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不可大意
2020-02-11芮慧强
文/芮慧强
3岁的福福从小胃口不错,也不挑食,有时腹泻1-2次是常有的事儿。谁知福福那天吃了不少肉,又吃了冰激凌,结果肚子又腻又凉腹泻起来,开始是稀便,后来成了水样便,最后大便还带了血丝,眼睛眍了,精神差了,尿也少了。
老百姓常说:有钱难买夏秋泻。宝宝饮食过度,腹胀呕吐,拉个一两次稀,可以消积祛火,但是不能长时间腹泻下去。
妈妈赶紧带福福去看急诊,医生检查后对福福妈说:您提供的病史很准确,孩子是腹泻病,有点儿脱水酸中毒,不过看病还算及时,先输液看看,以后饮食可得注意啊!
针对腹泻,医生和家长各应该做什么?
1.医生做法:
①医生会通过宝宝的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根据不同病因及腹泻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②可能需要检查血常规、便常规、大便培养,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及其他病毒抗原检测,以及血生化检查、过敏源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等。
③对于慢性腹泻患儿可选择性地进行免疫功能、腹部B超、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
2.家长做法:
①家长需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大便次数、性状及量,尿量和进食情况。
②感染性腹泻患儿需要适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③观察宝宝的脱水情况,做好臀部护理。
腹泻治疗对策是什么?
1.不主张禁食:继续饮食,给予易消化的平常饮食。
2.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水样便可不用抗生素,黏液便、脓血便(或根据大便常规)可选用抗生素,用足疗程,不能不经医生同意擅自停药。
3.对症处理:胃黏膜保护剂(如十六角蒙脱石)、微生态制剂和锌制剂。
4.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
使用止泻药时要注意什么?
1.对症下药是关键
感染性腹泻可排泄掉一部分病菌及毒素,对人体有益。因此,盲目止泻,对病情反而不利。原则上讲,止泻药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而感染性腹泻不宜用。尤其在感染性腹泻急性期,有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大便脓血较多时,轻度腹泻有利于减轻肠道炎症及菌毒排出,此时应视为止泻剂的禁忌;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则可短期使用止泻药。
2.因病用药是保障
腹泻如果是肠蠕动增快所致,如甲亢、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以延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利于水分吸收而止泻。如考虑细菌性炎症要注意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如果可能有食饵性腹泻或者某些毒素中毒等,可选择吸附收敛剂(次碳酸铋、鞣酸蛋白、活性炭等),通过抑制肠黏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而起到止泻的作用。如果考虑有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应首选肠道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肠道益生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而起到调整胃肠功能及止泻之作用。如果腹泻非单一因素所致,宜酌情联合用药。
3.病因用药是根本
止泻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才是根本。因此,在止泻、补液的同时,切勿忽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应调整饮食,并配合使用助消化药物,如乳酶生。如果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可以选择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甲亢、糖尿病、尿毒症引起的腹泻,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哪些药物应避免
腹泻或肠炎,尤其是患病早中期,尽量避免使用止泻药,如含有吗啡、地芬诺酯成分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如果要使用的话用药指征要明确,同时切勿过量用药,否则可引起腹胀、便秘、假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