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左右派在奥斯卡对决

2020-02-14姚遥

环球时报 2020-02-14
关键词:奥斯卡奖财团民粹主义

姚遥

韩国电影《寄生虫》横扫奥斯卡四项大奖,成为宅在家里的中国人隔空热议的新闻话题。有两种舆论很流行,一是韩国电影很厉害,二是美国奥斯卡很开放。两种赞誉都有些道理,但倘若仅止于此,甚至将中国电影作为参照物而“哀其不如”,便是忽视了奥斯卡奖的“政治正确”,也无助于真正提升中国的电影软实力。

第一,好莱坞历来是民主党文化大本营,奥斯卡更是自由派的政治风向标。越到非常之时,奥斯卡奖越会以一种犹恐不及的跃进之势托物言志。本届奥斯卡将四项大奖颁给一部韩国电影,甚至十分罕见地使其同时荣膺“最佳电影”和“最佳国际电影”,在民粹主义甚嚣尘上之时,毋宁是说好莱坞精英亟欲以立场鲜明的全球主义对冲特朗普的本土主义。

电影不只是文化现象,必有其政治经济基础。好莱坞所在的美国西海岸聚集了同属自由派的苹果、谷歌、脸书等科技与媒体新贵,因而被特朗普戏称为“左海岸”(一语双关,意指在政治上倾向民主党)。在文化议题上,“左海岸”的确表现出了某种进步性。然而,文化多元主义背后,隐藏着支持跨国资本流动的政治经济动因;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背后,则代表着亟欲重振美国实业的本土工业财团。本土财团要求资本回流美国投资,跨国财团却希望资本流向世界增值,这构成了特朗普与“左海岸”理念之争背后的深层矛盾。

第二,金融危机后十年,面对日益发酵的社会困局,特朗普选择以民粹主义的反精英话语诱导并动员愤怒的选民,好莱坞却因与跨国资本和建制派精英的利益捆绑而表现出一种暧昧的逃避姿态。不敢触碰真实矛盾,便只能以“美国队长”等架空世界的虚拟英雄抚慰人心。2018年奥斯卡颁奖礼创下历史最低收视,特朗普随即发表推文嘲笑:“好莱坞没大咖了。现在只有我是大咖。”

今年的奥斯卡本可成为一次拐点。一年来,好莱坞涌现出多部触碰现实矛盾的优秀作品。那么,捧得桂冠的《寄生虫》赢在何处?应该承认,该片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韩国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然而却又模棱两可地回避了社会矛盾的背后根源。片中的富人都是易于蒙骗且彬彬有礼的傻白甜,创作者显然既不舍得批判富人,也不愿意指责穷人,更不愿意触碰哪怕一丁点造成阶层鸿沟的深层原因。奥斯卡奖的风向标似在提醒美国电影人——保持温吞,因为批判穷人将有违其不断标榜的价值理念,批判富人却又会暴露其极欲掩饰的利益关联。

孔夫子说:“德者言,仁者勇。”一个人没有改造世界的勇气是难以成仁的,一部电影没有为时代发声的意志也必定是难俘人心的。看清奥斯卡奖背后及美国社会深层的思想争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分辨善恶,并争取拍摄出更加精彩而深刻的电影作品,以软实力实现怀柔远人的先哲理想。▲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奥斯卡奖财团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有效引导
刘洋归来!打造中国服装设计“奥斯卡奖”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