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穷救急”的民本思想研究
——以《太平经》为例

2020-02-11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救急太平民众

“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道教文化以强烈的生命意识建构出与儒家文化不同的民本思想。《太平经》中的“周穷救急”思想认为治国之本应“以民为大急”,实施“安民”“养民”“救民”的保障措施,解决“民”之“三急”,即饮食、继嗣、衣服问题,使“民”能够具有生存的权益。“周穷救急”塑造了独特的民本思想,它以人本精神为理念,以和谐相处为模式,以公平正义为理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有益补充,对当下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民”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而民本思想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经典,虽“多巫觋杂语、妖妄不经”[1](P1084),但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其中的“周穷救急”思想以强烈的生命意识建构出与儒家文化不同的民本思想。“周穷救急”思想以“安民”“养民”“救民”为立足点,发展出异于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体系,为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学界对“周穷救急”思想只是略有涉及,或作为政治理想进行讨论①,或作为政治诉求加以界定②,未曾深入探索它所包含的民本思想内容。本文试围绕“周穷救急”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文化价值来探讨考辨,以期挖掘道教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内涵,丰富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认识。

一、“周穷救急”的理论基础

东汉《太平经》中的“周穷救急”思想主要源自道家的“天道”均平,正如卿希泰所说:“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思想最为重要的渊源之一。”[2](P3)老子最早提出了民不令而“自均”的思想,他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P194)也就是说,天降甘露,不分亲疏、不分厚薄,自然均匀,而民也能“不令而自均”。实际上,中国古代生活中不公、不均的现象普遍存在,“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3](P268)的富人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田甚芜,仓甚虚”[3](P268)的穷人在贫困饥饿中痛苦挣扎。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老子进一步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3](P346)老子从保护人的生存出发,以“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提倡人类社会治理者奉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之法,对“民”之缺要有所察觉,“周穷救急”“实其腹”“强其骨”,加以补助,以满足民众基本的物质需求,保障其生存权益,使天道均衡,天下太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平经》卷帙浩繁,内容庞杂,不仅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其中也融合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并将儒家纲常伦理融摄于道教义理之中。汤一介曾提到:“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的宗教。”[4](P70)“周穷救急”充分融合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孔子与弟子论政时讲道:“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朱熹释为:“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5](P171)也就是说,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不担心社会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均、不公正,不忧心贫困而忧心社会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均”是“安”的基础,“不均”则是社会动荡的隐患。所以,要确保每个人得其所得,调均社会财富,努力做到平衡、公正,社会就能安定。孟子在讲井田制时提出“井地不均,谷禄不平”[6](P348),这里的“均”指的是调均合理之意,土地的均平是实施仁政的基础。荀子在讲到国家治理时,主张“公平者,职之衡也”[7](P150),“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7](P228)。提出为政者要执政公平、公正,这些均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汉代董仲舒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提出:“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8](P47)也就是说,划定贫富界限,调均贫富差距,勿使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两极分化,这样就可以“上下相安”,国家就容易治理了。

《太平经》在汲取各家优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具特色的“周穷救急”思想。“周穷救急”是要保障人民的生存权益,其理论基础就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自古有之,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9]以民为本就是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管理者要重民、敬民、安民、恤民、爱民,充分重视民众的力量和民心的向背,并且管理者也要进行自我约束、修德行善,慎重处理民生民事,以保护民众的利益。《尚书·五子之歌》首次提出:“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0](P264)主张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到后来,老子《道德经》中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3](P253)孟子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6](P503),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P973)等,均表达了这一思想。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的现实境况促使“周穷救急”思想担负匡救时弊的责任应运而生。当时社会豪族兴起,土地兼并严重,政治黑暗,饿殍遍野,所谓:“民无余粮,更相残贼……饥饿道傍,头眩目冥,步行猖狂,不食有日,饿死不见葬,家无大无小,皆被灾殃。”[11](P575)所以,《太平经》认为社会治理者应认识到保障民众基本生存是治国之要务,“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11](P151)。民为治国之本,如果没有民,则国将不成其国。以民为本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由此,民被提升到与君、臣同等重要的位置,《太平经》中提到:“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此三相须而立……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11](P151)也就是说,君、臣、民三须而立、三合相通,兴荣与共、休戚相关才能共建一国。即“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11](P150),意喻君、臣、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民,则君将失去国家的根基,“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11](P151)。故一国之中,君民要相须而立,相合乃成,共致太平。同时,民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太平经》中认为:“民者,职当主为国家王侯治生。”[11](P264)民众是君王及诸侯们的衣食供应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君王失去民众,将会衣食不足,而且民众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衣食的储备。“故治国之大要,以多民为富,少民为大贫困。”[11](P264)可以说,人民是国家财富创造的主体,治国的关键在于要多养民,民众数量多寡关乎社会财富、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强。正因如此,社会治理者要注重民生、民情,以民众安乐为重任,爱民养民,那么民众自然心悦诚服。反之则会滋生叛乱,社会动荡。

