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2020-02-14尹冬岩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水生物河道措施

尹冬岩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务局新区水务站 江苏盐城 224000)

城市河道按照相应的标准规定,可将其分成一到五级河道。其中,一二级河道主要是指跨越两省及以上的大江大河,从分支流域可以看出,该级别河道对城市的各项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三级河道是各省间连通交互的载体;四、五级河道则主要在省、市的内部流通运行。为高效连通各省市经济主体,加快城市前进脚步,加强河道的综合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1 河道综合治理的相关概念论述

纵观当前河道治理工作,相关部门将注意力集中在河道的分段治理方面,对于统筹协调的发展概念不够重视,这也使得河道治理工作停滞不前,较难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治理部门就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考量河道治理问题,以整条河道为治理对象,注重对河道周边景观的维护与管理,以协调河道生态,平衡河道生物链。或者治理部门也可将水文化、水旅游的概念融入治理工作中,旨在做到人水的和谐发展,利用河道治理,带动城市经济。

河道综合治理,则严格遵循统筹规划的原则,站在整体河道的角度考量治理问题。在河道综合治理中,治理人员需结合城市经济、人文、旅游等内容,对河道实行综合性评估,之后针对各段河道,分析其主要功能属性,做好相应的分类整理工作,随后提出针对性堤岸设计断面形式,力求做好岸上治理。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技术做好岸下维护监管工作,岸上、岸下兼并考量,提高河道综合治理效率,为城市各项建设打好基础。

2 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2.1 河道治理人员对综合治理理念不够重视

在实际的河道治理中,由于治理工作涉及内容繁多,治理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最为有效的策略完善河道治理,加强治理的有效性。然而如今的多数工作人员在治理过程中,综合性治理意识较弱,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能针对某段河道开展治理,或者采取的措施具有局限性,这大大削弱了治理功效,最终河道整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不利于城市其他领域的建设。

2.2 河道中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在当前的河道治理中,工作人员为方便管理,经常将自然弯曲的河道改成直线或是折线,而这将导致河道的主流、浅滩与急流的格局被打乱,河道的流经方向发生较大改变,且治理人员多设置梯形、矩形的规则断面,整体水流状态与自然状态下的水流形成较大差异。上述措施将直接破坏河道中水生物的生存环境,而水生物的大规模死亡,将使河道的自身净化能力急剧下降,最终河道水质越来越差,污染严重,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发展。

2.3 河道中水体质量较差

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各领域产生的废水量急剧增加,而相应的污水净化系统较为落后,或者部分城市根本不设污水净化设施,即城市建设速度快于污水规划速度,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被直接排放到河道当中,这极大的损害了水体质量,河道污染日益严重,不利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前行。

3 加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主要策略

3.1 加深综合治理的意识观念

(1)以河道为载体在相关地区间建立河道综合治理体系,依据河道治理目标,施行统一、规范、系统、全面的治理措施,避免出现河道“分段治理有余,综合治理不佳”的消极现象。

(2)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丰富“综合治理”内涵,引导国民树立河道综合治理意识,明晰河道治理与自身的关系,营建和谐、高效的河道综合治理氛围。

(3)相关治理部门需根据当地实际的河道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且注重统筹规划,将综合治理贯彻到河道整治的各个流程当中。再者,治理部门要加大对综合治理的宣传力度,可在当地电视台,广播台宣传河道综合治理,旨在将综合治理深入大众心中,增强大众责任意识,以此推动河道治理的顺利开展。

3.2 注重河道生态的协调平衡

在河道治理中,工作人员经常会利用框格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挡墙斩断河水同岸坡、河水同水生物间的连通,此种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硬质类阻隔材料会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缩小其行动范围。久而久之河道内生物链断裂,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对此,在采取阻隔材料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仿木桩挡墙、实木桩、卵石和景石护岸等防护形式,这类材料既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水体同水生物的连通,也有效维护了水生物的生存空间,促进了河道内的生态平衡。

3.3 最大程度上保证河道的自然形态

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河道会形成蜿蜒曲折的自然状态,而在河道治理中,为节省治理时间,工作人员会选择截弯取直的措施整治河道外形,该措施带来的消极影响较大。因而在实际河道治理中,工作人员需规避截弯取直的处理措施,要根据当前河道的整体走势设置河道边线,尽量保留河道的自然形态,以此保护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加强河道的自我恢复能力。

3.4 参照河道污染实际,选择针对性策略

(1)工业废水。持续优化工业废水进化后排放标准,依据新时期河道污染与净化保护难度,加大工业废水违规排放惩处力度,积极践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联动环评机构、执法机构、河道治理机构等职能部门,建立河道综合治理机制,确保工业废水合规排放,避免其对河道造成污染。

(2)生活废水。在居住区设置生活废水处理站,实现对废水的集中管控。针对不按要求随意倾倒废水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禁止在河道中游泳、洗澡、清洗衣物,违者给予罚款处理。

(3)城市建设。在工程建设开展期间,设立相应维围护结构,严禁维护结构内的建筑材料堆放在围护之外,严格管理工程建设材料的去向。针对建筑废料,管理人员需遵循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在河道中。建设单位务必协调好工程施工与河道保护的关系,在不污染河道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建设。

3.5 完善河道综合治理策略,注重创新

(1)导流围堰去淤。在河道内采取分期围堰导流措施,率先针对一侧水体进行疏导、干场清淤,待一侧水体清理完毕后,依据相同方法清理另一侧,还可以将河道上游拦截,分段清理河道内的淤积物质。

(2)挖泥船清淤。对于流水量较多,泥沙量多且松软的河道,治理人员可以选择挖泥船清理淤泥的策略,该手段不会对河道周边景观及生态平衡产生较大破坏,可操作性极强。

(3)平整治理措施。该措施旨在减少河道污染源、保护绿色植被、加强河道生物多样,将河道划分为段落,实行分段整治。在分段过程中,还可形成绿地景观和观赏水面,进而加强河道美观性,带动旅游业,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举多得。

(4)数字化措施。将河道综合治理视为特殊工程,采用BIM技术将河道综合治理参数带入其中,分析得出河道综合治理方案,保障河道治理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角度,开展河道整治工作,首先需要掌握综合治理的概念要求,明确当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且注重治理手段的创新,以此加强河道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进而提高河道自我修复能力,改善水体质量,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生物河道措施
以赛促学 以学促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在“第四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赛项”中取得佳绩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河道里的垃圾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鸭子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