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化训练

2020-02-13李健杰韩世新黄朝晖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标准规范卫勤分队

李健杰,韩世新,黄朝晖,余 漩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卫生勤务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机动卫勤力量其主体为各类机动卫勤分队[1-3]。作为我军卫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和桥梁作用。为适应“打仗型卫勤”建设需要,近年来,我军通过基地化训练和联演联训等方式,对其进行卫勤保障能力的检验考核和锤炼提升[4-5],有力推进机动卫勤分队的建设。通信联络(简称为“通联”)是机动卫勤分队内部各组室之间及机动卫勤分队与其他机构之间进行卫勤指挥协同的基础,是提升分队业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上级对野战救护机构的指挥控制能力要求为:具有短波、卫星、有线、集群手机4种通信手段,具备对上对下无线为主、有线为辅、卫星通信为补充的通信能力。其中,短波无线电通联(简称为“无线电通联”)是基本能力要求。在遂行保障任务时,如果通信联络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势必严重影响机动卫勤分队救治工作的效率效果,必然阻碍保障力的发挥[6-8]。本文旨在针对机动卫勤分队的无线电通联训练方面存在的不够规范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机动卫勤分队的无线电通联训练规范构建提供支持,奠定基础。

1 需求分析

机动卫勤分队的通信联络属于军事通信范畴。军事通信根据手段、业务、任务和层次可进行不同的分类[9]。机动卫勤分队的通信联络方式由其使命要求和任务特点决定:一是实施无线电通联是机动卫勤分队行动的基本要求。二是机动卫勤分队无线通信联络既包括分队本级与派出机动小组之间开展业务工作时的简单协同和沟通,也包括与其所加强的部队以及上级指挥机构之间的通信联络。三是机动卫勤分队无线通信联络的语音通信特性为半双工,即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方发送或接收消息,不能同时进行双向通信。四是机动卫勤分队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不能无限制使用[10]。

2 存在问题

2.1 无线电通联呼号规程不完善一是无线电通联呼号规定不统一。机动卫勤分队在救治工作展开时需要传输各种相关实体(例如,组室、帐篷、人员、车辆等)的信息要素。目前,这些信息要素的标识还未在机动卫勤分队中进行统一,因此在分队无线电通联中无法基于统一信息标识体系进行信息交换。二是无线电通联程序规定不规范。机动卫勤分队在救治工作展开时需要遵循各种作业程序(例如,伤病员转诊、后送、救治力量协调等),这些通联程序在机动卫勤分队目前的任务实践中并未进行规范,因此在分队无线电通联中无法基于规范的信息通联程序进行信息交换。

2.2 无线电通联配套保障不完善一是机动卫勤分队人员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专业培训。前期训练人员由于并未经过无线电通信联络设备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因此无法利用无线电通信联络的设备进行有效沟通。二是无线电通联训练相关装备保障不完善。机动卫勤分队在救治工作展开时无线电对讲设备的配备不合理,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分队个人及车载无线电对讲设备配置不到位,不便于工作时的协同;二是部分分队个人无线电对讲设备配备过度,造成资源浪费和相互干扰。

3 对 策

3.1 构建通联规范体系通联规范体系是进行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训练研究的核心,需要科学构建。一是设计通联规范。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集合属于军事行动通联规范集合的子集,应该首先立足于军事行动通联规范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机动卫勤分队实际通联中涉及的军事行动任务场景、信息内容、信息交互对象以及信息处置的规定与程序,对不同军事行动任务场景下机动卫勤分队常用通联呼号和规程进行分析梳理,筛选出特定任务场景下不同交互对象涉及的典型、常用呼号和规程。二是开展专业培训。要认真研究国内外无线电通联培训方法模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获取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的培训需求。在系统分析整理培训经验并确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培训方案,编写培训教学资料,建设开发培训课程。三是完善配套装备。要面向实战化卫勤保障需求,立足机动卫勤分队的现有人员组织和装备体系,按使命任务要求配齐相应通联设备,合理确定配发对象,为建立完善的通联规范奠定物质基础。

3.2 制定转化对接方案转化对接方案是进行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训练研究的拓展,需要统筹规划。一是制定备用转化方案。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构建应考虑到机动卫勤分队任务的从属性,即服从服务于军事行动需求。因军事行动需要进行无线电管制时,可考虑在无线通联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转化,转为基于有线方式的通信联络,提升通联效率。二是提供标准对接支持。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构建一方面要参考借鉴现有标准规范,分析现有标准规范构建的背景、思路、适用范围及约束条件,另一方面要对接主流的标准规范,促进体系融合集成,实现标准规范之间的无缝衔接。三是预留升级完善空间。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构建应兼顾日后标准规范改进升级的需要,进行灵活弹性的设计,预留升级空间,支持迭代改进。

3.3 进行应用效果评估应用效果评估是对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训练研究的反馈,需要科学实施。一是进行适用性评估。评估所构建的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在不同任务场景下适合使用的程度,能否满足任务要求、提升效率、支持决策。二是进行兼容性评估。评估所构建的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与主流标准规范的兼容程度,分析彼此对接的条件及方法路径。三是进行完备性评估。评估所构建的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的完善齐备程度,体系要素是否齐全,可否覆盖领域中常见工作信息,体系逻辑是否正确,通联规程设计是否合理。四是进行安全性评估。评估所构建的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联规范的保密性及抗干扰性。

4 讨 论

无线电通联为机动卫勤分队各类任务的完成提供基本手段与工具。机动卫勤分队的无线电通联训练规范需要面向机动卫勤分队任务实际,在参考借鉴国内现有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加以构建。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开放兼容、灵活实用并且符合机动卫勤分队任务需求实际的无线电通信联络体系,使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信联络有章可循,为后续机动卫勤分队虚拟化模拟训练提供要素支撑。在此基础上,可构建机动卫勤分队无线电通信联络培训体系,使机动卫勤分队相关成员在有限时间内能够较好地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技能。

猜你喜欢

标准规范卫勤分队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韩国拟修订食品容器和包装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