《太平经》以道家的“天道”均平思想为纲要,融入了儒家的“仁政”主张,认为解决东汉现实问题的根本在于以民为本,对广大民众实施“周穷救急”。两汉时期的学派合流以及现实历史的发展促使了《太平经》“周穷救急”思想的产生,也使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传统民本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民”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他们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赖以存在的根基,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政治盛衰、国家兴亡。

二、“周穷救急”的核心内容

《太平经》在以民为本基础上提出了“周穷救急”。“周穷”指接济、救助当时社会中的贫困民众;“救急”即解救处于危急或危难之中的民众。两相结合,使“安民”“养民”“救民”成为治理国家的重心和根本,尤其是济助弱小、恤助危难,体现了强烈的生命关怀和人本精神。具体而言,“周穷救急”思想主要围绕“民生”阐述了“随其力而求衣食、行仁德以济民生、如贤知以行施予”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随其力而求衣食

《太平经》主张人应当通过努力劳动来获得社会财富,即“各当随其力而求衣食”“夫人各自衣食其力”。[11](P34)人要凭借自己的体力去努力劳动,便可慢慢积聚财富,就可以得到必要的食物和衣服,并能使家庭富裕而全族得利。即:“君子力而不息,因为委积财物之长,家遂富而无不有,先祖则得善食,子孙得肥泽,举家共利。”[11](P251)反之,人有精力却怠惰偷安,轻休其力,便会招致饥寒愁苦,使自己陷入饥寒境遇,这不值得同情。“反休力而不作之自轻,或所求索不和,皆为强取人物,与中和为仇,其罪当死明矣。”[11](P243)也就是说,人可以凭借力气发家致富,但有些人不好好使用,反而做些坏事,祸害他人,结果害人害己,与天地结怨,致使帝王愁苦。这种行为便是与天地、人民为仇,其罪当死。

(二)行仁德以济民生

《太平经》中认为,“君”首先要有仁德,行仁道,能“见饥者赐以食,见寒者赐以衣”[11](P228),对民众广施博爱,增强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利,“周穷救急”,爱物养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如此,臣民便会牢记君王之恩,从此全心全意效忠于君王。

另外,国君在治理国家时要以民生为大计,关心民众的利益,需“旦夕专以民为大急”。“急”在此指的是那些关系生死存亡最紧迫之事,在《太平经》看来,天下有“三急”,要切实解决关乎民生的饮食、继嗣和穿衣问题。第一急为饮食。“不饮不食便死,是一大急也。”[11](P43)人要生活于世,必须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没有吃的,就难以维持人的最低生活。这不仅会造成因哄抢食物而引发的社会动乱,而且会使社会陷于无道德、无秩序的混乱之中。民以食为天,国家治理一定要首先解决人的饮食问题,此为一大急也。第二急为继嗣。“如男女不相得,便绝无后世。天下无人,何有夫妇父子君臣师弟子乎……寂然便空,二大急也。”[11](P43)解决人的温饱之后,就要考虑人类的延续问题。这就需要男女相得,繁衍后代,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延续,而且涉及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所以是一大急也。第三急为衣服。“天道有寒热,不自障隐,半伤杀人。”[11](P44)四季的变化使天道有寒热,这就需要人穿衣御寒。衣服不仅能御寒,而且可以知羞恶、生贤愚。由此看出,饮食、继嗣、穿衣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延续的最紧迫之事。只有解决这些问题,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太平经》特别反对大兴土木,凿地动土。提倡国君在治理中要节约用度,不奢侈浪费,不大兴土木。经书中曰:“天者主生,称父;土地主养,称母。”[11](P113)人应该顺天地之性而不妄为,保护天地父母不受伤害。而当时的现实情况却是:“今凡共贼害其父母……人甚无状,不用道理,穿凿地,大兴土功,其深者下及黄泉,浅者数丈。”[11](P115)子非但没保护大地之母,反而肆意穿凿土地,毁坏山林,把大地挖得满目疮痍,使天地父母愁苦。所以,《太平经》提出人要保护天地自然,国家不大兴土木,不奢侈浪费,把钱财用来周济民众,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可以保障民众的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三)如贤知以行施予

《太平经》中,认为天道公正而无私,即“天之授万物,无有可私也”[11](P199)。天对待万千事物都是平等而无偏私,“粗细糜物金银彩帛珠玉之宝,各令平均”[11](P578)。尤其是金银财宝、彩帛珠玉这些财富也属社会共有,所以,那些富人就不能独自聚敛财物,要“周穷救急”,以保障人的衣食生养。《太平经》中对那些聚敛财富却见死不救、为富不仁、不肯“周穷救急”的富人进行了谴责,认为钱财本是流通之物,那些富人却把钱财封藏起来,见穷困不肯周济,使国家贫乏,使人民饥寒,是天地人共同憎恶的对象。

