光充足,只有阳光充沛,树干才能长得开,长得好;三是山上空间开阔,只有空间开阔,树才能自由地生长,往粗里长,往高处长。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们桂子山上的树才枝繁叶茂,顶天立地,遮天蔽日,浓荫如盖。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晓苏老师是在借树抒情,写的是桂子山上的树,其实更是在讴歌桂子山上的人。正如晓苏老师所写,“一说到桂子山上的大树,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学校的那些学术大师。比如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等等,等等。在我的心目中,他们也是桂子山上的大树。而且,我觉得他们的形象比那些桂花树、香樟树、梧桐树更加高大和迷人。”

作为生活在桂子山上的山民,我们又何尝不理解晓苏老师对于桂子山的这份情怀呢?为此,我们编辑也在版式设计上面动了一些小小的心思。比如插图,经宣传部陈希昌老师同意,我们从陈老师那里精选了桂子山上的树的图片,或雄壮,或温柔,或宁静,或人树相视,配在晓苏老师相应的文字处,文中有画,画中有人,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想象空间,以此致敬桂子山上这些熠熠生辉的树和桂子山人引以为傲的学术大师们。

我们邀请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在本书封底写了一段推荐语。王先生写道:“从这本书里,跟作者一起读父母,读师友,读诗书,读山水,读城乡,读出人间真情和人生至理。”王先生的这段话,也说出了我作为本书责任编辑的心声。

李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副社长,副编审。

猜你喜欢

桂子温情家乡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桂花
采桂花
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