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构建中突出文化自觉教育探析*

2020-02-11叶榕榕马千惠李广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筑史思政传统

叶榕榕,马千惠,李广军

(佳木斯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的复兴,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建筑,是凝固的史诗。从古至今的中国建筑诉说着中华的历史,传承着民族的文脉。建筑的人文性和民族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文化自觉因素。“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主线,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1],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克服庸俗实用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对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把学科资源、专业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调统—。

一、“中国建筑史”学习中“文化自觉”缺失的表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所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希望用实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悠久历史的文化。中华文化自觉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审视。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学生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能够游览历史的长河,采撷建筑的文化因素,认识中国建筑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内涵,传统建筑观念和符号机制,建筑抽象的概括模式,建筑形态形成的原因及制约建筑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环境结构、科学技术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等背景及其制约机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由于受到一些理论、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缺失,反映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文化自觉”缺失有以下表现:

第一,重视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忽视文化的积累。建筑专业是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有个好的就业去向,这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在他们看来,走上社会后大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基础类的建筑工艺、材料开发方面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最有帮助的是实用性的技术,而中国建筑史方面的文脉传承和文化自觉,是带不来实际利益的“虚”的东西,因而文化价值引领被忽视了。

第二,重视西方的建筑理论,忽视本民族的建筑传承。学生不了解中国建筑特征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的精神,对中国建筑只是停留在“形式”的认知,不能深入到中国建筑的灵魂中去体察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只是认为中国建筑传统主要是大屋顶、廊子等固化的形式。在学生的心中,中国的建筑文化是“过时”的文化,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西方的建筑体系才是现代的建筑体系,要从事现代建筑工作就没有必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

第三,过分地拘泥于建筑的民族性,以至于借古非今,脱离现实。与前两种表现相比,这似乎是非常忠实于民族文化的,但是对于文化传统的削足适履的传承,做不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开拓性的创新,中国的建筑艺术仍然是不能发展的。所以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不等于守旧不前的“复古”,而是要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精神。对于正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尚不具备相应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却不能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

二、“中国建筑史”学习中“文化自觉”缺失的原因

任何行为的表现其深处往往存在着哲学的引导,“中国建筑史”学习中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也有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的支配。

第一,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对行为、行动的解释,关注行动是否能带来某种实际的效果,也就是关注直接的效用、利益,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但是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实用主义思想往往是庸俗化的。当下的大学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他们的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就业竞争压力严酷、生活成本高又使他们对前景产生了茫然的情绪,所以更注重当下的实际利益,少了仰望星空的情怀,以至于多了对短期利益的追逐,少了对文化“自知之明”的向往。

第二,文化虚无主义的影响。“中国建筑史”学习中的文化虚无主义的影响,既有社会生活中崇洋媚外的思想影响的原因,也有中国建筑传统根基薄弱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不断地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艰难地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薄弱的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断地遭受到外国建筑文化的冲击。新中国成立虽然产生出不少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959年北京的10大建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建筑文化传统做出了很大的发扬,但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又截断了对传统的继承,当下的建筑大量地崇尚欧陆风格,甚至小区的名字也以叫“罗马小镇”“欧陆风情”等为美,大量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这些对当下建筑专业的学生影响很大,导致一些学生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自然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近代以来,面对着否定中华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潮,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也在兴起。他们希望恢复儒学,匡正人心,尽管大体没有脱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范畴,但又有新的表现,比如各地的国学班、女德班、读经班[3],在他们看来,中国社会的一切弊端都在于丢弃了传统,只有复古才能解决现在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些主张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同样有深刻的影响,虽然对于学习“中国建筑史”有促进意义,但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应该教给他们正确的文化观,建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对于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而且中华文化时刻都在同化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只有对人类最优秀的文明充分吸收,理解,并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出具有中华特色的优秀建筑作品。

三、“中国建筑史”学习中,加强学生文化自觉教育的途径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要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文化自觉要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形成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一,课程建设上要有“深”度,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因素。文化自觉需要文化的“自知之明”,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这种“自知之明”,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还要能够以文化的角度、文化的方式把这种“自知之明”传递给学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单德启先生曾提到:“早在70多年前,中国建筑的先驱者林徽因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调研古建筑时,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便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其中,‘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文化自信’;‘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又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文化自觉’;‘而同时因材料的可能,便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更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文化自强’。”[4]教材中体现文化自觉因素的内容是缄默的、散乱的知识,需要教师用文化的眼光去发现,如一面蒙尘的铜镜,教师要以匠心拭去上面的尘埃,让明镜发出粼粼清光。在近现代史部分,要通过大量图像及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史实,如卢沟桥,圆明园所发生的屈辱历史。正视史实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从而转化为爱国热情与奋斗动力。而在学习如赵州桥,唐木构建筑等历史上的璀璨明珠时,要深入它的建筑形态,把握中国人自《易经》以来的阴阳和合之道和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物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只有全面地了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阴阳有序的环境观[5],学生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认识到中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它所具有的生态性和共生论恰恰是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理念。

第二,教法改革上要有“活”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重在让学生有所得,课程思政的所得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辨去认识和评析建筑,逐渐树立起自己独立的建筑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进行系统、生动、形象的联系与认识,促使优秀的历史建筑所渗透出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凸现。如在山水园林营造中所体现出来的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合院建筑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园林营造中对环境的分析和利用等等。教师通过这些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引发的中国建筑文化的危机,从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先导,思考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是否与当今城市的建筑与发展相融合,进而培养文化自觉。对于一些抱有实用主义思维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同学,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当前采用中国建筑风格的一些代表作品,比如1990―1992年间建成的绍兴鲁迅故里和新未庄,这是我国最大的仿古水乡民居村落。当时投资2亿元建成,总面积为464亩,由471幢建筑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民居楼和社区设施组成,重现了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描述的“未庄”风情,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民居特色。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国建筑史,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助于让自己的建筑观念更加适合中国国情,个人的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第三,课内实践要有“新”意,丰富学生的“文化自觉”体验。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这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学好中国建筑史,既需要“读万卷书”大量积累以延伸课堂的学习内容,又需要“行万里路”拓宽视野,增长识见。课内实践和课后实践都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在实践中增长学生的才干,实现培养人才、传授知识和服务社会三方面功能的统一。“中国建筑史”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设置了八项系列课内实践,既有通过图书、网络对佳木斯市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意义的宏观了解,也有调研佳木斯市少数民族民居的这种侧重于民族风情的调研,通过赫哲族民居的调研,对民居的形式、民居的演进过程、民居的适用性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还通过调研刘英俊烈士陵园,了解中国的陵墓文化;调研南山寺,了解中国的宗教建筑传统和风格。理论只有和实际的生活相遇,才能够成为活的理论;文化的研究只有深入生活,学生得到的才是真正的经过内化、选择的文化,而不是书本上的文献知识,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明晰化,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

“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既是建筑艺术发展需要兼收并蓄的属性决定的,也是文化的发展需要碰撞、交流、融合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要把中国建筑体系放到中国社会的大系统中,并放在世界建筑历史的广阔背景上,进行宏观的比较和考察,才能建立鉴知往来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进一步提升德育效果,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

猜你喜欢

建筑史思政传统
建筑史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史话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建筑史话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