经书主张社会中的富人不仅要“周穷救急”,而且要禁绝浮华,不要去追求奢侈、浮巧之事,那些“召凶祸物”的不急之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皆无必要,反而会损害人之性情,并导致天下贫困愁苦,灾害连起,对国家和人民皆为大害,所以应当禁绝。例如,当时盛行的厚葬之俗,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就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主张节用、节葬。他说:“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12](P274)然而,到了东汉时期,重丧厚葬的风俗依旧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太平经》对此深恶痛绝,坚决反对厚葬、反对“事死过生”。所谓“事死”,就是为去世的双亲治丧及守孝;所谓“过生”,就是指治丧及守孝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远远超过生前侍奉父母的实际过程。经书强调“治丧,心至而已”,人们“其葬送,其衣物,所斋持治丧,不当过生时”[11](P51),提倡薄葬,禁绝厚葬淫祀。再如,当时的酿酒之俗,《太平经》也是坚决反对的,它认为酒对人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经书认为造酒会浪费粮食,“一日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斛”[11](P214)。这么多的五谷粮食如果供人饮食,可以解决很多人的温饱问题,但现在却被用来酿酒,是奢靡浪费的表现。另一方面,饮酒容易使人乱性伤人。“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买卖失职,更相斗死,或伤贼……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11](P214)人们饮酒受酒精刺激,容易乱性发狂,寻衅滋事,引起打架斗殴事端,破坏社会治安,危害君王统治。所以,经书主张断酒,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把粮食用来“周穷救急”,用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三、“周穷救急”的思想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倾向。”[13](P447)一种思想或理论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表现为一种价值追求。“周穷救急”思想正是在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文化价值追求上实现了其现代价值的转化。其中,“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不仅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值得继承和弘扬,而且还能为当下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良方。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周穷救急”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最为基本的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中所包含的尊民之命、禁绝残杀、反对战争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被赋予新的内涵,应予以关注和运用。《太平经》认为,人天然具有生命的权力,在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之中,人的生命最为尊贵,“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11](P34)。而且,人的生命被置于时空界域之中是有限度的,要重视生命安全。“今人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11](P340)正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后则一切灰飞烟灭,所以,“要当重生,生为第一”[11](P613),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当为第一要务。相对于人生命的存在,“死亡,天下之大凶事也”[11](P297)。所以,《太平经》特别反对恣意杀人,认为这是断绝天地神统的表现,是对人正常生存状态的破坏,是贻害万年的做法,应坚决制止。

战争历来被认为是残害生命最为厉害的方式,因此,“周穷救急”思想进一步延伸出反战主张,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和平安全社会。《太平经》继承了老子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3](P191)思想,认为“武生乱,乱生武”[11](P646),战争只会带给人们以痛苦灾难、生灵涂炭的凄惨结局。穷兵黩武必然威胁“民”的生命安全,招致“天道不可强劫,劫必致兵丧威之死,灭世亡道”[11](P457),“兵、病、水、火”使民不得安,社会不能和睦,世道混乱。正如《云笈七籤》中提出的:“太平者,太言极太,平谓和平,明六合太通为一,正平之气斯行。”[14](P35)太平理想之世就是安宁无战事的平安社会,反战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和文化,树立尊民重人,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二)建立和谐的社会模式

“周穷救急”思想在重视人的生命基础上生发出对群体人如何和谐相处的探索,由此也开拓出建立和谐文化模式的现代价值新取向。以民为中心的“安”“养”“救”在文化模式上寻求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和宇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共处的模式,这在文化意义上缔造了新的秩序观和理想境域。

一是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天人一体”是“周穷救急”的核心内容之一,“天人一体,可不慎哉”[11](P16)?之所以“天人一体”是因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11](P236)。天、地、人同根同源,秉一气而化为不同的形态。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和睦共处。“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11](P148)太阴、太阳、中和三气相通,共同滋养万物,使万物和谐共处,这就是“太平”。这种“太平”的本质正是和谐相处的秩序,从而形成井然有序、和睦共处的文化模式。反之,天、地、人之间的不和谐,人与自然会陷入对立冲突之中。“天地人民万物,本共治一事,善则俱乐,凶则俱苦,故同忧也。”[11](P200)“善”指天地人同心共力,和谐相处;而“凶”指的是各自取利,彼此攻讧。求善去凶,以求共治,实则指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整个生态系统才能保持平衡、稳定的发展。从深层次讲,天地是父母,生养万物,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所以,人应该保护天地不受伤害,不要去穿凿土地,烧山毁林。人们要爱护自然、善待自然,保护山林土地等一切自然万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本源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人与万物“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11](P148),形成人与自然相生相养、相温相照的和谐境界。

