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探讨大便异常与心系疾病的关系

2020-02-11刘丽瑜涂晓文徐慧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系五脏胸闷

★ 刘丽瑜 涂晓文 徐慧

(1.南昌大学医学护理部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昌 330006)

大便异常是心系疾病发病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魄门亦为五脏使”反应心与大便的相互影响相互调节,病理上,“从便而治”可提高中医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疗效。

1 魄门亦为五脏使

“魄门亦为五脏使”出自《黄帝内经》,魄门即肛门,是水谷糟粕排泄的最后门户。现代医家认为,“魄门”不仅仅局限于“肛门”这一器官,还涵盖肛门主排便的生理功能[1]。魄门的正常启闭受五脏的调控,肺主宣降、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升提、肾主固摄,五脏协同作用维持魄门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魄门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也具有调节作用,魄门不但能排泄六腑传化后的糟粕,也排泄五脏代谢后的浊气,从而对五脏气机发挥着调节作用,魄门“受五脏浊气”适时适度传泻而出,才能保持五脏功能的正常。正如张介宾《类经》注云:“虽诸脏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亦为五脏使。”大便的正常与否是魄门的启闭功能的在外体现。

2 魄门亦为心之使,反应心对排便功能的影响

“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主神明及血脉,主宰形体官窍、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魄门乃“肛门为大肠之侯”,它的启闭必然听命于心。《医学入门·五脏》:“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心神,便意属于心神范畴,心主神明功能正常,魄门启闭安定有序,糟粕按时而下,大便正常;心主不明,肠失君命,糟粕非时而下,则体现为便秘或泄泻。心主血脉功能失常,魄门失于濡养,传导无力,糟粕不能按时而下,在大便体现为便秘。另一方面,魄门功能异常,气机逆乱,可影响到心。如长期的便秘,可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扰乱心神,出现头晕、心悸、失眠、胸痛等症状,因此心与魄门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气机的平衡,保证大便的正常[2-3]。

3 心系疾病与大便异常关系的认识

心系疾病患者大便异常是疾病发生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胸痹心痛病、眩晕病、心衰病、失眠等,排便异常是导致该类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

3.1 便秘与眩晕病 高血压患者多以“头晕”为主要表现,归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便秘是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血压难以控制的因素之一[4]。便秘可以导致患者情绪焦虑抑郁,引起血压上升,严重者还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如心脏猝死、脑卒中等。便秘影响胃肠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减少降压药的吸收,降低有效血药浓度,影响疗效,严重者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大便的通畅尤为重要。高血压病的各个时期均可出现便秘。便秘有虚实之分,但多虚中夹实,实为痰、火、瘀,虚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

3.2 便秘与胸痹心痛病 老年人中便秘的发生率高达60%,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疾病预后及康复的因素[5],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尤为突出。王月梅[6]回顾性的分析了120 例影响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现MACE 发生组的便秘构成比明显高于未发生组,为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病人,因饮食结构、运动量等发生改变,加上脏器功能下降导致便秘的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又可以引起或加重便秘[7-8],而便秘又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用力排便增加心肌耗血,增快心率,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9-10]。冠心病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病”范畴,因此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辨证使用通便药物可增强临床疗效。

3.3 大便异常与心衰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属于中医“喘证”“水肿”“心悸”等病范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黏膜瘀血水肿,导致大便异常,临床可见溏泄,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不通,腑气不降,肺气宣降功能失常,通调水道功能失职,水液运行不利,出现水肿,喘憋。大便秘结,影响胃肠道血液循环,加重瘀血,胃肠蠕动减慢,恶性循环;大便不畅,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排泄失常,影响药物的吸收与排泄,导致体内血药浓度变化,因此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中,保持大便的通畅是关键之一。

4 心系疾病从“便”而治案例举隅

4.1 眩晕病 患者胡某,女,36 岁,主因“反复头晕1 年余”来诊。患者1 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就诊于社区医院,测血压最高17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2 级 中危”,予络活喜5mg qd、康忻2.5mg 口服,血压控制欠佳,间断头晕,血压平素波动在150~160/90~100mmHg,遂来诊。症见:头晕,自诉如有物裹,时有恶心,食欲欠佳,大便2~3 天1 次,小便正常。舌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平素喜油腻。身高156cm,体重70kg。既往高脂血症,未治疗。中医诊断:眩晕、便秘,痰浊内阻证。中药治以健脾化痰、降浊通便,处方:法半夏20g,生白术30g,天麻20g,陈皮10g,茯苓30g,全瓜蒌30g,厚朴10g,枳实10g。7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分服。

