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溪笔谈》中鹳雀楼诗歌篇背后的文学现象

2020-02-14王孝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梦溪笔谈沈括鹳雀楼

内容摘要:鹳雀楼始建北周,文化历史底蕴丰厚,后世尝作文以叙事寄情,乐此不疲。据智宇晖学者《鹳雀楼之诗——唐王朝兴衰的心灵史》阐述:今存九首鹳雀楼诗歌,分属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诗歌气象与情感基调随着时代的盛衰而变化。[1]然沈括《梦溪笔谈》艺文卷中记载: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2]沈括给予三篇如此高的评价,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故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角度对《梦溪笔谈》中鹳雀楼诗歌篇背后的文学现象进行系统的探析。

关键词:《梦溪笔谈》 沈括 鹳雀楼 诗歌 文艺学

据资料统计,以分析鹳雀楼诗歌文化价值为主题的学者层出不穷。笔者发现多数作者们或关注鹳雀楼的诗歌与唐代兴衰关系;或关注到底称鹳雀楼还是“鹳鹊楼”;或关注鹳雀楼诗歌的作者考证;又或仅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典型来分析其中的登高思想与乐观情怀等等,而这些文献中也都引用了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鹳雀楼诗歌的评价。今人凡从事鹳雀楼方面研究多引沈括《梦溪笔谈》中艺文卷鹳雀楼篇,却鲜有人从文艺学方面探究其背后的文学现象,更不用说关注沈括进行“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评价的原因。但种种学者的接受与认可也确实表明对沈括书中鹳雀楼诗歌背后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的可行性。因而笔者将从艺术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三方面对《梦溪笔谈》中鹳雀楼诗歌篇背后的总体文学现象进行探究。

一.从艺术反映论角度来看鹳雀楼诗歌写景的独特

诗本源长,著作纷纷。今鹳雀楼诗歌存九首,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独赞其中三首,若是回溯年代,以诗这种文类作中心,究其文风、诗情,不难有所发现,继而能知唐传九首,沈括独赞三首之因。

《全唐诗》中有许多描写鹳雀楼的诗歌,代表性的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畅诸的《登鹳雀楼》、殷尧藩的《和赵相公登鹳雀楼》、耿湋的《登鹳雀楼》、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马戴的《鹳雀楼晴望》、张乔《题河中鹳雀楼》、司马扎的《登河中鹳雀楼》、吴融的《登鹳雀楼》等。王之涣与畅诸的诗是盛唐时期自信昂扬的赞歌,殷尧藩、耿湋、李益的诗歌是中唐失意感伤的抒发,马戴、张乔、司马札、吴融的诗歌是晚唐时期幻灭之际的沉思。[3]

首先,从诗的景物意象描写来论,王、畅两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是被大众所认可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写景独特性主要反映在他“依”“傍”等拟人化字词语言、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时间流逝的哲理思维上。畅诸的鹳雀楼景物描写不同于王之涣的即景抒情,畅诸的《登鹳雀楼》的前两联“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诗人与友人登樓饮酒,站在鹳雀楼上,放眼望去,天空中的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诗人就好似比人间还高,自己高瞻远瞩的眼界超越了人世尘俗。这四句运用了夸张地手法将鹳雀楼之高显现无疑。后两联:“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这四句中前两句写景,诗人的这两句妙在两个字,“围”和“断”。一个“围”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群山起伏,连绵不断的地形状况。而“断”字则是客观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一泻万里,任何崇山峻岭都无可阻挡的巨大魄力。李益与其他六首相比,于景用墨不多。但这位擅长写边塞风情的诗人其创造出的意象艺术真实性比较高。

其次,纵观其他六首诗歌,于首句或是以情入景,抱异样情愫状鹳雀楼之景,如耿湋的首句:“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4]全因失意之苦,造观楼之差;或是忽视关联型意象的描写,如张乔:“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寥寥几笔,只写楼高,省略山水,为后面抒情铺垫;又或是缺少创新,仿照前人,如吴融:“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这一句与盛唐畅诸《登鹳雀楼》的首句极其相似,抱以夸张来写高楼,再转江水断山脉,过分的修辞如同画蛇添足;而殷尧藩、司马扎、马戴经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晚唐衰落之后,他们的诗歌侧重点在于满腔情感的抒发,哪怕是写景所用的意象都有那种盛衰无常之感,对于真实景物描写都具有诗人自己想象的一面,缺乏客观性,画面感虽强但对景物的真实性着手度却远远不够。

接下来,再看李益这两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首先意象作为客体是主体所见的真实景物。诗人仅两句,却写出楼高,呈现出苍茫壮阔之景。倘若单是从“能状其景”的客观真实性角度来看,其他六首中唐之后的诗歌写鹳雀楼之景确实没法与李益这首相比,毕竟这是实景的渲染,其他几首多是在构思过程中以想象联想居多,属实难以保持眼中景物的真实性。

最后要阐明的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并非强调自己所提到的王之涣、畅诸、李益这三首有关于鹳雀楼诗歌才是绝佳之作,他仅从写景所反映的客观材料角度作出这样的评价。这也促成了世人在概括鹳雀楼景物特色的过程中对沈括在《梦溪笔谈》艺文卷中鹳雀楼诗歌篇的引用趋向大众化。