二是人与人应和睦相处,这是“周穷救急”思想的应有之义。首先,家庭成员应该和睦。在家庭中,父、母、子的相亲相爱,合成一家,共同维持家庭和睦。其次,家庭中父、母、子的和睦延伸到社会领域君、臣、民的和谐。君者“人君,天也”[11](P20),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者、至尊者,君王在管理国家时要奉行道、德、仁三统,做一明君。臣者“乃帝王之使也,手足也”[11](P318),意即臣子为帝王之助手,要辅佐帝王统治。在此过程中,臣子不仅要忠君,而且要劝谏,君王一人难以兼听天下,所以,臣子要敢于直谏,君王也要虚心纳谏,这样才不会闭塞言路。与君、臣相应,民是可治之人。民者“职当主为国家王侯治生”[11](P264),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所以“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11](P264)。“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11](P19)在国家中,君、臣、民的相须而立,并力同心,立致太平。君主以道、德、仁来施贤明之政;臣子贤良,恪尽职守;人民从善,顺从纲常,这样才能成就功业,达到长治久安。君、臣、民三者同心同德,和谐相处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社会秩序的建构,这种秩序使整个社会自然安乐太平,国家长治久安。这种社会秩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可以为当下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三)传承公平正义的理想

“周穷救急”思想中的扶弱济贫、调均财富、平衡贫富等主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追求社会公正的理想也是现代价值展开的重要面向。“安民”“养民”“救民”是为了建构均平的理想社会,“太者,大也;平者,正也……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气至也”[11](P148)。“平”,正,且大正,意即公正,主张“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11](P148),“平”也取“平均”之意,即无论对谁都如此,公平对待而绝无偏私。《周易·乾卦》中曾提出:“云行雨施,天下平也。”[15](P60)喻为广泛实施恩泽,均平而不偏不倚。“周穷救急”思想内含“均平”之意,在国家治理中讲求普惠民众,广施恩泽,重视微小需求,那么,民心顺则天下太平。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理想诉求,即建立太平社会,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对于“太平”理想的文化认同,从而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引领人民付诸实践。

具体而言:“天之授万物,无有可私也……大道至重,不可以私任,行之者吉,不行者疑矣。”[11](P199-200)大道至理,公正无私,国君一方面要效法天道,公正无私,不以私志来夺人所欲;另一方面,国君要明辨是非,赏罚分明,不养奸恶之人,不听信谗言,不恣意任性,冤枉忠良。“今太平气至,无奸私,故不而久养奸恶之人也。”[11](P681)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如此便能“平平无冤”,使天下士人归心。无怨则气顺,气顺则和气生,和气生,则无动乱,则天下太平。另外,“众万二千物皆生中和地中,滋生长大……是天使奉职之神,调和平均,使各从其愿,不夺其所安”[11](P616)。天对万物都是平等的,公正而无偏私。所以,国君要“见饥者赐以食,见寒者赐以衣”[11](P228),对民众广施博爱,“调和平均,使各从其愿,不夺其所安”[11](P615)。那些聚敛财物的富人也要“周穷救急”,分财互助,帮助贫困之人。这一思想与后来道教所主张的要“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的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相应和,[16](P20-23)这对于调节社会财富的均衡、稳定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意义。当然,这里的公正并非现代意义理解的没有压迫、没有等级之分、人人平等的公正社会,而是在承认社会差别、肯定尊卑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相对公平。那么,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应去粗取精,赋予这种文化理想以新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重塑以公平正义为内核的新型文化理想,以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

综上所述,道教“周穷救急”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是认为社会治理的中心是以民为本,这种文化缔造了为政者治国的基本理念和道德要求,是关乎社会重心和国家根基的文化。“周穷救急”思想以民本为理论基础,以“安民”“养民”“救民”为宗旨,以“公正”“和谐”为旨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了道教政治哲学的社会化本质,为道教思想的实践探索建立了广泛的民间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有益补充。另外,道教“周穷救急”的思想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以生命权为基础的民众基本生存权益,创造性地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使“太平”成为诉诸民族文化的内在情感追求。其中的应有之义是调匀财富,扶助、救济弱势群体,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公平正义的文化理想,对于当前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和彰显文化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注释:

①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将“周穷救急”作为理想国的特点,主张要财物公有,相爱互助。参见刘泽华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周穷救急”思想被东汉末年张角所领导的黄巾起义所利用,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封建社会由于土地所有制的财产分配不公正,很多农民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如,唐末的黄巢起义就提出“均平”的要求。后来针对封建等级差别又增添了“等贵贱”的内容。

猜你喜欢

救急太平民众
太平风俗美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两元保险”能抵御多大风险?——区区两元,却能“多元”救急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地摊经济:不仅是“救急”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医院替患者众筹救急 善举或违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