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及预防措施
2020-02-14吐尔洪艾麦尔
吐尔洪·艾麦尔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兽医站 843000)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口蹄疫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疫病,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同时其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前,针对牛羊口蹄疫并不具备有效的治疗药物,因而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在我国牛羊口蹄疫已经被列为强制免疫病种。 在疫苗注射过程中,一些牲畜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如果应激反应较为严重,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牲畜的死亡。 因而, 在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过程中,应当对应激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使免疫效果得到保证。
1 临床症状
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后,一旦出现应激反应,牛羊食欲明显下降,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牛羊还会出现绝食现象。 牛羊精神萎靡,懒动。 其体温迅速升高至40.5℃,肠胃无法正常运转,存在消化不良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牛羊瞳孔明显放大,全身发生肿胀,最终发生死亡。
2 预防措施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疫病的流行特点,牛羊的体况、饲养管理水平以及营养因素等做好免疫计划的制定工作,使免疫工作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2.2 保证疫苗的质量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口蹄疫疫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牛羊应激反应的发生。 一些疫苗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在疫苗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是没有达到生物安全级别的原料, 所生产疫苗的剂量与产品说明书标注剂量存在差异; 一些生产企业没有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的消毒, 在病原制备过程中由于存在污染而导致内毒素的产生, 一旦为牛羊注射这些疫苗极容易导致其体内出现不良反应[1]。 因而,要想帮助牛羊群免受疫苗的影响, 应当尽可能从信誉较高的企业购买疫苗, 保证疫苗质量可靠。
2.3 免疫前开展疫情检查
在为牛羊接种口蹄疫疫苗前,首先需要对牛羊开展全面的疫情检查,严禁为患病牛羊、瘦弱牛羊、临产期母畜以及未断奶幼畜进行免疫接种,从而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出现。 如果口蹄疫疫情已经发生,需要严格按照安全区、免疫受威胁区、免疫疫区内安全畜群以及受威胁畜群顺序进行免疫接种。
2.4 严格消毒免疫器具
如果免疫器具受到污染,其所携带病原常常会通过免疫注射而进入牛羊体内,进而导致免疫应激的发生。 因而,在免疫接种之前,必须彻底地消毒免疫用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相关规范以及标准。 在使用注射器之前,首选需要对其做好清洗工作,保证其中不存在残留物,晾干后进行高压灭菌[2]。需要严格区分用过的针头以及消毒过的针头,严禁将其混装。
2.5 控制免疫剂量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 如果所接种疫苗存在着毒力过强的问题,或者可能在牛羊体内残留毒力,就极容易引起疫苗应激反应的出现。 因而,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对免疫剂量进行有效控制,严禁对疫苗剂量进行随意加减。
2.6 减少温差刺激
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将口蹄疫疫苗置于2℃~8℃的温度内保存,严禁对其进行阳光照射,防止贮藏温度过高,避免出现冻结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牛羊的体温始终处于38℃~40℃这样一个范围内,因而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如果直接为牛羊接种刚从冰箱中取出的疫苗,牛羊机体对疫苗的吸收就会受到阻碍,因吸收不良导致接种部位出现肿块,进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因而,在疫苗从冰箱中取出后需要在37℃~40℃的温水中保存,待温度接近与牛羊体温后为其接种。
2.7 规范免疫操作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需要定期为免疫人员组织培训,使其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掌握疫苗的运输以及保存方式,明确其免疫方法、注射部位以及注射剂量等。 为免疫人员划分责任范围,使其对免疫工作提高责任心。 在实际免疫接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保证动作轻柔, 使牛羊处于放松状态。在疫苗注射过程中,要保证针头到达肌肉内,1 头动物仅可使用1 个针头进行注射。 如果注射剂量过大,应当进行分点注射。
3 治疗方法
口蹄疫疫苗引起的应激反应通常发生于疫苗注射后3~5h,因其症状较为明显,很容易诊断出来。 在免疫接种前,应将适量维生素C 加入到牛羊的日粮内, 通过胡萝卜条的补喂提高牛羊的抵抗力[3]。 同时,在疫苗注射过程中防疫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应激防治药品,在疫苗注射后对牛羊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如果牛羊出现应激反应,需要为其肌肉注射1mL 的盐酸肾上腺素,通常30 分钟即可恢复正常。
4 结语
在对牛羊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过程中, 需要从疫苗质量以及非疫苗质量两个方面着手,对疫苗应激反应进行防治,在全面落实防疫工作基础之上,降低应激反应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而促进牛羊养殖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