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合造价控制
——南京飞燕活塞环厂更新改造项目方案设计
2020-02-14周嘉俊
周嘉俊 王 畅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南京 211800)
1 背景现状
该厂现址位于溧水副城区中心区,距离溧水区政府办公楼仅一公里,周边居民区密布,第三产业发展情势向好。同时根据溧水区规划局公布的2020年近期发展规划,该厂区位于创新产业区内,区政府希望在该区域引入研发、文创、金融等新兴产业,优化城市风貌、发展区域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二退三进”将成为下一阶段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
政府和开发商的愿景是将项目地块打造成一个集文化、精神、创意、旅游、景观为一体的城市中心。项目落成后将能够承载城市工业记忆、激活商业活力、孵化创业创意、提供休闲娱乐的城市活力焦点。
然而无论多么美好的希冀和精妙的设计都要以经济基础作为出发点。溧水区的第三产业虽然发展形势良好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投入的资金并不足以供设计师肆意挥霍其“新”、“奇”、“怪”的创意。
2 设计目标
根据政府和投资方的要求,结合城市未来发展需求,设计者归纳总结了以下设计目标:
(1)创新创意:建筑形式应追随功能,为了适应文创、商业、休闲娱乐等新功能,其建筑造型的的改造必须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标识性,不仅仅是体现其自身的功能特征更要能够在这个整体建筑风格灰暗沉闷的小镇中成为一个视觉亮点、注意力的焦点,以其为开始带动整个城市面貌的旧貌换新颜。
(2)活力开放:科研创意产业的核心精神是开放和共享,商品经济的基础是交流与包容,要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就要从建筑的规划布局、空间形态着手体现开放精神。
(3)经济适用:投资的经济性将是影响整个设计思路根本问题,设计者认为只要上述大方向正确,即使不使用夸张的造型、目的材料,也同样能够达到政府和全体市民的愿望,以建筑的更新带动城市的经济活力。
3 设计策略
以造价控制为基础,提出以下具体的设计策略:
3.1 整体规划
在整治厂区旧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以“积极的加法,谨慎的减法”为策略,基本保持厂区肌理,对旧厂房尽最大可能保留。
对于拆除的厂房,首先评价其历史精神价值,然后评估其结构完整程度,在确认能够拆、可以拆之后才会谨慎地拆除。这是因为这座厂区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而诞生,为城市的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为城市的众多居民留下了火热的青春与奋斗的记忆。设计师意识到不应该仅仅将几百年前的遗迹视为历史古迹,而对城市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视而不见。这样的谨慎与细致不仅仅处于控制造价的考虑,更是出于为城市的年轻一代保留城市记忆的社会意义的考量[1]。
对于保留的厂房,加固其结构,重塑其空间整治其造型,不仅最大程度地节约了造价,而且保留了厂区原有的空间结构。保留的厂房结构坚固可靠,彰显着工业时代独特的简洁与力量的美,为延续工业厂区所特有的场所精神保留基本框架和物质内核。
3.2 内部空间改造
3.2.1 充分利用原有结构
工业厂房的原有结构构件绝大多数状态优良,结构稳定性佳,荷载承受力强,改造余地充分。设计中基本保留原有的结构柱、梁托、桁架等支撑结构大大减少了改造的投资。
在充分评估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后,利用粘钢法、包钢法等对原有的梁柱进行局部加固以满足使用安全的需求[2]。对于锈蚀严重的桁架需进行除锈和重新油漆,锈蚀特别严重的进行替换。
设计师并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对原有结构加以修缮整饬,消减其粗粝冰冷的疏离感,凸显其独特的工业美学特质,使其成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粗犷有力的工业风格的结构体系和细腻柔和的现代办公家具装修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带给人们新颖奇特的空间体验。
3.2.2 大净高空间的处理手法
工业厂房因为工业生产的需求,内部空间开敞宽阔,净高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层高,增加使用面积,设计中主要采用增设局部夹层的改造手法。在设计时为了适应未来的功能变化和降低造价,主要使用轻钢结构作为加层的结构形式。在进行内部空间的分隔时,亦采用轻质隔墙板材,例如聚苯颗粒夹芯板,轻质隔墙板材安装方便,造价适宜,并且具有极佳的功能可变性,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业主求新求变的需求。