二.从审美意识形态论角度探究沈括文学评价背后的时代性

文学拥有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影响与制约。那么对于北宋文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唐代鹳雀楼诗歌评价的背后文学现象探究的话也就要具有其特定的时代思索。

首先,同一朝代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不同。留存下来的几首鹳雀楼诗歌多产生于盛唐、中唐、晚唐这三个时期。以畅诸与王之涣两人为代表的盛唐鹳雀楼诗歌,多是气势磅礴,情感表达上也是积极乐观。而进入藩镇割据时期的殷尧藩、耿湋、李益等中唐诗人,其笔下的鹳雀楼诗歌,兼有沉郁压抑,情感取向于失忆感伤。安史之乱后的晚唐,朝代幻灭的悲痛,盛衰无常的反思更是让马戴、张乔、司马札、吴融抒写历史景物来言悲与痛。

其次,不同朝代的主流审美意识可能不同。这句话可以用“唐诗宋词元曲”来通俗解释:每个时代都是多元文类的共存格局,但一定有着占据主流意识的文类。同样,审美意识也是这样,注重精神上的美好,淡化心智上的灭亡。沈括生于北宋,这个朝代不论在文学还是科技上都有着巨大的进步,相比较唐朝,北宋的文学更是趋向于雅俗并存,它们都没有战乱的悲,家破人亡的伤。沈括是和平时期的一员,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面对如此盛世,他在潜意识里自然而然的会趋向于以情感积极和思辨意义为主题的诗歌,那些“生不逢时”、“国破家亡”为主题的诗歌因此也会被节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的“文字狱”。

因而典型时代环境下的审美意识也有可能会成为沈括给予王、畅、李三篇“感伤都不太露骨”的鹳雀楼诗歌如此高评价的原因之一。

三.从艺术交往论分析沈括其中的评价被广为接受的原因

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那么这个接受过程就是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家、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世界的交往过程。

首先,从期待视野出发,读者由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往往会有已成的思维结构、审美趣味。这种期待视野的倾向性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作者以及作品的接受习惯。在流传下来的鹳雀楼诗歌中来看,这些作者中以王之涣、畅诸、李益的成就相对较高,此外这三人的诗作在文学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受众基数也比较大。读者在诗歌接受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兴趣的作用在文学消费上也具有其自身的主观选择性,所以在阅读的选择上很大程度上会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来进行文学欣赏。

其次,从接受动机来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笔记体百科全书式著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目前,《梦溪笔谈》具有多种语言的译本,多数人是由于借鉴、求知、批评的动机对这本书从事研究。在这里,读者通过《梦溪笔谈》这部作品,不仅可以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也可以与作者寄寓其中的主观精神世界产生共鸣,继而达到文学接受的高潮。因而书中艺文卷的鹳雀楼诗歌篇既具有资料考证作用也为后世文学评价的观念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后,从接受心境来看,读者对于读者自身的情绪把握是形成不同文学接受效果的前提条件。诗歌本身的就以抒情性占据主导,对于经典诗歌的接受,读者可能由于心境不同而产生细小的差距,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失意的人再读鹳雀楼诗歌,也许会存在情感的共鸣,他的感性体验可能会多于理性体验。心境淡泊的人,他也许会从更加广阔的层面看到鹳雀楼诗歌背后的社会文化,国家制度等。虽说读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人或是作品的情感基调会使自身接受心境产生偏差,但是对于《梦溪笔谈》中记载下来的既定的文学事实,每个读者与读者在文学阅读后的交流过程中都会遵循着客观规律的引导,理性地阐述个人观点。

四.结语

一方面,每一个文学评价的背后都蕴藏着作者自身的思想與内涵,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王之涣、畅诸、李益三首鹳雀楼诗歌的文学评价,不论是对当时的文学或是现在的文学考证与借鉴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他的评价中透露出的文学现象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这一方面有利于对流传下来的鹳雀楼诗歌作品的进一步鉴赏,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不同时代的诗歌之间的比较、传播与交流。他以不同的切入点来观察问题作出评价,这是很难得的。

另一方面,对于文学作品中可能包含的文学现象,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观念的创新。在历史理念的基础上探寻艺术真实,于文本升华的过程中进行形式创造。王国维就曾从整体格局的角度以西方哲学、美学理论来进行《〈红楼梦〉评论》,这既体现了他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也开创了独特的学术研究方式。而笔者也继承了这种中西理论结合的视野,紧密与时代结合,从马克思文学理论角度来对沈括《梦溪笔谈》中鹳雀楼诗歌篇背后的文学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智宇晖.鹳雀楼之诗——唐王朝兴衰的心灵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2]沈括.梦溪笔谈[M].中华书局,2009(10).

[3]郭艳芳.唐代鹳雀楼诗歌现象成因探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5(4):29.

[4]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扬州诗局刻本.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19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99322X

(作者介绍:王孝峰,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梦溪笔谈沈括鹳雀楼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梦溪笔谈》“甲子纳音”构造方法的数学分析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20世纪以来《梦溪笔谈》语言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