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定西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与治理

2020-02-14王树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9期
关键词:陇西县安定区定西市

王树涛

(定西市水务局 甘肃定西 743000)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及水情情况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座中联七,总面积1.96万km2,总耕地1210万亩,总人口304万。现辖安定区及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全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420~3941m,年降水量350~600mm,年平均气温7℃。

定西市河流按其归宿,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四个水系。黄河流域分为洮河、渭河、黄河干流三个水系;长江流域位于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支流湫山河上游。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01.217亿m3,平均降水深515mm。年降水量地区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南部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岷县迭藏河上游最高达800毫米以上;北部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洮河下游谷地最低仅350mm左右。

1.2 地下水超采状况

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的通知》(甘政发〔2016〕2号),定西市地下水超采区涉及安定区和陇西县,超采面积为215.6km2。其中,陇西县为浅层中型一般超采区,超采范围为东经 104°25′03″~104°44′29″,北纬 35°03′36″~34°59′50″,主要位于巩昌、文峰、首阳,面积114.1km2,超采量为33.89万m3;定西市安定区为浅层中型严重超采区,超采范围为东经 104°22′13″~104°36′50″,北纬 35°33′17″~35°27′45″,主要位于内管、香泉,面积 101.5km2,超采量为 1012.12万m3。

2 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超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出现超采漏斗,致使地面沉降和坍塌。超采区内也会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易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和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加剧地面污水补充,加快地下水污染,土壤水分含盐量上升,影响当地群众吃水和作物生长,危及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从近年来安定区、陇西县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特别是推动关井工作情况来看,定西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仅仅通过关闭供水管网覆盖区内地下水井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安定区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内经过多年发展与摸索,已形成初具规模的高原夏菜产业,成为当地百姓解决温饱和致富奔小康的决定性因素。在覆盖区内无置换水源和灌溉配套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全面推进关井工作,会影响灌区群众经济收益,与当前精准脱贫形势不相符,与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符。甚至影响全市脱贫攻坚总体进程,也会危及社会稳定团结。因此,对于定西市地下水超采区进行综合治理是一项亟需解决复杂的系统工作。

3 措施与建议

3.1 严格落实地下水总量控制

(1)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安定区、陇西县地下水超采区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细化分解下达超采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按行业、用水大户分解下达用水指标。安定区和陇西县要按照《定西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进一步严格地下水总量开采,落实总量控制指标,施行区域地下水总量红线约束,严控地下水位下降或形成新的超采区。

(2)严格开展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工作。要强化水资源论证工作,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办理地下水井取用水户取水许可的重要前置条件。在超采区内,如需建设或新增取水项目,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原则除生活、生态和应急用水外,一般不得批准新增取水项目。严格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超采区内已发放的非必须取水许可,应分步骤、分批次按取水许可失效日期依次退出,不得更换新证和延续。

(3)完善计量设施,建立用水台台账。对超采区内所有规模以上(包括井口井管内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地下水井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并建立机井信息名录。所有规模以上地下水井必须安装计量设施,建立地下水取用水台账,加强用水过程监督管理,准确记录各取用水户取用水情况。

(4)严格水资源征收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甘肃省政府令第110号)等法律法规,实行超采区地下水水价差别化,加大对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并严格执行水量价阶梯化,做到应征尽征。

3.2 实施水源置换工程

在有条件的地下水井灌区,通过修建引水和调蓄水设施,引用地表水源;实施农田节水项目,逐步替代和压减地下水量。

安定区要充分利用引洮水资源,进一步完善引洮灌区田间渠系配套工程;积极争取调蓄水池建设项目,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大力提高灌区引洮水资源供水保障率。统筹开展灌区田间配套工程试通水工作,制定试通水工作方案,稳步推进试通水工作。

陇西县要专题研究利用引洮供水解决地下水超采区内灌溉用水问题,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探索如何依托项目,利用总干二支渠解决未覆盖水源替换方案。积极争取水源置换项目,建设实施调蓄水池项目和灌区田间配套工程,为关闭水井创造条件。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灌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微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等方式,削减地下水开采水量。

3.3 关闭地下水井

为实现水量压减目标,对已完成水源置换工程、高效节水改造工程、退减灌溉面积等减少灌溉用水的区域,引洮一期工程覆盖的安定区和陇西县部分乡镇,要在充分考虑地下水保护、应急与战略备用、特殊需求等情况下,分步骤、分阶段关闭地下水井。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覆盖范围内的安定区、陇西县超采区内,城镇生活用水、公共企事业单位用水要求优先使用引洮水资源,自备水井要强行关闭;对引洮灌区内田间配套设施达到供水能力的,分期分批进行关闭;对没有置换水源和田间配套设施的,待解决置换水源和完成灌溉配套设施后,对地下水井进行关闭。

3.4 大力开展节水限采措施

在灌溉为主的地下水超采区,按照“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春小麦、水地玉米等耗水较高作物的种植面积,改种耗水较少的耐旱性农作物或与当地雨热同期生长的农作物,压减农业灌溉用水。

将高效节水项目实施与精准脱贫有效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扶持当地特色品牌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的引导灌区群众种植附加值高、收益好的特色农产品;并根据当地气候采取政府补助、企业垫付、群众自筹等方式整合资金,采取滴管、微灌、渗灌和渠道防渗等方式,大力推广实施节水灌溉。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要求,合理布局高效节水灌溉试点示范建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灌溉方式达到压减农业灌溉用水的目的。

大力推进地下水取用水户计量设施安装,依托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对超采区内封存的取水井全部安装计量设施。从而实现对地下水水位和开发利用情况等实现动态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控体系。以便管理人员对地下水采补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形成快速有效的监管体系。

3.5 加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

市、县(区)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列出专项资金,加大水资源费对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投资力度,逐步建立起长效、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安定区要依托现有灌溉配套工程,通过超采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项目的建设,支持地下水压采工作。陇西县要结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政策,将水源置换工程列入政府项目建设规划,通过财政倾斜和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早日实施水源置换工程。对全市征收的水资源费,要优先用于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逐步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地下水治理专项资金纳入本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对地下水超采区的节水改造、地下水监测系统建设、地下水环境修复等给予重点资金支持。

3.6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安定区、陇西县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也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抓手。市、县(区)政府要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宣讲和宣传活动,营造治理地下水超采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家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关闭水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陇西县安定区定西市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关于陇西县退耕还林现状的调查报告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