1 周后复诊,患者头晕减轻,无恶心,服用中药3 天后大便日1 次,血压波动于130~140/80mmHg,舌质胖,苔白稍腻,脉滑。患者症状缓解,前方半夏改为15g,继服14 剂。

案:患者平素喜食油腻,损伤脾胃功能,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内生痰湿,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发为眩晕;痰浊中阻,故见恶心;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机不利,故见大便不通。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化痰;天麻养肝息风;厚朴、枳实行气通腑;瓜蒌既可化痰又可通便,大便得通,气机升降正常,故诸症减轻。

4.2 胸痹心痛病 患者谭某,男,68 岁,因“间断胸闷胸痛1 年余”入院。患者1 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性质为刺痛,无呼吸困难,持续3~5min,含服丹参滴丸或者休息后可缓解,外院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抗心肌缺血治疗,间断于劳累后或排便后出现胸闷胸痛,休息可自行缓解。入院症见:活动后胸闷胸痛,性质为刺痛,持续3~5min,心悸,气短,食欲可,睡眠可,平素大便干,2~3 天1 次,小便正常。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既往高血压病史,规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血压控制可。中医诊断:胸痹心痛;便秘,气虚血瘀证。西医治疗维持入院前方案不变,加用中药以补气活血、祛瘀通便治疗,具体如下:生黄芪20g,党参15g,当归10g,柴胡6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30g,川芎10g,川牛膝10g,桔梗6g,枳壳10g,降香15g,槟榔10g,熟大黄6g。水煎服,日1 剂,早晚分服。服药7 天后患者诉胸闷胸痛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大便畅,2 天1 次,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患者症状减轻,效不更方,前方继服14 剂。出院后随访,患者仅于重体力活动后出现胸痛,持续3~5min 可缓解,大便畅,日1 次。

案:患者年老久病,正气不足,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心脉不畅,故见胸痛;心神失养,故见心悸;气虚故见气短,动则耗气,故活动后发作频率较前增加;气虚推动无力,腑气不通,故见便秘。方中生黄芪、党参补气;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化瘀通脉;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柴胡理气;降香行气止痛;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熟大黄既活血祛瘀又可通便,诸药合用,补气活血、祛瘀通便。大便通则气机畅达,故服药后诸症减轻。

4.3 心衰病 患者李某,男,74 岁,因“胸闷心悸,活动后喘憋2 年余,加重1 周”来诊。患者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活动后喘憋,伴有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予利尿治疗后好转。规律口服药物治疗,间断出现胸闷、心悸,喘憋。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加重,活动量减低,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症见:胸闷喘憋,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下肢浮肿,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偏干,3~4 天1 次,小便调。舌胖齿痕,舌质淡暗,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衰病;便秘病,气虚血瘀水停。治以益气活血利水,具体如下:生黄芪30g,党参20g,茯苓20g,赤芍30g,益母草30g,泽兰15g,马鞭草15g,丹参20g,当归10g,桃仁10g,熟大黄6g。7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分服。二诊,患者心悸、喘憋较前缓解,活动耐力有所提高,下肢浮肿减轻,大便仍干,2 日1 次,小便调。舌胖齿痕,舌质淡暗,脉沉细无力。治疗:前方生黄芪改为40g,熟大黄改为10g,加枳实10g。14 剂,水煎服。三诊,患者诉病情基本稳定,双下肢水肿较前进一步减轻,大便畅,日1 次。

案:患者久病,正气不足,气为血之帅,气血推动无力,久见血瘀,心神失养,心神不宁,故见心悸、胸闷,睡眠欠佳;心肺气虚,故见气短乏力,甚则喘;动则耗气,故活动后加重。血不利则为水,水液代谢失常,故见下肢浮肿。气虚血瘀水停,气机逆乱,大肠传导失司,故见大便干。方中生黄芪、党参、茯苓益气;赤芍、丹参、当归活血养血;益母草、泽兰、马鞭草活血利水;桃仁、熟大黄活血祛瘀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利水之效。二诊患者诸症皆有减轻,大便仍不畅,加强通便后患者诸症明显缓解。

5 结语

所谓“凡治病必察其下,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在中医理论中,大便异常与心系疾病互为病理因素,因此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中,重视调畅大便,“通”究其源,求其所属,针对其虚实进行调治,可增加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心系五脏胸闷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心系“国之大者”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总书记心系千万家
心系青少年交通安全
心系农家情未了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