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框架系统的探讨*

2020-02-14李红星金昌洙

解剖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医学生

王 东 李红星 蔡 恒 金昌洙

(滨州医学院,1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2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烟台 264003)

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程中包括2部分内容,即组织学和胚胎学。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的学科,而胚胎学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形成新生个体的过程。从概念上可以看出这2部分内容是相互独立的部分。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现状,结合目前的国内教学改革大趋势,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原本独立的2部分内容,以人体发育过程为主线,将两部分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目的是用有限的学时,让学生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弥补在医学生培养体系中,从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组织学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缺失。

1 重新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框架系统的基本构思

在国外医学生培养体系中,只有7.5%的学校设有独立的胚胎学课程,43.4%的学校将胚胎学内容整合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43.4%的学校将胚胎学内容整合在组织学课程中,也有的学校将胚胎学的某些知识在其他课程中讲授,例如:发育生物学,生物学,生理学等[2-4]。在国内的医学生培养体系中均将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实还是把这2部分内容完全割裂开。国内有个别医学院校也在进行各种融合的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1],但是还没有在国内产生足够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中,组织学与胚胎学虽是一门课程,但均将2部分内容进行先后讲授,而且所有的医学院校均将胚胎学放在最后来讲授。另外,由于胚胎学部分比较难于讲授,学生也难于理解,尤其是胚胎学各论部分。因此,在教学改革或学时调整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这部分内容,目前有些院校由于总授课学时不足,而将胚胎学各论部分作为自学内容,也不在考核范围之内。这对医学生的整体医学知识系统培养是不利,因为胚胎学部分的内容,纵观整个医学培养体系,人体胚胎发育的完整过程也只有在胚胎学中可以学到。另外,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因为胚胎学部分难于理解,不好记忆而放弃学习,用有限的学习和复习时间来学习组织学部分内容来过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医学生的需要,尤其是组织学与胚胎学这类基础医学课程,由于学生选修课程的增加,迫使传统课程的课时减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势在必行。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进行整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建立知识体系,这也符合记忆和学习规律;学生也不会因为胚胎学部分难学而放弃学习,教师也不会因为学时不足,而机械删除课程内容;目前,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在进行着“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探讨,可见,课程整合模式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研究的热点。

2 重新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框架系统的具体设计

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结构安排,包括:组织学绪论、组织学总论(四大基本组织)、组织学各论、胚胎学绪论、胚胎学总论(受精卵形成到胚体形成这个发育过程,并包括胎膜和胎盘等相关内容)和胚胎学各论。

笔者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将以人体发育为脉络,把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发生与发展与组织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使2部分独立的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考虑到在教学内容中会增加出生后到成人期间的器官的发育过程的概述,因此,将课程的名称更改为“人体发育组织学”。该课程内容将分为人体发育组织学总论和人体发育组织学各论2部分。

2.1 人体发育组织学基本知识框架

人体发育组织学总论的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1)第1部分为课程的绪论部分。介绍人体发育组织学研究的内容;胚胎学发展史和组织学的发展史;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等;(2)第2部分将原来胚胎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提取。只从2种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开始介绍,然后介绍卵裂、胚泡形成、胚层形成、三胚层分化、胚体形成和先天畸形的概述;(3)第3部分将结合三胚层分化介绍四大基本组织的来源、分布、结构和功能特点。首先介绍四大基本组织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分类等,然后在按着三胚层分化过程分别介绍各种组织的来源、分布、结构和功能等。

人体发育组织学各论的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眼、耳、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包括脱膜反应、植入、胎膜与胎盘)、皮肤、颜面和四肢的发生。在每个章节中介绍各器官的发育过程、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可能出现的畸形。

2.2 人体发育组织学知识体系整合的思路

首先,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系统地介绍器官、组织微细结构特点。比如,神经元的结构特点,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2部分,其中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这些突起是相邻神经元进行神经冲动传导的基础,了解了神经系统的发生过程,也就清楚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神经元的轴突为什么有的可以长达1 m以上。再比如,众所周知,人体是由四大基本组织构成,也就是机体中每种细胞都会归属于某一组织,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后续课程病理学中肿瘤的命名规则。然而,在组织学中有些细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例如肝细胞。在介绍来自内胚层的上皮组织时,就可以介绍到肝外胆道系统的内表面是上皮组织,同样也能介绍到肝内的胆道系统包括胆小管也是由上皮组织所围成。现在的组织学中认为胆小管的管壁是由肝细胞膜所围成的,如果从肝脏的发生角度来学习的话,胆小管的管壁就是由肝细胞所构成,而不只是细胞膜,因此,肝细胞应该属于上皮组织。可见,这样将器官的发生和组织结构特点有机整合来重建知识框架,不仅可以理顺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整合过程中也要注重人体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结构是功能的载体,这是我们在讲述组织学部分时必提及的观点,也是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结构[5]。例如,在学习消化管的组织结构特点时,虽然在胚胎发育早期,消化管的内表面的上皮组织都来源于内胚层,但是由于消化管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功能,消化管管壁最内层的上皮组织也就会为适应不同功能而进行改建,最终结局是不同节段的消化管的上皮组织是不同的,也体现了上皮组织的种类较多。

最后,在人体发育组织学的知识体系中增加有关儿童期器官和系统的组织学知识。纵观国内医学生培养体系,不难看出从出生后到成人这个阶段的人体发育过程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是缺失,即使有些学科提及但也不系统。而经过课程两部分内容的融合可以将一个器官从胚胎发生讲起、到出生后的器官发育过程、再到成人后的组织结构特点。

3 重新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框架系统的实施建议

人体发育组织学的知识框架与原来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体系编排进行了重排,为了能更好的实施,还需要对教材或讲义、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地设计。

3.1 教材或讲义的编写

教材或讲义的编写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这是在理论上进行课程整合的基础,在编写教材和讲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发现各部分内容之间该如何衔接及前后内容存在的交叉重复和遗漏的现象,最终使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系统化。

3.2 师资培训

课程整合后,教学工作仍由来本学科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绝大多数都讲过2部分内容,这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当然,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在以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对这种课程融合教学模式仍需要有个适应时间,有必要为参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加强授课老师之间的交流,定期组织教学交流研讨会,以保证课程整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临床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受精的过程等内容时,可以联系到临床上的辅助生殖技术;讲述肝的发生及结构特点时,可以联系到黄疸的形成原因。也可以将各器官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畸形作为切入点。例如,颜面的发生可以选择典型的唇裂为切入点来讲述[6]。总而言之,让学生带着问题、对临床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总之,组织学与胚胎学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再加上医学院校所开的课程大量增多,使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时间一减再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质保量地把知识讲授好,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学明白,而不是教师在期末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达标而想尽各种方法。笔者将尝试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长久的记忆。另外,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系统解剖学也是密切相关,可以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将2门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的初步探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