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控头环” 是把科学性置于地上摩擦

2020-02-14郝孟佳熊旭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熊丙奇注意力大脑

郝孟佳 熊旭

【前情导读】

前不久,微信公众号“量子位”公开发文质疑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引进的赋思头环。文中介绍,这种头环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并给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打分,分数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也会像成绩排名一样被发到家长群里。

《新京报》记者在孝顺镇中心小学官网查询到一篇关于赋思头环的文章,文章中称,该头环不仅是学生之爱,也是教师之喜。无论是刚开始使用头环的老师,还是已有体验经历的老师都提到赋思头环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对课堂的把控程度,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动态,并通过分析课堂报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对此,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该头环有监测学生、泄露隐私之嫌;亦有网友认为,这样检测学生,到底是智能头环还是家长、老师们的“紧箍咒”?

教育局已责令学校停用并自查

孝顺镇中心小学张老师告诉记者,该头环仅在学校的一个实验班使用,目前已使用近一年,尚无学生和家长向学校反馈过有副作用。“我们这里所产生的数据都是在技术公司那边,我们就是在使用过程当中稍微辅助一下,监测学生上课专注的情况。因为可以把数据反馈给老师,所以学生在戴头环的时候会比平时认真一点,效果还是有的。”

2019年10月31日,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获悉并介入此事,责令学校暂停使用,并让全区学校进行自查,“监控头环”收集的数据不会外流,不会泄露孩子个人隐私。

生产商:并非监测,而是训练大脑

赋思头环生产商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张经理介绍,该产品为训练专注力的一款产品,而不是用于监控學生的产品。赋思教育训练系统,由脑机接口头环,以及训练软件组成,利用神经反馈技术在课堂上提供专注力训练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冥想训练、神经反馈训练来进行专注力训练,并非外界所猜测的用于监控。

“学生无须每天佩戴,而是一星期训练一两次、每次最多半小时。使用头环前,学生要上专门的训练课程,如神经反馈训练,通过观看飞驰的车辆来提高专注力等。进入课堂后,老师无法看到单个学生的数据,只能看到平均注意力,以此作为授课内容接受度的反馈。”张经理表示,产品不是用于监控大脑,而是主要用于训练和提升大脑专注力的,通过脑神经反馈训练的方法,人们可以看到大脑是否处于专注的状态。

张经理表示,在传统课堂中,老师没有办法得到学生注意力的反馈,容易让学生失去听课兴趣,借助赋思教育系统,老师们可以根据班级平均专注力报告,实时调整教学方案,研发出令学生更感兴趣的课程。

张经理还表示,产品的辐射是手机的二十分之一,没有其他的副作用。“我们的产品会帮助孩子自行调节大脑,不会从外部刺激大脑。”

据介绍,该产品可通过头环上灯的颜色来判断孩子的注意力,至于这是否涉及学生隐私,张经理表示,这个灯可以自行调节,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关掉。

教育专家对『头环是否能促进教学』提出质疑

外界对于头环数据的质疑,引起了教育专家熊丙奇的关注,他表示,把一些技术产品赋予创新教育的名义,实际却是反教育的。教育是有灵魂有情感的,对此,熊丙奇建议,引进这些技术产品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时,应有明确的规范。

熊丙奇解释:“有了外部的监督,机器辅助监控,学生会形成压力,自然会提高注意力。但是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学生养成表演型人格,因为人在监控之下的行为与未监控的是不同的,这样得来的数据也是不可信不真实的。”

熊丙奇认为,长此以往,学生提高自己专注度是靠机器,而不是靠老师的引导,这样会弱化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数据如果使用不当,会侵犯学生隐私。对于这样的创新手段,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提高警惕,加快为“AI+教育”设计出应有的操作底线。

猜你喜欢

熊丙奇注意力大脑
让注意力“飞”回来
教育微论坛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不消除等级教育公平难实现
——对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