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景艺术剖析及在现代景观的借鉴
2020-02-14刘红
刘红
(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1 日本造园文化简史
日本历史分为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园林史分为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1.1 古代园林
这个时代多取法中国的园林形式,使日本造园迅速发展。造园风格上,也为自然山水园风格,属池泉山水园系。但由于与种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慢慢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平安中后的国风时期已经开始日本化,如轴线的渐弱,不对称的布局建筑,自由伸展水池平面,并由唐风庭院发展为寝殿造庭园和净土庭园。
1.2 中世园林
中世时代是日本园林佛教化时期,日本园林依旧在自我完善地沿宗教化的道路发展。在禅宗的影响下,发展成最能代表日本园林特色的枯山水。
1.3 近世园林
近世是茶庭露地的发展期,也是茶庭、石庭和池泉园的综合发展期。茶道在桃山时代逐渐盛行,出现了草庵风茶室和质朴简洁的茶庭。总之,这是三种园林类型互相交汇与融合的时代。
1.4 近代和现代园林
明治时代在政治上提倡与民同乐,故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出现。运用西洋造园法营建的公园,大量使用和缓坡草坪、花坛喷泉和西洋建筑,西方现代手法与传统园林相互学习和融合。但日本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和方式依旧一直延续和发展,并融合新材料和新技术。
2 传统园林的主要类型
2.1 池泉园
池泉园一般是在庭院的中央设主建筑,在建筑前设湖池,湖中设置中岛,园林环池而建。一般庭园建筑都是面向正南而建,在其北部或者东北部引进流水,水流从屋间穿过流入南面的湖中。湖岸呈自然曲折形态,并点缀着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在湖周围的山、岛上到处可看到自然的石组,自然式种植的花草和灌木。
2.2 枯山水庭园
枯山水是禅宗精神的体现,意在营造一种澄心静虑、凝神顿悟的修行环境。枯山水以石块象征山峦,白砂象征湖海,石块或孤置或三五成组放置,寓意崇山峻岭或者层峦叠嶂。用白砂平铺象征广阔的海面,并耙成平行规则的曲线,犹如万重波涛,沿石根把砂面耙成环形,象征惊涛拍岸。枯山水是参禅悟道的坐观式庭园,强调心灵的感悟,方能体验其中的意趣。
2.3 茶庭
日本在禅宗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茶道。茶道是通过品茶及完成整套礼仪来感悟清净、敬重、和谐、以及淡泊清幽的境界。
茶庭面积小,格调洗练简洁。茶庭四周围以竹篱等,入口庭门窄小,景观上运用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围墙、石灯笼营造出古刹神社的肃穆清净。植物配置上,主要栽植常绿树,庭地和石上都要长有青苔。
3 日本传统园林造景艺术剖析
3.1 造园要素
3.1.1 建筑
建筑所占比重较小,精巧雅致。日本建筑多为高台式,式样质朴、简洁为主,色彩以简素为主,多展现材料本色。建筑多为非对称性而近乎不完整乃至残缺,并与起伏的地形和池、泉、岛、桥、石、树等融为一个完全不可分割的空间,使造型与空间浑然一体。
3.1.2 植物
植物的种植,不是主要为欣赏花木本身,而是将花木与其他造景要素配合,营造深山野溪的情趣和幽玄气氛。
在植物种植手法上主要为:①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晰,形式简洁、美观;②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常绿植物不仅可以经年保持园林风貌,也为色泽浅亮的观花或色叶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
3.1.3 山石
日本园林用石以象岛为主,矶石、岛石、岸石,皆以表现岛屿景观而设,石以卧为主,以圆浑为上,以敦实为佳。园林讲究石头之间的搭配和群体效果。正如“凡立石,若有逃石,即有追石;若有倾石,即有支石;若有踏石,即有受石;若有仰石,即有俯石;若有立石,即有卧石”(《作庭记》“立石口传”篇)在置石方式上多为石组方式,并形成一定的程式。
3.1.4 水景
日本庭园中水景主要形式有湖池、曲水和瀑布。湖池为不规则形,且必有一个中岛;曲水则细流曲折,有源头可寻,两旁布置石组形成源头。
3.2 空间布局
日本园林在平安时代有轴线式的寝殿式庭园、净土庭园,主体建筑、中岛、水体都位于中轴线上;至近代,走向中心构图,即以水池为中心的园林布局,采取自由式布局,但主体建筑仍是面向水池。池泉园、枯山水和茶庭三种形式在空间布局上是一样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
3.3 造景艺术手法
在划分与围合手法上,日本园林以围合为主,茶庭除外。围合上一般以低矮的木、竹篱为主。进园后,大多通过步石、飞石的转折变化引导视线,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日本园林的坐观方式是景观以整体的形式出现在人的视野里,通过静坐和心悟达到与景观的精神领悟。
3.4 景观意境表达
日本园林的审美意识带有显悲哀之美的特质。枯、寂、佗、禅、荒、哀正是日本美学的本质美。日本园林受到禅宗和南宋写意手法的影响,景观展现出一种高度的概括和精炼之美,是一种极致的“写意”风格,即把宗教的哲理与造园艺术完美的结合,以茶庭、枯山水禅味最浓。日本园林的意境意在体会禅意,用禅意去造景,去体禅的之美。
4 日本园林在现代景观中的借鉴
日本园林的意境和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中多有运用和借鉴。其中将现代主义和传统园林融合和继承的典型代表是野口勇和佐佐木叶二。在国内,则目前很多示范区、办公庭院等都有日本园林的运用和借鉴。
4.1 野口勇和佐佐木叶二大师对于现代设计的启发
野口勇深受日本禅宗美学的影响,他以现代主义的手法表达,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发挥。他的设计吸收了日本庭院的质朴、寂静的意境,并将园林中的自然元素结合现代人们的需求和空间功能。
佐佐木叶二同样继承和发展了日本园林,包括对于社会文脉的研究,他将自然与建筑、与人类的关系,在现代景观中更得以发展,让人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共生。
4.2 不是单纯的形式模仿,更是空间意境的传达
在现代的很多示范区,禅意的表达得到广泛的运用。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融合到庭院景观中,将日本园林营造手法和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得以借鉴,以及对于极致空间的追求,这是日本园林对于我们的启示。
4.3 不是单纯园林的模仿,而是因地制宜的手法借鉴
日本园林的诞生和发展和岛国的民族特质密不可分,而现代景观也要根植于现代生活的需求,浮躁繁杂的都市生活,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而日本园林,这种以小见大,对于空间准确的营造手法,以及极度抽象的构成表达手法,在景观设计中仍值得借鉴和学习。
5 小结
日本园林是禅宗的极致体现,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却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适应时代要求,尊重自然,使日本景观设计具有自身特点的场所性、民族气质以及时代性,这为我们探索园林景观设计的前进道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