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山一滩”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20-02-11张祝平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三山河南精准

张祝平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02)

1 河南“三山一滩”地区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两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务求实效。河南“三山一滩”地区虽然与平原高标准粮田等宜耕地区相比,没有太多的耕地和农作物种植经验,但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是当下推进精准扶贫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1.1 自然资源丰富“三山一滩”地区的自然资源相较于平原地区非常丰富,一山一水皆是宝贵财富。其中,太行山脉地区、伏牛山脉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伏牛山脉与秦岭相接,植被资源丰富,大别山脉地区地处淮海以南,是河南少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各类动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其核心区信阳市被誉为少有的“江南北国”和“北国江南”,风景秀美,物产富足。河南段的黄河地处黄河下游,亿万年来在这里冲积而成的平原养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可以说曾经的黄河滩区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粮仓。如今的黄河滩区虽然不便耕种,但适宜水产养殖和文化休闲,是河南地表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1.2 产业优势明显相较于平原地区以农耕为主,“三山一滩”地区除了农、林、牧、副、渔等传统的第一产业外,还有采矿业、炼钢业等第二产业和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第三产业,产业门类相对齐全。这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1.3 人力资源丰厚“三山一滩”地区所处的地域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贫困人口占全省的2/3,有着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以太行山地区为例,安阳市、焦作市、鹤壁市、新乡市等地市境内均有太行山分布,黄河北部的大部分人口都在这一区域。剩下的黄河北岸的河南地市又都属于黄河滩区。如果把这些富余劳动力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和熟练的产业工人,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1.4 文化环境优美河南境内的太行山属于南太行,其中林州的红旗渠精神是河南在山区扶贫的典型,特别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杨贵同志改善民生、发展农业的生动写照。地处黄河滩区的兰考县有着平原地区扶贫的典型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对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抓农业、促生产工作的高度概括。济源市既有太行山之胜,又有黄河之美,这里所孕育的愚公移山精神更是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着现代启示意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移山精神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此外,大别山精神和伏牛山的老子文化等文化精神是河南的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魅力的瑰宝。

2 河南“三山一滩”地区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绩

在“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文化精神的感召下,河南“三山一滩”地区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1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及黄河滩区的贫困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精准扶贫开展过程中,河南针对不同县域、不同乡村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类型的精准扶贫措施,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尤其是2017年滑县、兰考县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2018年又有新蔡县、新县、沈丘县、舞阳县4个贫困县实现现有标准下的整体脱贫。

为了实现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全面脱贫、让中原更加出彩,省委、省政府于9月中旬制定了《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并刊登在2018年9月14日发行的《河南日报》上。《计划》开篇就概况总结了河南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五年多来,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

关于兰考脱贫的经验总结,各地各部门和专家学者给出了许多答案,但最具参考价值的是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务部总结出的秘诀:“一是精细摸底,筑牢了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兰考县总结出‘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六步工作法,从2014年开始,开展多轮排查摸底、督查联动、统筹认定,对全县贫困户建档立卡,确保扶持对象精准。二是政策到位,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兰考县制定了12项具体帮扶政策。保障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相对稳定收入来源,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三是产业扶持,实现了稳定增收的长久之计。通过合理规划和市场运作,根据每个贫困村的发展实际,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路径。发展了特色农业、畜牧业、木制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四是普惠金融,激活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兰考县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按照‘无条件授信,有条件用信’原则,全县所有农户不管家庭收入、信用及经营情况,每户基础授信3万元,利率不超过6.75%。五是驻村帮扶,加快了村务运行的速度效率。确定了‘五级联动’扶贫干部配备(县扶贫领导小组、县直部门、乡镇领导班子、驻村工作队和贫困农户互联互动)。工作队充分发挥所在单位资源的优势,帮助所驻村建强班子、带好队伍、理清思路、协调项目、推动发展。”[2]

当然,兰考县等地成功脱贫只是河南“三山一滩”地区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缩影。与全省其他52个贫困县相比,兰考县只不过是赢在了精准扶贫的起跑线上,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2.2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如果从黄帝在中原建立乡村开始,河南的乡村振兴已经实施了5 000 a。如果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兰考县黄河大堤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河南的乡村振兴已经实施了66 a。然而河南真正将乡村振兴提上重要日程,还是到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后,全省人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跟党走,密切干群关系,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融入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中,在农村、农业、农民这个“三农”工作的基础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郝堂村等美丽乡村建设领跑全国;农业生产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四优四化”顺利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现代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得到国家、社会、人民的一致认可。

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将乡村振兴列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常委会、党组会多次专题研究,还将乡村振兴正式写进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在2018年1月29日,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精神,联合印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做出了具体部署,为今后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

