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生猪常见病的防治
2020-02-14胡文琴
胡文琴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农业农村局动物防疫服务中心 563500)
通常,当生猪患病时,其他健康生猪被感染的几率就会非常高,若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就会使之在大范围内扩散,让养殖场、个体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损[1]。 诸如猪肺疫、口蹄疫等均是几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一旦患病,极易死亡,因此除了引起高度重视外,还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对有效的消毒措施、治疗措施予以利用,从而把疾病的危害降低,使养殖工作的损失减小。
1 秋冬生猪常见病
秋冬生猪疾病不仅具有非典型性、高传染性、病菌多样性的特点,且抗药性也较强,往往不能较好的控制。 在秋冬季节,猪丹毒、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发病率均非常高。 这个时候,病菌繁殖迅猛,各种病菌让疾病呈暴发性发展,加大了防治难度。 由于长期应用同一种抗菌药,所以细菌性疾病病猪就会产生耐药菌株,进而增强病猪的抗药性,不利于防治疾病。
2 秋冬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治策略
2.1 积极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为促进秋冬生猪疾病防控效果的提高,广大生猪养殖户应站在科学预防的层面,加强对生猪的接种防疫。 一方面,将生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免疫检测系统,便于对生猪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检测, 将其生理表现做到充分掌握[2]。 如此以来,一旦发现生猪养殖过程中有何异常情况出现,就能够立即隔离病猪,并展开科学化检疫,进而将传染途径切断,避免其继续扩散。 与此同时,在将病猪从猪圈撤离后,需对受到污染的养猪场进行彻底清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消毒处理养猪场,并通过对病菌检测技术的有效利用来将病原菌消灭, 把其对养殖工作产生的威胁降至最低。 另一方面,还需把生猪接种的防疫工作有效落实, 把生猪流行的情况结合起来设计出合理的接种流程,以让生猪防疫的效力得到充分保证[3]。
2.2 科学合理管理生猪养殖场
若要将秋冬季生猪病害的感染率有效降低,则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生猪养殖场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 当发现猪场有疑似病例出现后,一定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对猪场环境展开严格彻底清理,防止由于致病菌残留而再次发病[4]。 同时,猪场在平时的饲喂管理上也应注意消毒卫生, 采用的消毒药剂必须保证合理有效性,以净化猪场环境。 调整舍内通风,把舍内保温做好,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合理控制舍内温湿度。 在地面撒上生石灰,以吸走舍内过量水分,使养殖环境能够保持清洁干燥。 除此之外,把猪场疾病检疫做好,避免有潜伏性细菌残留,致病情进一步扩大。 总而言之,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保障生猪防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针对性用药防控秋冬生猪常见病
在对秋冬生猪养殖常见病进行防控的过程中, 并不是每一种病种都可以采用接种防疫的方式。 针对这一情况就需提前做好用药防控的准备工作,保证用药的科学、合理性,最大程度的降低猪场受感染几率。 在选用防控药物方面,首先应将感染的危害给充分认识到,其次充分结合病害的致病菌种类、发生流行特点、 寄生虫特征等, 以充分发挥出药物在猪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成功达到提前科学防病的目的[5]。
3 结语
近年来,因为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大的提高了秋冬季猪病的发生率,也影响到了生猪养殖防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秋冬季生猪疾病的流行和发生进行分析可知,其特点包括种类多、防控难、病原复杂、传染性高等。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流行病状,主要是因为猪场缺乏科学管理, 接种防疫力度较弱以及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感染。 所以,若要有效防控秋冬季猪病,一定要将“防重于治”的理念树立起来,并采取针对性用药防控,以把猪场感染病害的可能降至最低,保障生猪防病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