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中北豇豆大棚秋延后绿色栽培技术要点

2020-02-14万长艳艾文才章彪雄叶会财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豇豆结荚

万长艳 艾文才 章彪雄 叶会财

(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进贤 331717;2.进贤县温圳永生绿色生态种养合作社,江西进贤 331717)

豇豆在我国各地都很受消费者欢迎,种植豇豆可以给农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很多地方,豇豆种植面临着很多问题,包括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落后、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从而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现将鄱阳湖地区豇豆大棚秋延后绿色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抗病抗逆性强,且前期耐高温、后期抗低温、商品性状良好、产量有保证的品种,如鄂豇豆8号等,要求种子净度99%以上、纯度98%以上、水分含量8%以下、发芽率90%以上。播前需要晒种2~3 d。

2 播前准备

宜选择中等偏上肥力的地块,整地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t左右、尿素5 kg左右、硫酸钾15 kg、过磷酸钙30 kg。做畦播种,畦宽100~120 cm,要求土块细碎,畦面平整。大棚顶膜覆盖也必须在播种前完成,以防雨水冲刷。大棚两边裙膜掀起,以增加棚内的通风降温效果,也可等气温降低后再扣棚膜,但会影响盖膜操作。播种前利用晴热天气高温闷棚1~2 d以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1-4]。

3 播种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畦内按大小行开沟,小行距50 cm,大行距80 cm,沟深5 cm,播前灌水,水干后播种。播种时将种子贴在沟侧,每穴播2~3粒种子,穴间距20~25 cm,667 m2用种量200 g左右。播后在种子上方封土垄,垄高2 cm左右,一般播后3 d左右即可出苗[5-6]。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补苗、定苗 豇豆大棚秋延后栽培间苗以早上为宜,定苗以傍晚为宜,病苗弱苗应及时拔除并移除大棚,如有明显缺苗,要及早补苗,每667 m2留苗约5 000株。

4.2 中耕 待豇豆缓苗后,建议勤中耕、勤松土,以蹲苗促根保墒,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4.3 水肥管理 蹲苗至第一花序出现期间,结合中耕施肥浇1次水。在底肥不足的情况下,在垄侧或行间开沟追肥,每667 m2施尿素20 kg或饼肥100 kg,然后封沟插架。结荚期应保持畦面湿润,畦面过干时及时浇水,每浇水2~3次追施1次尿素,用量为10~15 kg/667 m2,以防结荚少、不发侧枝、落叶等脱肥现象。结荚初期和结荚高峰期前1~2 d喷施0.5%硼、钼等微量元素叶面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平时注意观察,如长势过剩,会减少花序,中下部产生空蔓时,则应减少追肥次数和用量。

4.4 植株调整 豇豆植株调整对于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促进产量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第1花序后,摘除花序下侧芽,保证主蔓生长的营养供应,为多坐花打下基础。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保留2~3片叶摘心,促使侧枝形成花序。当主蔓生长到高2~2.5 m、15~20节时摘心,促进侧枝形成,多长花芽。

4.5 温度调节 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当夜间气温低于13℃时,应及时覆盖大棚两边的裙膜。白天加强通风,保持在30℃~32℃。气温进一步下降后,可适当提高大棚白天温度,蓄存热量,以提高棚内夜间温度。10月中下旬以后为低温期,以防寒保温为主,适当通风换气,可在大棚北边围草苫以减轻低温侵袭。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无害化治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化学防治。豇豆在高温下易出现高温伏歇、停止生长的现象,应及时防治病虫害。

5.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有4种方式。①防虫网:设置在大棚通风口。②黑光灯诱杀:对多种地下害虫有很好的效果。③银灰膜:在棚室放风口悬挂宽10~15 cm的银灰膜条能驱避蚜虫。④黄板:棚间悬挂黄板诱杀美洲斑潜蝇、白粉虱有显著效果。黄板可自己制作,在纸板涂上黄漆,再涂1层机油即可,每10 d涂1次。

5.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优先采用烟剂、粉剂,喷雾防治时注意合理轮换与混合用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豇豆虫害主要有潜叶蝇、白粉虱、蚜虫、茶黄螨等。潜叶蝇可用齐螨素乳油防治,白粉虱可用联苯菊酯乳油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溴氰菊酯乳油防治,茶黄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豇豆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和锈病等。白粉病可用世高水分散粒剂或杜邦福星乳油防治。疫病可用克露可湿性粉剂、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烟剂防治。炭疽病可用达科宁可湿性粉剂或世高水分散粒剂防治。枯萎病可用恶霉灵、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病毒病可用抗毒丰Ⅱ号水剂防治。锈病可用菌克毒克水剂防治。

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考产品说明,应注意两点。第一,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择病虫始发或薄弱环节适期用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豆野螟防治应从花期开始,上午09:00前开花时喷药,药剂易接触幼虫,重点针对花蕾、花朵密集区;又如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关系密切,苗期及早防治好蚜虫,可以显著抑制病毒病。第二,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豇豆农残与最后一次施药间隔时间有很大关系,间隔越长,残留越少。一般来说,生物农药安全间隔期为3~5 d,有机磷农药为7~10 d,菊酯类为5~7 d,杀菌剂14 d以上,其余为7~10 d。

6 采收

在商品荚品质最优即花后10~20 d豆粒略鼓时及时分批采收,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采后植株养分供应和果实膨大。结荚初期一般每隔4~5 d采收1次,盛果期一般每隔2 d采收1次。采收时注意保护小花蕾,最好在豆荚基部1 cm处剪断。

7 清洁田园

豇豆生长期过后,为避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应将田间残枝败叶以及杂草清理干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菌和虫卵在田间越冬。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豇豆结荚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豇豆先生变魔术
清淡豇豆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腌酸豇豆
大棚专用豇豆新品种——春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