为抓好乡村人才振兴,省委组织部于2018年4月安排省农业厅起草了《河南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了给河南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2018年6月1日至3日,由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首届河南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以“深化农村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主题,有关专家学者26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推进河南乡村振兴[3]。

为了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热潮,展现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风采,推出一批农民“创新、创业”典型,河南省农业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总工会、团省委和省妇联等7家省直单位于2018年联合启动了河南省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该项比赛由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高新科技园等8家高校、企业协办,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承办。比赛分为初创组、成长组、创新组等三大类,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共有6个项目获得一等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比赛,不仅将决赛现场设在了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黄帝故里新郑市红枣小镇举行,省委书记王国生,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等3位省委常委和主管农业副省长武国定还亲自为获奖选手颁奖。

3 河南“三山一滩”地区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乡村生活、生产、发展、建设的重点工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河南“三山一滩”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当地干部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3.1 当地政府对乡村振兴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系统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点民生工程,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建档立卡等扶贫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人人脱贫致富的精神已经落地见效。特别是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脱贫致富的典型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但是乡村振兴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国家战略,特别是对2018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才刚刚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基层政府和干部的学习贯彻还没有真正到位。因此,要想在短时期内像精准脱贫一样抓好抓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3.2 “三农”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还没有真正理顺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有主管部门和主导产业。作为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大部署,农业农村部已经于2018年4月3日正式挂牌,但是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组成部分的相应部门依然名为“河南省农业厅”,这与其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还不够名副其实。省级部门尚且如此,包括“三山一滩”地区在内的全省农业系统部门自然不敢擅自更名。与更名相配套的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社会管理等业务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统一管理,乡村振兴乃至精准扶贫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3.3 扶贫干部的工作存在疲于应付上级和第三方检查评估上扶贫工作成果怎么样,向来不是由贫困户和扶贫对象说了算,而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估专家说了算。为了检验扶贫成效,督促扶贫进度,上级主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会不定时到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实地调研,以至于这些贫困人群及其工作人员,每天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接待检查评估上。工作的内容不再是想着如果帮助贫困对象脱贫摘帽上,而是用在了填写表格、台账,撰写总结、材料和先进典型上;贫困户的致富门路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条线、两不愁、三保障”等重要政策了然于胸,帮扶干部的电话要会背,一年来多少次要记得清,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的,带的什么慰问品一定要保存好,如果有照片和文字最好记录下来。这叫做事事有痕迹,群众记心间。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的扶贫变体。

3.4 贫困地区的非贫困人群和其他省内的非贫困人群分享到国家的普惠性政策相对较少以豫南大别山区某贫困县为例,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乡镇的行政法属于贫困村,有的则是普通行政村。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精准扶贫,贫困村的道路、村部、卫生所、小学等公共设施大都焕然一新,而临近普通村的公共设施依然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有的村庄道路甚至还没有硬化。当地村民反映,大家都想将自己的村庄变成贫困村,那样的话,全村都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特别是贫困村的非贫困户对其他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颇有微词,认为个别干部评定不公正,有的贫困户为了享受贫困政策,对原有的家庭进行拆分。其他非贫困地区的普通村民群众虽然也没有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但对此抱怨较少。

3.5 有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期望较高有的贫困户希望在政府的帮扶下能解决生存、生产和发展等绝大部分问题,但对自己投身乡村振兴热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信心不足,希望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出台相应的直接惠农的乡村振兴政策。贫困人群之所以贫困,除了生长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等先天因素外,更主要在于自身的软弱自卑和积极性不高,不愿主动改变落后的面貌。有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后,他们得到了很多实惠,不仅每逢节假日有扶贫干部的嘘寒问暖,更有他们的精准帮扶。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扶贫干部甚至会亲自动手,为贫困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个别贫困户不仅不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还调侃扶贫干部,甚至有的贫困户把自己得到帮扶归结于某种宗教因素。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在大别山深处的一座荒山旁,原本是低价流转出去的土地,因为投资者几年的开发培育,荒山变成了茶山,山脚下也种上了经济效益高的蓝莓,但这时最初流转土地的贫困户和签订协议的基层干部开始眼馋投资者的收益,还想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重新签订协议,使得扶贫开发的外来经营者望而却步,萌生退意。

3.6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够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预示着乡村振兴拉开了序幕,但是作为扶贫攻坚的工作人员多是驻村干部,缺乏长期性和远景规划。这就对从精准扶贫转入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问题提出了新要求。而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才出现的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新型职业农民,虽然一登场就为精准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离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乡村振兴所需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传统手工业者等各级各类人才都有很大的缺口。与之相对的是河南高校每年有那么多的应届毕业生,缺乏有效的真正的就业创业,有待制定配套政策,在乡村振兴和大中专毕业生之间建立立交桥和枢纽站。

