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改及军改形势下某军队医院的对策
2020-02-14徐纪平石仁华顾雪辉王超群舒丽芯
徐纪平,石仁华,顾雪辉,王超群 ,舒丽芯
(1.海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上海 200433; 2.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务处,上海 20043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处,上海 200433;4,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433;5,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事管理教研室,上海 200433)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国防与军队改革双重改革形势下,军队医院参与军队改革和国家医改势在必行。军队医院如何抓住改革机遇,顺应“两改”形势,履行军队服务的职责和使命,拓宽为军服务的功能,提升医院为军服务的保障能力,成为军队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现状分析
1.1 国家医改和军队改革的形势挑战随着国防军队改革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军队医院如何适应当前形势,进一步提高军队医院作为后勤保障单位为军服务,建立军队医院特色的管理模式,是军队医院管理的新挑战[1]。地方公立医院的分级诊疗、医保、医药分开等政策已经开始推进,而军队医院也开始推行编制精简政策、绩效津贴政策,停止发放政策之外的奖金和补贴,军队医院相比地方医院在国家医改的竞争大形势下处于劣势,军队医院取消医药加成收入后的政府补偿机制跟不上,如何完善为军服务激励和补偿机制也成为军队医院适用“两改”大环境的重要议题[2]。
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常常以发表文章、申请基金项目数量作为评价指标,而军事医学因为其科研的特殊目的和科研成果保密等原因,目前军队医院的军事科研成果难以参与绩效评价体系,因此容易忽视“军事医学”在医学科研中的特色和优势地位,难以使军队医院的通用医学和军事医学的协调发展。
1.2 为军服务与有偿服务的矛盾“姓军为兵、姓军为战”是军队医院的宗旨。长久以来,军队医院在保障军人的同时,为地方人员服务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军队医院的收入取决于地方患者的多少,而不取决于军人,如果军队医院完全以地方医院有偿服务的报酬核算模式运行,则会导致医院人员缺乏为部队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意识,丧失作为后勤保障力量的纯粹性,打击为军服务的积极性。
随着停止有偿服务的推进,军队医院改革使重心转移到军队后勤保障系统上来,改变军人看病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地方便军队患者就医,为军队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深受官兵好评。但停止有偿服务和地方医改的推行也引发医院行业重新洗牌,取消有偿服务引起军队医院经济收入的丧失,使得军队医院的补偿机制受到冲击,不利于军队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取消有偿服务后需要面对的问题[3]。
2 思考与对策
2.1 主动融入医改、军改大局 整顿医德医风军队医院要想尽快适应医改新形势,就要主动融入医改、军改大局,坚持把为军人看病当作军队医院的根本职责,坚持姓军为兵的忠诚使命,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和落实“五个零”(零障碍、零审批、零待床、零收费、零投诉)、“六优先”(挂号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治疗优先、手术优先、取药优先)[4]。本院自设立军人独立诊区以来,坚决服从医改和军改大局,从细节做起,从挂号、收费、审核、检查、取药整个就医流程,贯彻落实“五个零”、“六优先”,保证官兵有病随时能看,住院随时有床[5]。开展军人患者满意度调查,坚持平日检查监督、问卷调查、综合考评相结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通过发放“医院门急诊军人患者满意度征求意见表”,评估军人对医院“一卡通”“五个零”“六优先”的落实情况。提高对军人服务态度,避免门急诊就诊时出现“生、冷、硬、顶”等现象,避免对军人患者推诿、拒诊、拒收等现象。
对于地方保障服务,军队医院应该协同军地有关部门,解决军队医院纳入地方医保系统,构建军队医院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需要协调解决军队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的医保工作。对于地方民众,军队医院历来有着姓军为民的优良传统,要保持军队医院在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增加民众对军队医院的信任度,改善医患关系,同时整顿医德医风,避免医疗“微腐败”。医疗“微腐败”虽然微小,但是这种行为却不少见,是军队医疗系统的“蛀虫”。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建立医务人员腐败自查报告和建立“全程监督”机制是预防医疗微腐败的有效手段。坚决杜绝非正规途径“协调挂号、安排病床”,损害军人优先利益的“微腐败”行为,认真查处收受红包、回扣,甚至以职权之便倒卖患者信息等严重损害军队医院形象的行为。
2.2 提倡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汲取地方资源营养有些人对停止有偿服务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军队医院停止有偿服务就是完全不给民众看病,实际上该理解背离深度融合发展的理念内涵[6]。如何完善为军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军队医院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军队医院既不能完全按照地方医院建设标准管理医院,也不能脱离地方宝贵共享资源和人才队伍,必须坚持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借鉴地方先进方法和实践经验。不仅可以缓解地方医疗资源紧缺和“看病难”的压力,实现军队地方共发展;同时,地方大量患者极大地丰富军医的临床经验,提高军队人员的业务技能。坚持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建立精细化的岗位管理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制,鼓励派遣赴国内外名校和医院学习培训,吸引军内外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梯队,与地方医院建立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借鉴地方先进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升军队医学科研管理质量的需求。利用地方科技资源和学科优势,加强科研平台合作,深入实施融合式发展战略需求,与地方医疗服务体系无缝衔接。
2.3 完善为军服务激励机制 建立军队医院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为军服务大旗,需要建立起军队医院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依靠制度创新鼓励军队医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了提高科室为军服务的积极性,让科室工作人员的奖金收入不受影响,纳入和地方患者同一核算方式,并列入独立核算发奖金,不能让收治军人的科室吃亏,充分使得为军队官兵服务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7]。合理平衡为民服务和为军服务,使得为军服务和对外服务得到互补。譬如控制军民患者收治比例,根据收治军民患者赋予不同权重进行绩效评估,既可保证医院的合理成本得到正常补充,也可提高工作人员为军服务的积极性[8]。
3 结 语
两重改革局势迫使军队医院需要改革运营机制,深化我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军队医院一定要把握“两改”契机,坚持融合战略深度发展,完善为军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军队医院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推进医院持续发展,为军队提供快捷、方便、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