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半人”到“全人”:学校体育的人学转向

2020-02-11王文红王庆军

关键词:人学生命精神

王文红,王庆军

(1.金陵科技学院体育部, 江苏 南京 211169:2.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1]。教育是人的教育,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人的活动,其本质是使人成其为“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学就是人学[2]。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无疑也是人。因此,学校体育的问题也应从人学的视角进行观照。

学校体育以学生的身体为载体,以活动为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运动技能和健全人格。可见,学校体育应当是最完美的“全人”教育。然而,从人学视角审视学校体育场域中“人”的境遇,可以发现,学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学关怀的淡离和人性的放逐问题[3]。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人,是充满人性的“全人”。人是学校体育存在的根基和全部意义所在。学校体育若要真正成为学生自觉、自主和自由的活动,再现人性跃动的场景,那么客观上就需要教育者从人学视角正视“人”的存在,把握“人”的本质,审视“人”的走向。这对于准确把握学校体育的内涵、摆脱学校体育的困境、发挥学校体育全面育人的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人学观照下的体育之意蕴

(一)体育源于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4]132。“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反映了人的本质的充实程度。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体育始于人停止工作去娱乐玩耍而进行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吸引人的不是具体的活动形式,而是其带给人的自由、愉悦的心理体验,是人的心理需要。体育竞赛体现了真(公平、公正)、善(团结、友谊)、美(人体美、艺术美)。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被不断激发,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体育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充实着人的本质,充盈着人的本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此外,人们在投身体育活动时,既要遵守体育行为规范,又要正确面对成与败、荣与辱。可见,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成为人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总之,体育源于人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既包括人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也包括人的社会需要。

(二)体育基于人的本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认为,人的本性即人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类”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96。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性不是抽象的,其现实表现就是具体的人的个性。人的个性是人的本性存在和实现的方式。正是通过个性,人才作为人而成为人,而人之为人,也正是要实现人的自由的个性[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亦然。体育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是自我生命完善的教育实践活动。人的本性存在为体育存在提供了依据,但就个体而言,这种本性存在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存在上。基于此,笔者认为,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个性不仅是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决定的。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人的生命是有尊严的,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6]。其二,发掘人的个性潜能。人是具有个性潜能的动物。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弗洛姆宣称:“人的本质就是一种特定的潜能。”[7]人的运动潜能是无限的,若不被唤醒,必将萎缩乃至泯灭。体育正是为了唤醒生命潜能,激发生命活力,塑造强健体魄,使“人的存在”变得活跃和精彩。其三,培养良好的个性素质,体现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良好的人际交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

(三)体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123。人的生命是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三重生命也代表人生命的三维,三维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体育的认知方式是对具身身体的直观性思维,这种直观性思维不是抽象的,而是以现实方式存在的。具体而言,对身体形态、力量变化的认知是生理认知的表现;自信、自由、愉悦的体验是精神认知的表现;尊重、团结、合作是社会认知的表现。生理认知、精神认知和社会认知构成了完整的体育认知。正是基于这种体育认知,当人们付诸实践时,体育满足了人的自然生命需要,活跃了人的精神生命,强大了人的社会生命,进而书写了完满的生命,使人得以全面发展。

二、“半人”的学校体育:人学审视

学校体育中的人是什么样的境遇?学校体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探究这些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反思。

(一)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精神性重视不够

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同时还是精神的存在。肉体存在是精神存在的物质基础,而精神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更突显其人性的意义。精神存在赋予了人性的内涵,人的生命本质在于其精神性。教育是为促进人的精神的成长与充盈、提升人的精神品位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精神成果向人的生成过程。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从技术层面到身体层面再到精神层面,依次展开,层层递进,最终促成学生的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整体发展,其本质是生命教育。然而,较长时间以来,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比较注重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增强体质,“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涵育不足”[8]。诚然,我们从不否认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但它们只是体育教学的技术层面和身体层面的内容。如果学校体育仅仅停留在这两个层面,只专注于学生肌体层面的生理改造,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锻造,那么学校体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培养的“人”是生理的人,是抽取心的“洋葱人”。身体只是人的生命工具,精神才是人的生命本质、主宰和价值体现[9]。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塑造耐受输赢、心智健全的人格,应是学校体育精神层面的重要内容[8]。学校体育应回归生命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

(二)对人的个性存在重视不够

人的共性和个性就像是一个硬帀的两个面,共存于一体。缺乏共性,不能称之为人;同样,丧失个性也不再是他自己。教育应以满足人性需求、培养与发展人的个性为自觉担当。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较长时间以来,不少学校的体育工作注重“划一性教育”,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均强调高度的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俨然成为一个标准产品的加工过程,其结果往往是造就了均质化、共质化的学生。

(三)对人作为自为的生命存在重视不够

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受自然支配,表现出受动性的一面;人的生命又是自为生命,自我主宰,自我支配,自我驾驭,表现出能动性的另一面。人是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矛盾统一体。但从根本上讲,人是自为的生命,受动性从属于能动性,人之为人在于人的自觉的存在,在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于人的自主性。因此,尊重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教育才是本质性的,发挥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教育才是有效的。然而,当前在一些学校的体育工作中,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忽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情况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体育教师的眼里只有纪律和技术,却无“生命”;只有物化的学习者,却无具体生动的人。体育课因而变得严肃、冷酷、无趣,这是很多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