3.7 乡村的文化形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乡村作为未来中原更加出彩的主战场,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文化形象还没有得到真正改变。在传统工业时代,乡村成了乡愁和思念的对象,而不是现实的需求;乡村成了贫困、弱小的代名词,而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乡村成了城市的附属品,而不是独立完善的社会生活体系;乡村成了人人逃离的老家,而不是人生的终极归宿。“三山一滩”地区因为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一直是传统工业时代歧视的对象。近年来虽然有所变化,但仅仅是有所变化,固有的落后歧视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此外,相对于贵州、青海等地扶贫开发出的农业产业品牌,河南的产业扶贫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品牌效应还不够突出,特别是农业龙头化企业的示范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三山一滩”地区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能,更与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河南“三山一滩”地区的乡村旅游虽然已经开发了不少精品景点和美丽村镇,但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科学规划,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更谈不上像西江苗寨一样具有知名度和“自带流量”。

4 河南省推进“三山一滩”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精准扶贫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的补短板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山一滩”地区“三农”工作的新国家战略,才刚刚吹响集结号。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山一滩”地区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4.1 “三山一滩”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三山一滩”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指挥下在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党委、政府让中原更加出彩、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既然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对“三山一滩”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三山一滩”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积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启良好的局面。此外,要在“三山一滩”地区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活动,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地干部群众,特别是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4.2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河南“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河南“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勇担时代重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精神,尽快成立农业农村厅和“三山一滩”地区的农业农村部门,使得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能够政令一致,权责明晰。要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能留得住人才,让乡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人力资源宝库。要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和“三山一滩”地区当地实际,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让乡村成为人民幸福的乐土。比如,在人才振兴方面,重点支持各级各类乡村人才培养工作,在乡村人才振兴教育培训、高等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17]110号)“加快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资金、项目、优质校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的要求,出台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免学费等具体政策。

同时,要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建成1所中国特色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在农业职业教育学历培养中,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措施,培养大批农业创新人才。此外,要在不破坏生态、不违法乱纪、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护好乡村振兴人才的权益和投资者的合法经济收入。

4.3 “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三山一滩”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一是要坚持创新发展,要创新思路方法、用活“三山一滩”地区的资源优势,要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二是要统筹协调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全面高质量发展步伐,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首位,将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三是要用绿色发展观念引领“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建设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推动当地永续发展。四是要坚持开放发展,不仅要盘活当地和省内资源,也要通过改革开放用好国家政策,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产品的国际化品牌。五是共享发展原则,既要让“三山一滩”地区共享河南振兴、脱贫攻坚的建设成果,也要让全省人民、全国人民一道共享“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的成果。总之,“三山一滩”地区乡村振兴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比如,要充分挖掘“三山一滩”地区的红色文化精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4.4 要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最主要的依靠力量还是当地干部群众。当地干部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群众的家国情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

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上要重在对贫困人群的“扶智”和“扶志”。其中,“扶智主要是增强农民在‘三山一滩’地区生产、流通、交换、消费4个环节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提高农民的科学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授之以渔,教会贫民如何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长久之计和根本所在。扶‘志’就是扶志气,通过依靠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社会合力、加强对贫民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促进贫民形成‘我要脱贫’并非‘国家要我脱贫’的积极主动意识。”[5]

在乡村振兴上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优势,着力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下功夫。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充分发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建好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作为理事长单位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要进一步发挥自身职能和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整合利用农业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资源,全面提升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把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成为加快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有效平台,勇担人才培养重任,提高集团的社会影响力,继续做好“三农”服务工作,为河南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4.5 乡村振兴要彻底扭转“三农”的传统文化形象无农不稳。农村是中国最稳定的社会形态,农业是人类所从事的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它是最诚实的,最有益于人的,因而也就是人类所能从事的最高尚的职业[6]。农民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为主要的群众主体。乡村振兴,归根到底就是要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乡村振兴的国家,也不能称为国富民强的国家。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彻底扭转“三农”的传统文化形象,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尽快出台相应的规划,明确“三山一滩”地区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此外,要通过推出一批精品文艺作品、影视戏剧和文化旅游品牌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讴歌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的典型形象,大力弘扬“广阔乡村空间大有作为”的观念,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行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猜你喜欢

三山河南精准
三山虎山血战辉映青史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辽太祖卓龙眉宫“取三山之势”之三山考略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精准扶贫二首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