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东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
2020-02-13姜入铭谭永东杨志华吴萍葛玲玉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802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20802
★ 姜入铭 谭永东 杨志华 吴萍 葛玲玉(.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802;2.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上海 20802)
谭永东,主任中医师,上海市嘉定区首届名中医,是谭永东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谭师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师从全国著名中医时振声、方药中先生学习中医;后又师从国医大师伍炳彩老先生,长期侍诊,专研经典,尽得其传。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立足经典,致力于仲景之学,观谭师处方用药每获奇效,尤其在脾胃病方面;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3则脾胃病验案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中焦虚寒证
患者余某,女,55岁,退休,2018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反复胃痛胃胀3月余,于外院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患者胃痛胃胀,喜温喜按,纳食欠佳,时嗳气,偶有泛酸,平素少气懒言,时感心中悸动,面色萎黄,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缓略弦。于外院就诊中医服用小建中汤加蒲公英30g 加减治疗2月无效,反感胃痛加重。来谭师处诊治时患者胃脘部覆盖厚厚的棉毛巾,患者诉胃脘部怕冷,需热敷才舒。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缓略弦,脉证合参,谭师考虑为中焦虚寒证,遂予小建中汤3剂,处方如下:桂枝10 g,炙甘草6 g,大枣6枚(擘),芍药20 g,生姜9 g,饴糖30 g(自备)。
2018年3月18日二诊:患者述胃脘疼痛减半,但仍有少许胃胀,饭后胀甚,舌淡红苔薄白脉同前。再予本方加木香5 g、六神曲10 g,3剂。服用上方3剂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再无胃脘疼痛,饭后无胃胀,心悸乏力等症皆消失殆尽,病人深感欣喜。
按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患者中焦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气血皆虚则少气懒言、心悸、口干咽干,面色萎黄,胃脘痛甚,喜温喜按。谭师脉证合参,辨证为中焦虚寒证,治疗当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处方予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方中饴糖甘温,温补中焦;配以桂枝、生姜温中散寒和胃,而桂枝、芍药相配又酸甘缓中,和血脉之阴;生姜、大枣健脾和胃;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刘渡舟先生认为本方“从中州变生气血,以治悸烦与腹痛等证”[1]。患者为典型的小建中汤证,为何前医用此方2月无效,反而胃痛加重,是为何故?谭师认为前医深谙此证为小建中汤证,但又为现代中药药理所囿而选用蒲公英。患者HP阳性,中药药理认为蒲公英对HP 有抑杀作用,并对损伤的胃黏膜有保护作用[2]。据此前医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了大量的蒲公英,殊不知本证为中焦虚寒,大量的蒲公英清热解毒苦寒至极,脾胃备受其寒,反受其害,岂有胃痛不加重之理?谭师认为处方遣药,务必辨证准确,切勿受现代药理干扰。
2 肝脾气郁证
李某,女,56岁,2018年3月23日初诊。主诉:胃胀、胃痛反复发作 1 年余。现病史:1年前患者因婚姻不和,心情抑郁,经常感觉胃胀、胃痛,时轻时重,常因生气后加重,常感手足不温。于外院行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经常服用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吗丁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刻下:胃胀、胃痛,生气后症状加重,嗳气、无泛酸,胃纳差,腹胀,手足怕冷,大便日3~4次,略成形,小便调,夜寐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谭师脉证合参,辨证为肝气郁结、脾气亏虚,治疗当疏肝解郁,健脾和胃。遂予四逆散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0 g,白芍 10 g,枳实 10 g,炙甘草 6 g,香橼 10 g,佛手 5 g,合欢皮10 g,茯神20 g。嘱咐患者大米汤送服。
服用该方半月后二诊:诉胃胀胃痛不适症状减轻,心情舒畅,睡眠改善,手足变温,但仍时有胃胀,饭后加重。舌脉同前,效不更方,继上方加六神曲10 g、炒稻芽10 g。患者服用半月后诉胃中不适皆消失。
按语:患者因婚姻不和,长期抑郁,郁郁寡欢,肝气不舒,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故胃痛胃胀、嗳气;气机郁滞日久,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肢末端,故见手足怕冷;肝木郁久克脾土,致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故胃纳差,腹胀,大便溏日3~4次;谭师认为该患者脉证相合于《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故予四逆散加减治疗。依据《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相互为用,柴胡,性味苦,微寒,有疏肝升阳之功效;枳实,性辛、寒,可导滞降气,与柴胡一降一升调整气机;芍药,性苦、寒,可敛肝益血,与柴胡一敛一散;甘草,性甘、平,可防止柴胡过度疏散、枳实过度降泄,亦可调控芍药收敛程度及速率[3]。谭师特别强调此汤药务必大米汤服之,因大米乃五谷之首,健脾养胃、补中益气,中气和乃阴阳气相顺接。
3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张某,女,39岁,2018年4月3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近1周因天气转冷,出现胃痛加剧伴呕吐清水痰涎,食入欲呕,胃纳差,胃脘痞满不舒喜按,巅顶头痛,头晕阵作,平时口水多,胃纳差,大便溏薄日一次,小便正常,手足怕冷,舌淡苔薄白滑,脉沉弦弱。患者曾于外院检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示活动性炎症(2+)。外院就诊中医予中药香砂平胃散、小建中汤、理中汤等方加减治疗,效果欠佳,遂于谭师处诊治。谭师脉证相参,考虑患者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治疗当以温中补虚,暖肝降逆止呕为原则,方药予吴茱萸汤加减治之。处方如下:吴茱萸5 g,生晒参10 g,生姜10 g,大枣5枚,姜半夏5 g,3剂。
二诊诉胃痛明显减轻,胃脘痞闷感仍有,呕吐未作,食入欲呕感、头晕头痛诸症皆缓解。谭师认为辨证用药准确,原方加紫苏梗10 g、延胡索10 g、陈皮5 g,7剂。患者连续服用上方7剂后诸症皆除。
按语:本案患者症状繁多:食入欲呕、呕吐涎沫、巅顶头痛、头晕、手足怕冷等,谭师根据《伤寒论》中第243条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认为该病病机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故予吴茱萸汤加减调之。前医予香砂平胃散、小建中汤、理中汤等方加减治疗,效果不显,只因仅仅考虑脾胃虚寒之证,未明辨患者还夹有肝经寒浊病机。正如黄元御“阳生于肝脾,脾阴而肝木不生,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原”[4]。吴茱萸汤组方精练,配伍严谨,药简力宏,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效。全方辛苦甘温合用,温而不燥,补而和缓, 温补之中寓通降之意,降通之中有升阳之功,共奏温中补虚,暖肝降逆止呕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大剂量吴茱萸次碱可能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5]。所以在临床上,因为吴茱萸辛温有小毒,所以吴茱萸汤的应用机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谭师认为只要辨证准确, 掌握其用量,凡有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指征者,皆可灵活运用吴茱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