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2020-02-12李思阳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穿衣服儿歌小朋友

李思阳

摘 要:幼儿教育就是根据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利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农村幼儿的父母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爷爷奶奶的宠爱,基本的自理能力较差,蛮横、懒惰等等。这就需要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一、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教师:不论幼儿做的好与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的慢而包办代替,剥夺幼儿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奥妙无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小太阳”、“小公主”,父母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极度宠爱,很多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相当差,有的孩子玩具到处乱扔,有的孩子不会收拾书包,有的孩子不讲道理、态度蛮横......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从儿童时期就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在日后的生活中赖以生存。因此,必须要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1.读儿歌、讲故事,潜移默化。

生活自理,就是自我服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包括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按时午睡等。这些生活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读儿歌、讲故事是幼儿园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儿歌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在幼儿的脑海中生根、发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从网上下载的儿歌<穿衣服》小小手,真能干,自己衣服自己穿。裤子像个小山洞,火车钻进轰隆隆。快快伸进小衣袖,千万别忘系钮扣。还有《洗手歌》自来水,清又清,小朋友,讲卫生,伸出小手洗一洗,看谁洗得最干净。还有小快活卡由的故事《妈妈,我要自己来--自己来,小心点》。家长反映孩子自从进了幼儿园变化可大了,自己学会了穿衣服。饭前孩子主动要求自己洗手。

2.通过游戏和小竞赛加强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游戏活动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

比如:盖房子游戏,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拼成的房子各不相同,老师及时对小朋友的作品提出表彰。游戏完成后让小朋友自己将所用积木收拾好放回原处,并要求小朋友到洗手池去洗手。这样做既培养了幼儿整理玩具的习惯,同时养成卫生习惯。经常举办小竞赛,例如:穿衣服、系鞋带比赛,比赛前几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布置任务,要求幼儿回家向父母或爷爷奶奶学习穿衣服、系鞋带。入园后老师将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谁做的又快又好,这样做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家园合作,统一要求,统一目标。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家园合作的重点是经常性沟通。首先是教师和幼儿家长在教育观念和认识上相互交流看法。取得共识。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幼儿园同幼儿家长的通力合作。幼儿在幼儿园学会的一些生活技能,形成的良好习惯,应该在家庭中继续得到锻炼。家长在家里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比如让孩子自己刷牙、洗脸、系鞋带、整理玩具等,并且要求孩子保持这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做家长的应及时进行指导,不要取而代之,帮助孩子做这做那,这样会让孩子养成懒惰、遇事求帮助、不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坏习惯。当孩子表现好时,要及时提出表扬,并提出更高要求,鼓励幼儿继续努力。但是切记表扬时,应实事求是,不要过分夸赞,让孩子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样会捧杀孩子,以后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会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同时幼儿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这件事情上,幼儿园老师、幼儿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应有一致的态度,只有这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为了让幼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幼儿园的教学情况。老师每天将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比赛制作成小视频,通过《乐教乐学》平台发送给幼儿家长,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同时建立微信家长群,便于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长可以随时给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老师也可以及时从家长那里获得幼儿的有效信息。总之,家园合作的目的就是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对幼儿有一致的要求,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实践证明:在孩子的幼儿期,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但能促进幼儿肌肉、骨骼发育和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孩子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勇于面對困难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品质。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多么重要。

猜你喜欢

穿衣服儿歌小朋友
我会穿衣服
小熊当当穿衣服
风没有穿衣服
睡觉儿歌
“春捂”就是多穿衣服吗?
找茬儿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