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
2020-02-11叶克群
叶克群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遵义 563112)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畜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1-3]。其作为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进步,还有效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对动物疾病的病因进行准确分析并进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已成为畜牧养殖业的关注热点。
1 常见动物疾病的类型
动物医学上按照动物疾病发生的特点和不同的病原体,将动物疾病大致分为普通病、传染性疾病和寄生性疾病。本文将大致探讨这3种动物疾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1.1 普通病 普通病主要包括各种外科、内科及产科疾病。该类病症虽然常见但往往不会大范围发生,对养殖户造成的损失较小[4-5]。
1.2 寄生性疾病 寄生虫多数有固定的宿主。通常情况下,寄生性疾病会通过含有寄生虫的饮水、饲料或土壤进行传播。相比其他动物,家禽更容易感染寄生性疾病。寄生性疾病虽然难以治疗,但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够降低经济损失。
1.3 传染性疾病 传染病作为动物疾病中危害最大的疾病类型,该类病症的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计。传染性疾病也是最难控制、最难治愈的一类疾病。
2 动物疾病的病因
动物疾病,即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动物机体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正确治疗。因此,本文针对动物疾病的病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2.1 畜牧养殖的环境因素 根据统计,动物疾病多由环境因素引发。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畜牧养殖业通常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而存在。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养殖业才逐渐走向正规化、独立化和科学化,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目前,畜牧养殖的环境还有待改善,具体表现为卫生条件差、温度控制存在偏差,这就为出现动物疾病创造了条件。
在畜牧业朝着集约化、工厂化发展的背景下,动物若无法得到及时喂养和精心照顾,就会导致动物肌肉萎缩、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例如,猪在养殖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消化不良、中毒性肠炎、细菌肠炎以及病毒性肠炎等出现腹泻情况。
2.2 饲养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畜牧养殖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大量农民放弃传统农业投身于畜牧养殖业。这种趋势虽然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进步,但是由于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缺乏科学的养殖方式,导致动物疾病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乡镇畜牧养殖户在养殖设备和养殖环境的选择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设备落后、消毒措施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依旧存在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过过度投喂发霉饲料、盲目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提高动物的身体机能,不仅会危害动物的健康,还会大幅度提高疾病感染率。
3 动物疾病的主要防护措施
动物疾病作为完整的机体反应,一旦局部发生病变,那么就会导致整体机体发生变化。其中,繁殖、产蛋等生产性能下降是动物疾病的最显著特点。所以,为了确保畜牧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这也就需要养殖户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
3.1 构建科学的养殖环境 通过前文可以了解到,影响动物本体健康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养殖环境。所以,若想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率,畜牧养殖户必须构建科学的养殖环境,如对动物住舍的温度、湿度和风向进行全面调节,从而构筑适合动物生长的环境,以降低病原菌的滋生率。
3.2 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 在日常的饲养工作中,应选择正确且健康的养殖饲料,以有效保持动物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平衡。对于饮水,要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清扫动物的排泄物。
3.3 加强人员管理 在面临畜牧业集约化、工厂化的今天,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必然。养殖场不仅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对偷懒、懈怠的养殖人员进行严厉处罚,还要从根本上增强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
3.4 注重动物防疫工作 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及时开展防疫工作有利于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点,养殖者应主动接受专业的培训,增加对动物疾病的了解,增强自身对动物疾病的防范意识。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及时给动物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以此降低动物疾病发生的概率。在引入新品种时,应先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隔离。在日常的养殖中,要及时对养殖场所进行消毒和清理,并对动物饮用水和饲料进行定期检查,从而避免滋生寄生虫。
3.5 对发病动物进行隔离处理 即使做好了防疫工作,动物疾病爆发的概率依旧存在。所以,一旦发现动物发病的征兆,养殖户应及时对发病动物进行隔离处理,尽可能保障其他动物的健康安全,从而把经济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3.6 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养殖业业主而言,想要获得更好的防疫效果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养殖户需要定期学习动物养殖的相关知识,以此增加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另外,养殖化也需要对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利用,如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改造与设计等。通过上述做法,不仅可以使养殖业主更加了解动物,还可以优化养殖区域的环境卫生。
3.7 提高兽医的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缺乏专业的兽医人才。为此,各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加强对基层兽医的辅导和培训,也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下到基层,在现场对养殖户进行系统教导,使养殖户掌握专业、科学的用药方式,从而减缓基层兽医行业的压力。
3.8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养殖业飞速发展,但专业人才数量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我国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除了资金上的扶持外,还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地区政府的动物防疫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指导畜牧养殖业的防疫工作,督促防疫工作落到实处;要健全动物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完善疫情报告奖惩机制。此外,政府还需要引导防疫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完善的畜牧养殖体系,最终达到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做好动物疾病的防护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才可以在了解环境卫生对动物生长重要性的同时,增加对动物疾病的了解,最终推动畜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