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房养猪模式成为解决疫病防控问题的新选择

2020-02-12刘俊良侯利利覃锦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疫病

刘俊良 侯利利 覃锦华

摘  要: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猪业逐渐迈向规模化。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规模化养殖场开始尝试建设楼房猪场进行养殖。20世纪80年代楼房猪场就已经出现,不过早期的楼房猪场因为猪群密度过大,难以解决疫病防控问题。新一代楼房猪场,通过高强度生物安全设计,解决了困扰楼房猪场的疫病防控问题。

关键词:楼房猪场;疫病;生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S8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1-0074-02

1  楼房猪场建设探索

楼房猪场属于集约化养猪猪场设计的分支课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有建设,不过由于当时学术分歧较大,没有实质性的推广。之后为了研究“北方高寒地区集约化养猪的研究与应用”课题,黑龙江友谊农场红星隆农垦分局使用了楼房猪场,并体验出了较好的效果。

之后湖北、陕西、安徽和江苏等地纷纷建设楼房猪场,不过在当时,由于配套生产设施设备落后,生产工艺和育种工艺等还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于平房猪场,楼房猪场并没有体现出太大的优越性,并且由于楼房养猪进一步增加了养殖密度,疫病风险成为阻碍楼房猪场发展的一座大山。

早期的楼房猪场,虽然只是简单的楼层叠加,在当时没有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但依然具备可观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楼房养猪占用土地少,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二是楼房养猪环境控制更加方便,并且利于环保;三是楼房养猪虽初期投资较多,但整体运营成本低;四是楼房养猪便于配套标准化技术,能进一步提高楼房猪场的养殖性能。

早期的楼房猪场,由于猪群密度大、转群频繁、楼层相连和人员易窜层等缺点,疫病感染风险很大,如何做好防疫工作是早期楼房猪场建设最大的难题。

2  基于生物安全设计的新一代楼房猪场

技术进步带动了产业升级。2015年,广西贵港一大型养殖企业结合几十位国内外专家意见,设计建成了新一代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化楼房猪场,并配套饲料生产和屠宰车间,实现料、养、宰和商一体化的闭环生产运营模式。该楼房猪场整合全球养猪产业及互联网优势资源,应用基因科学、高强度生物安全防控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

该楼房猪场于2017年8月建成投产,由4栋楼房组成,共养殖3万头母猪,配套有中央厨房、隔离区、物资总仓、生产区、生活区、污水厂、饲料厂和中转站八大结构性板块;同时外围道路专用化并结构性区分洗消中心、饲料道路、人员进场道路、出猪道路、物料通道和污水厂道路。

● 超高标准的生物安全设计。该楼房猪场采用母猪内循环模式,每栋母猪楼都设计有后备母猪自我供给机制,即一次引种后再也无须外来引种,大大减少外源病毒侵入风险。采用百万级空气过滤,阻止空气中浮尘携带的病毒进入猪场,底层作为架空楼层,上楼通道均有挡鼠板等设计,防止鼠、蛇等小动物进入猪场内部。该楼房猪场的饲料供应采用未来猪场(Future Pig Farm,FPF)精喂坊现场加工,同时采用热粉料+无风冷却技术,保证饲料进入猪场前已灭活病毒。

● 动物福利最大化。该楼房猪场基于猪的生长需求做了大量研究,从栏舍宽度、营养摄入到温度高低等均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给猪群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并在设计上把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闭锁繁育、空气过滤、全周期全进全出和多层防护的结构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高强度猪场生物安全。同时实现对人员、车辆和物资出入的管控,阻隔外部细菌病毒。通过内部层层分级,形成各层独立空间,有效防止不同层级间的交叉,最大限度地削减疾病传播意外。

● 洁净养殖。该楼房猪场尿粪通过配套建设的有机肥厂,结合现代微生物技术,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猪场内部的废气通过负压换气系统统一收集,经过益生菌处理的四道水帘净化后排出楼外,确保外排气体无污染无异味;死猪和胎衣等也通过封闭管道运输到焚尸炉集中无害化处理,有效杜绝了交叉污染。

3  非洲猪瘟疫情下的抵抗能力

2018年8月,沈阳某猪场发现中国第一例非洲猪瘟感染病例,中国养猪业迈入了水深火热的“非瘟年”。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国共暴发161例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1.1%,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7.8%,全国生猪产业产能大幅下滑。而位于广西贵港的新一代楼房猪场却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疫情抵抗能力,至今该楼房猪场仍无一例感染非洲猪瘟。

据悉,该楼房猪场不接种蓝耳病疫苗,并且被评选为广西贵港地区主要猪病净化示范区。

新一代楼房猪场已有效攻克楼房养猪疫病防控关键性难题,通过创新的通风模式、智能化环控系统、高强度生物安全结构、内部养殖区域多层级单元格式划分以及运输电梯0交叉使用等,成功解决因楼房养殖猪群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疫病风险。

4  生产效率的优越

新一代楼房猪场生产高度集约化,用地不到传统平房猪场的1/10,并且在生产指标上与平房猪场相比体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通过料、养、宰和商一体化运营设计,资源高度整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第一批7 kg断奶仔猪的断奶成本仅为170~180元,而与之同时行业较好水平为270~280元。2018年,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为28.7头,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出栏肥猪头数为27.5头,肉猪出栏综合成本仅为5.27元/斤。

新一代樓房猪场智能养猪系统的成熟应用使得生产环节实现智能检测可追溯,保证了猪肉品质的安全。通过独特的通风模式,创造无臭养殖环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美味和高品质的猪肉。

5  结果与展望

新一代楼房猪场通过超高强度的生物安全防控系统解决了楼房养殖疫病防控的难题,完成了楼房养猪的“最后一公里”路程,为广泛应用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非洲猪瘟下养猪产业变革大势已经形成,“如何高度整合产业链,减少交易环节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以及降低猪周期影响”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新一代楼房猪场“料、养、宰和商”一体化的设计正好迎合了这一方向,通过科学高效的运营管理,最终实现低成本养殖,生产高品质的健康猪肉。综合来看,新时期的中国养猪业,新一代楼房猪场养殖模式或能为集约化养殖的未来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疫病
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兽医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规模化猪场综合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