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配比浓度、温度多酶洗液浸泡对复用医疗器械洗消质量的影响

2020-02-11王丽君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洗液稀释液常温

王丽君

(播州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贵州 遵义 563100)

复用医疗器械洗消洁净是有效防控院内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治疗安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多酶洗液是医院消毒供应室较为常用的一类医疗器械浸泡清洗剂,而不同配制方式的多酶洗液在洗消质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受配比浓度和稀释液温度的影响尤为突出[1],为此,本研究提出将3种常用配比浓度的多酶洗剂和3种不同温度稀释液交叉配制9种不同浓度或温度的多酶洗液,用于浸泡复用医疗器械,并对比分析使用不同浓度或温度的多酶洗液浸泡器械的洗消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器械:2018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在试验日当天6 h内回收的复用医疗器械1组(100件),含止血钳(14 cm)20把、镊子(12.5 cm)30把、宫颈钳20把、直尖剪刀(12 cm)30把,9个试验日回收9组共计900件器械(14 cm止血钳180把、12.5 cm镊子270把、宫颈钳180把、12 cm直尖剪刀270把)。纳入标准:①均为我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常规诊疗器械;②无器械使用环节以外的污染情况;③回收时均有器械灭菌布包完整包裹送回。

1.2洗消流程:试验日当天6 h内回收齐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1组(100件)器械即可开始当日试验。回收至消毒供应室的污染器械均要进行初步刷洗,要求去除肉眼可见污物,多酶洗液浸泡30 min,再以超声不加多酶洗液清洗5~10 min,人工清洗刷洗器械每处不得少于3遍,沥去水分纯化水漂洗。浸泡方法:每个试验日用常温自来水调制浓度为1∶400或1∶500或1∶600的多酶洗剂100 ml,再以100 ml相应浓度多酶洗剂与9 L常温自来水(10~25℃)或30~45℃开水或>60℃开水稀释得到多酶洗液9.1 L,即9个试验日分别配制9种不同浓度或温度多酶洗液(1∶400浓度和常温自来水、1∶400浓度和30~45℃开水、1∶400浓度和>60℃开水、1∶500浓度和常温自来水、1∶400浓度和30~45℃开水、1∶500浓度和>60℃开水、1∶600浓度和常温自来水、1∶600浓度和30~45℃开水、1∶600浓度和>60℃开水),再将试验日当天回收的1组器械在本试验日所配制的一种多酶洗液中浸泡30 min,其中30~45℃开水、>60℃开水两种温度洗液在浸泡过程中应密封加盖。

1.3洁净度检测[2-3]:肉眼目测洁净标准:用肉眼观察每一件器械经清洗灭菌后的光亮、洁净程度,以器械表面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等残留物为洁净;光源放大镜观察洁净标准:使用有光源的放大镜对每一件器械进行仔细察看,以放大镜下无任何可视残留污渍、血渍、微粒、锈渍为洁净。每一件器械经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符合洁净标准后方可视为洁净,与上述任一种检测方法的洁净标准不符者视为不洁净。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组间洁净率或总洁净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配比浓度、不同配比温度多酶洗液的清洗效果比较:浓度因素:1∶500浓度多酶洗液总洁净率最高,达到95.3%,显著高于1∶600浓度的总洁净率(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9,P<0.01),但与1∶400浓度的总洁净率(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P>0.05);温度因素:采用30~45℃开水配兑的多酶洗液总洁净率最高,达到97.7%,明显高于采用常温自来水(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5)、>60℃开水(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8,P<0.01)配兑多酶洗液的总洁净率;综合因素:采用1∶500浓度及30~45℃开水配兑和1∶400浓度及30~45℃开水配兑的两种多酶洗液洁净率最高,达到100%。见表1。

表1不同配比浓度、不同配比温度多酶洗液的清洗效果比较(件)

配比浓度配比温度 常温自来水 30~45℃开水 >60℃开水 洁净不洁净洁净率(%)洁净不洁净洁净率(%)洁净不洁净洁净率(%)总洁净率(%)1∶40097397.01000100.0861486.094.31∶50097397.01000100.0891189.095.31∶600891189.093793.0841684.088.7总洁净率94.397.786.3

3 讨论

复用医疗器械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易附着患者的血液、唾液、脓液、组织等污染物,韩彦粉等的研究表明,剪刀、镊子、止血钳等复用医疗器械在清洁手术后的污染率为47.0%,而污染手术或感染性手术则可高达为70.0%~80.0%[4-5],林臻等的调查显示,国内因医院感染较未发生感染的对照组平均多支付5 000元/人[6]。因此,消毒供应室采取合理高效的洗消方法对复用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灭菌处理,是防控院内感染及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环节。多酶洗液浸泡是消毒供应室洗消医疗器械常用的预处理方式,其主要是利用多酶洗液中的淀粉酶、水解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活性物质将器械附着的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糖等大分子有机物的污染物分解为水溶性小分子物质[7],被分解后的污染物在超声波振荡或人工清洗中与器械分离,从而达到彻底清洗目的。但多酶洗液的配置及使用较为严格,对配比浓度、稀释液温度也有严格要求[8],浓度太低不能彻底洗消,而浓度过高则不能兼顾经济效益。本研究中采用1∶500浓度配制多酶洗液浸泡的3组器械,其总洁净率达到95.3%,明显高于1∶600浓度的总洁净率(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1∶400浓度的总洁净率(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1∶500浓度多酶洗液具有和更高浓度相接近的清洗质量,且相对更节约成本,可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配比浓度,同时多酶洗液对稀释液温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上升而增强,温度过低时酶活性相对较弱,但当超过一定温度时又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影响酶活性,另一方面,水温过高会导致器械表面的菌体蛋白凝固形成一层生物膜,阻碍多酶洗液与污染物接触反应,本组研究中采用30~45℃开水配兑的多酶洗液总洁净率最高,达到97.7%,明显高于采用常温自来水(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60℃开水(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稀释液配兑多酶洗液的总洁净率,提示在30~45℃范围内有较高的酶催化效率,而在低于25℃的常温自来水中酶活性受到抑制,在>60℃开水中甚至会破坏酶结构,导致酶失活。本研究中采用1∶500浓度多酶洗剂与30~45℃开水稀释的配比方式配制的多酶洗液,其洁净率最高,达到100%,我们认为这一配比方式既能够获得满意的洗消质量,又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可建议在消毒供应室推广应用。总之,医疗器械的洗消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的自身安全。因此,我们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器械尤其是复用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质量,这对于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完成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洗液稀释液常温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影响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痔科熏洗液治疗低位单纯型肛漏术后的疗效分析
3种稀释液对鸡精液体外常温保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