(四)对人作为生活化的存在重视不够

动物的生命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是先天的本性存在,它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适应环境,为生存而生存;而人的存在是生活化的存在,这是人成为人的全部价值和意义所在。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成之域,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成人”,因此,教育需要转向生活世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在较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以竞技体育代替学校体育,学习“偏、难、繁”的运动技术,带给学生的往往是困难、压力和挫败感,从而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少学校体育教学依据教学计划,沿用“构成论”的现代教学范式,把运动技术分解、细化后教给学生。教学过程变成程序性过程,教学中的诸要素关系变成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体育源于生活,属于生活,学校体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从根本上讲,理想的学校体育是帮助学生摆脱种种束缚,使其更加自信地主宰生命,进而实现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只有这样的学校体育才充满生活的气息,才得以持久。

三、“全人”的学校体育:人学取向

学校体育旨在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全人”,而不是造就学习的机器。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提供了一种以“人”的方式展开、以“人”的方式思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发展新路径。

(一)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突显学校体育的生命教育本质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10],它不仅基于生命的需求,而且关注生命的发展[11]。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教育,一直陪伴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品性,以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为追求,旨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成长,是动态的生命教育。

作为动态的生命教育,学校体育包含两个方面的价值意蕴。其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日趋完善的青少年。丰富体育理论知识、提升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其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身体是生命的载体和工具,精神才是生命的本质。学校体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与遵守规则的意识、顽强拼搏与积极进取的精神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体育应从学生对身体运动的渴求出发,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生命意识融入体育活动,不断地改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感知,自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才能油然而生,真、善、美的人性意义才能得以解蔽,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解脱和精神的超越。这样的学校体育才是“全人”的教育,而非“半人”的教育。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人的个性是人的本性的存在和实现方式。教育为满足人性的需求而存在,理应自觉承担起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使命。学校体育亦不例外,体育教师应当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呵护者、塑造者。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运动认知、运动兴趣、学习动机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校在开展体育工作时,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同一运动项目也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择优选择运动项目。其次,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人格。人格是人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学校体育存在的根本前提是对人的肯定,进而发展和完善人的精神,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最后,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取决于需要满足的程度,只有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行为的积极性才得以保护,自觉性才能被进一步激发。在学校,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学习压力得到了减缓,学生获得了自由、愉悦的心理体验,其心理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体育的真、善、美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完善自我的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体育活动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化了学生角色定位,学生社会化的需要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上述需要是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体育学习的根本动力。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的侧重点不同,体育教师唯有兼顾和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校体育再现人之本真、教育本真

生活世界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世界。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和存在意义反复领悟,既承受着生活的压抑和不悦,又享受着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在“痛并快乐”中追问生活的意义,实现生活的价值。

体育源于生活,从属于生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为价值取向,因而在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形式要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学校体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尊重学生的生活需要。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成为日常自觉的行为。其二,学校体育的内容选择应从学生当下的生活体验和兴趣出发,围绕学生的学习、娱乐、交往、就业等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体育元素,重建新的能奠定学生终身运动基础的体育项目,并精选教材内容。其三,学校体育的形式要生活化。目前,学校体育还受特定的内容、时间和形式的限制。但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不应受时间、地点和形式的限制,应保证学生在课内外、校内外都能参与体育锻炼,并及时得到科学的体育指导。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校体育的整体育人效用

人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的人,其以哲学的方式认识人、解释人,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学的重要分支,教育人学不仅研究教育中的整体人,而且还研究整体人的教育,探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我实现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等[2]。在教育人学语境中,学校体育是最完美的“全人”教育,其以学生身体实践的方式展开,塑造的是“全人”身体,即生理身体、心理身体和社会身体,肩负着培养完整人的教育使命。在培养完整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致力于塑造学生的身体形态、强健肌肉、发展身体力量,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实现学校体育的育体价值;另一方面,在体育项目练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各种生理上的困难,运用意志力来完成持续性的动作,还要在遵守各种竞赛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团结协作来完成集体运动项目。学校要充分挖掘这些项目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优势,实现学校体育的育德价值。除此之外,学校体育还要遵循全面性、综合性原则,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整体效用,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这样学校体育才能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上来。

四、结语

教育以成“人”为根本追求,造就的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体育服务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育,这是人学赋予学校体育的使命和责任。但在当下,学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已异化成“身体的规训”,窄化为 “身体素质的培育”,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抽象为“生理人”“单面人”或“半人”,出现了“人”的缺场或隐匿现象。这是较长时间以来学校体育人文关怀不足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澄清,体育“从”人性,“属”生命,而不是技术的化身。为此,我们迫切需要重塑以人的方式展开、以人为目的、以成人为根本旨归的人化的学校体育教育[3]。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人学转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学教育观,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填补学校体育的“人学空场”,实现学校体育的人学转向——从“半人”到“全人”,回归学校体育的本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人学生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北人学没
拿出精神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