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2-14庞玲玲
庞玲玲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也在逐渐深入,并不断影响着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和质量。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其应用角度主要集中在质量管理、安全把控以及施工管理等三个角度,并影响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下面结合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1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监测与工程项目质量存在密切关系的多种因素来达到保障工程质量的效果。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内容,其质量影响因素存在于招投标环节、设计环节以及施工环节等多个阶段,下面针对具体应用内容展开分析:
1.1 招投标成本管控
在招投标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一个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进而能够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信息更加完善和具体。这也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获取、查询以及统计提供了便利,使得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了解更加深刻。这样一来,就使得在进行工程项目投资资金、施工情况的管理上,更加深刻;进而有助于保障招标企业的利益,使其能够全身心的集中力量开展项目施工,减少粗制滥造或者投入不足造成工程延期等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建设情况等因素。
1.2 设计规划质量管控
调查显示,信息技术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包括了计算机软件、办公系统、AutoCAD 软件等,覆盖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各个角度。首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可以更为准确的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从而制作出更加准确、精度更高、数据更具体的施工图纸。这也就为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支撑,从而有效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
其次,通过办公软件与CAD 软件的结合应用,还可以实现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量、施工成本以及工程预算管理;并在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的同时,利用设计方案达到精准化控制施工效果的目的。同时,当工程项目管理数据不断发生变化时,还可以及时推进施工方案中各种数据的更新,从而避免施工偏差,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
1.3 施工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是通过发挥各系统软件的应用价值来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具体的应用内容上,通过利用更加真实的设计材料,可以进一步发挥施工工艺控制软件的价值,做好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规划和监管,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施工行为。同时,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施工模块的设计、施工工程量的测量工作,结合更加严格、完善的监管系统,实现对于施工程序的管理、施工质量的监管以及施工效果的管理,最终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此外,利用信息技术的报表生成、保存和查找方式,还可以做到施工质量的追责和有效保障,将质量原则落实到位。
2 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应用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安全应用上,信息技术通过具体化数据处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等来不断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项目管理的安全性,最终确保安全、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其主要的安全管理应用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据应用
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当中,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处理水平,从而不断提升数据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样一来也将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更加安全的数据支撑,对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展开也将发挥重要效果。具体地,数据应用安全表现为:通过更加健全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信息处理体系应用,构建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以及信息决策为一体的应用系统,促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施工管理的安全性。通过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内容或类型,并结合相应的管理任务不断推动其数据收集、处理以及反馈的合理性提升。此后,当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从而达到保障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效果,还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2.2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数据的采集,推进工程进度的可视化管理,保障数据分析安全;②通过WebGIS 技术,统一规划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WebGIS 技术的结合应用当中,其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信息、工程建设信息进行统计和计算,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查询、工程量计算、空间构造绘图等多种需求,不断扩充工程项目的分析角度,进而有效规避现场的意外因素,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安全性。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将涉及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关建筑的地形、地势、建筑设计、尺寸、外形以及安全系数等内容的数据分析和采集。通过与数据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做到空间规划和模型构建基础上的数据掌握,更加直观地展示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并结合具体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程项目施工以及管理工作的安全。
3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应用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施工管理当中,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成本、进度以及材料等方面系统功能应用和技术监管得到显现,并利用系统管理软件实现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管理。主要应用内容如下:
3.1 施工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当中,信息技术首要的应用对象就是通过成本控制做好项目施工各项数据的采集、计算以及统计,从而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利用精准度。常见的,在施工成本控制当中,是通过市场信息对比系统,做到对每一种施工材料的详细分析,在对比质量、价格、生产厂家、数量等多种因素之后,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此后,结合入库材料和材料使用情况,分析其中成本偏差,进而避免材料浪费、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耗。最后,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生成报表和信息图册,便于直观的掌握施工中的各项成本支出。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制定更加全面的施工计划,从而在施工进度开展的同时,不断推进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优化,进而做好施工资源的合理优化,减少施工成本支出。
3.2 施工进度把控
从某种角度而言,施工进度不仅与施工项目的质量存在关联,而且与施工成本的支出等也存在较大的联系。由此,在施工进度把控上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展。在施工进度把控上,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的网路图功能,针对施工时间、施工开展以及项目建设情况等做好数据的绘制工作,从而对比计划施工任务以及实际施工任务之间的差值,达到预估工程建设进度或时间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假设分析法,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施工工作开展的影响、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等做好预估,从而推进对于各施工环节的优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分析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从其质量管理应用、安全管理应用以及施工管理应用等角度展开,结合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不断推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