在考虑功能适应性的同时,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趣味性、人性化。利用直跑楼梯、楼板局部开口的方式形成剖面的贯通空间,增加员工的交流机会,以塑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气氛。
以2号楼为例,原有厂房净高达到7.9m,在设计中利用轻钢骨架分隔成两层,一层层高4.2m层高较大主要对外使用,布置交流空间、展示空间等公共性强的功能。二层层高3.5m,主要布置办公、洽谈等相对安静、私密的功能。直跑楼梯作为空间焦点联系上下层的空间,既保证上下层之间的互动联系又避免对内和对外功能的相互干扰。
3.2.3 大进深空间的处理手法
原厂房为机械厂为方便行车通行,多采用大跨结构,进深大,跨中位置的空间采光不良。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和控制造价的考虑,设计师因地制宜结合建筑改造后的功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改造方式,比如打开立面、插入中庭等手法。
例如16号楼在改造后将作为展厅使用,在改造时将其面向园区主干道的立面完全打开,增加建筑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打开立面后,原厂房的内部空间转变为灰空间,空间的积极性增加,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向园区和游客。
对于将改造成为办公楼的3号楼,采用插入中庭的手法。在跨中位置插入中庭,具体做法是拆除部分屋顶,并使用玻璃幕墙等透明材料围合中庭。这种方法施工难度小,造价低,采光效果也得到了保证。
3.3 建筑造型改造
3.3.1 双层表皮
老旧建筑大多立面形式陈旧,单纯地进行立面出新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利用双层表皮的方式方式进行改造,用穿孔板等新型轻质的立面材料包裹旧建筑,可以规避再设计原有立面的困扰,取得极具现代感的造型效果,同时造价低廉。
以17号楼为例,原建筑为外单廊式的老式办公楼,立面单板陈旧,单纯的立面改造出新效果不佳,且由于其位于园区的入口展示区,其建筑造型需要凸显出现代性和科技感以适应其文化创意园区的精神面貌。在改造中使用白色的穿孔铝板包裹整个建筑,呈现出简洁洗练,和谐统一的极简主义美感。同时,搭配外露的耐候钢板饰面的直跑楼梯,呼应厂区特有的工业气息,有张有弛,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
3.3.2 立面附加构件
园区中大部分厂房改造后将用作办公科研用途,原有立面风格不能满足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不能体现出文创科研园区的场所精神。同时,为了为办公人员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办公环境,加装空调等设备是不可避免的,传统做法直接将空调外机裸露在建筑立面上,不但容易损坏设备而且严重破坏立面的美观。
在设计中采用附加构件的设计方法,在入口、窗框等部位增加构件,使得原本二维的立面三维化,立面造型富有变化而又和谐统一,低调简洁的灰色铝板与耐候钢板的巧妙搭配体现出文创园区的现代精神。构件突出的部分既可以填土用作花坛,又可以将空调外机放置其中,既避免破坏立面效果,又可以防止设备因风吹日晒而缩短使用时限。
附加构件的立面改造手法对原有立面改动小,材料多采用铝板、穿孔板、耐候钢板等轻质价廉的材料,既能取得美观现代的立面效果又可以节约造价,控制成本。
3.4 景观设计
在设计景观时,坚持美观实用的原则,没有盲目地开挖人工湖、堆叠人工假山,而是因地制宜地根据场地现状设计铺地、花坛。
在场地中以红色铺地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奠定文创园区活力、开放的场所精神的主基调。同时大面积的红色使得园区凸显于灰色的周边城区,创造出强烈的场所感和领域感,也为城市带来活力和生机,体现出政府希望以文创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愿望。
保留场地中原有的树木,降低苗木种植成本的同时保留场所的记忆,围绕保留树木设置自由曲线造型的花池、铺地,体现出文创园区的自由、创造的产业特点。
充分利用园区北侧的河景,营造沿河商业景观带。园区北侧河水为秦淮河支流,水质较好,河水对岸为居民区,人员密集。沿河建设以轻钢机构为主的小型建筑,作为轻食店、精品店、咖啡茶室等,着力打造“月光经济”[3]。园区的科研办公区在夜晚下班后,园区中的展示、互动区和沿河商业区还可以继续营业,以此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