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加强非理性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路径调适

2020-02-11王太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性思政

秦 飞,王太明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思政课作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门课程,不仅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的前哨,同时亦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呼唤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依然存在着一些不甚科学和亟待改进之处,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便是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失衡的问题。部分教师仍囿于传统,偏向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把思政课当成了宣讲会、说教场。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精确性、逻辑性和权威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多元化思维和情感需求的现象依然存在。诚然,理性教育在构建知识体系和培养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现实的人,大学生的创造活动不可能仅仅依靠理性,否则就成为千篇一律的机器。因此,重视非理性教育的价值,挖掘蕴含于人的情感、需要、意志等因素中的力量,使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有机融合,对于高校思政课进一步有效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有着关键意义。

一、非理性教育缺失的根源

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采用的还是“一支粉笔一堂课”的“大水漫灌”模式。思政课教学中的唯理性主义化偏斜使教师过分追求知识的快速输出,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情感需求,思政课因而长期处于冗乏低效的单向输出状态,难以形成理论引导与感情激发的双向联动。高校思政课非理性教育的缺失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基础。

(一)对非理性教育的定位不清晰

首先,从历史渊源来看,是源于理性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而助长的思维惯性。纵观西方哲学史,理性问题长期作为哲学家们追问的第一性,而非理性则一直被当成是前者的注脚。虽然爱奥尼亚学派的阿萨克萨戈拉首次提出了“努斯”这一概念,并由此造成了希腊哲学由自然到精神的转向。但是,努斯在阿萨克萨戈拉看来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灵魂”或“精神”,而是“一个自发的积极存在者,是世界上所有运动和生命的自由来源。”[1]12也就是说,努斯依然代表着一个有理智的本原,是与感性截然对立的纯粹理性。在中世纪,经院哲学虽然极力强调对上帝的信仰,但是经院哲学家们在谈及上帝存在时,依然采用的是理性主义的证明方法。到了笛卡儿时期,理性主义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在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中达到了顶峰。总之,正如著名学者邓晓芒所指出的:“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发展的主导方面,……非理性主义通常都是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再上层楼的结果,并且整个是靠理性思维支撑的。”[2]46-48

所以说,尽管意志主义的兴起挑战了理性主义的权威,但在根本上并未能撬动理性主义千百年来厚植在人们思维深处的根基。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从初兴到成熟,借鉴了大量西方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外交流的深入,因此不得不承认,西方对理性主义的偏重也影响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其次,从理论角度来看,是源自对马克思关于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浅读。笔者认为这种浅读有两个向度,一是低估了非理性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二是没有意识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从而未能把非理性教育当成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事业。马克思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一文中就指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107-108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重视。但是,由于我们对原著碎片化的获取和孤立的理解,使得我们往往忽略了情感、个性是衡量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尺度这一重要事实。

同时,对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总是理所应当地以为其会随着共产主义的实现而自动实现,忽视了它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目的也是过程,也要循序渐进的积累,不是说在社会到达发达阶段之后,人们就会自动地进入这一状态。同样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筑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由多个环节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庞大工程,绝非朝夕可得。高校思政课要“春风化雨”,切勿“揠苗助长”。要怀着“传教士精神”,在课堂中始终厚植情感,使思政课变得有温度、有活力,如此才能培育出一大批个性鲜明、善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但是反观当前思政课的课堂模式与成效,非理性教育的提升仍然任重道远。

再者,从语义学角度来看,是出于对非理性与反理性词义的混淆。由于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往往先入为主地将非理性与反理性混为一谈,这是十分荒谬的。需要注意的是,重视非理性的价值并不是否定人的理性,相反,思政课加强非理性教育的目标正是在于培养出既有理性思维又兼具丰富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优秀人才。反理性虽在表述上与非理性十分相似,但在实际意义上却是南辕北辙。反理性作为一种错误的极端,它不仅抛弃一切科学与理性的东西,也主张反叛一切现有的伦理、道德与文化。总的来说,反理性不仅是对人的理性的否定,也是对人的情感、意志、信仰等非理性的否定。但是在思政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将非理性置于理性的对立面,没有充分认识到非理性教育对于丰富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价值,这也是导致高校思政课非理性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非理性教育的实践不充分

一方面,是由于工具理性对人的非理性的遮蔽。“现代性的核心理念是理性。”[4]568-569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逐步走向理性化的过程,但是现代化对于“物”的过度追求,使得人的理性异化为工具理性,一味地追求效果和实用,其结果就是助长了趋功利、轻人文的社会风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应当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不可否认,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现代化在极大提升了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解构着一些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坚守。科学技术的发展埋葬了部分人对自然和传统道德的敬畏,经济的高速发展则容易使人身陷享乐主义的囹圄。总之,一些人所热衷的理性,实质上是对物的迷恋,情感与道德则在人对工具理性的追求中不断遭到贬抑。

在功利之风盛行的现代社会,教育也堕入了功利的窘境。一些思政课教师秉持职称本位、金钱本位的错误价值观,丧失了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信仰,在课上只是照本宣科,应付式的将理论变成教条强塞给学生;多数学生唯分数论,对思政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出于对真理的渴求和未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在追求各自所期望的短期回报,思政课应有的初心和价值也被遮蔽。

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自身缺陷。这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褊狭化、教学内容僵固化、关注对象不平衡等。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局限于“政治教育”,疏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肃刻板的政治说教与大学生多元、鲜活的思维特点是相矛盾的,这极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思政课的内容与时代相脱节,缺乏生气,这与大学生热衷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格格不入。加上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经验相脱离,这和人的认识规律亦是相违背的。再者,思政课长期存在着关注对象不平衡现象。所谓关注对象不平衡,就是说思政课“过去以教育者为核心,对教育对象的精神诉求和思想需求关注不足。”[5]16-23由于对非理性教育的忽视,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普遍存在“人学的空场”,在这种思政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处在权威灌输下的被动服从,无法达到内化于心。

二、高校思政课加强非理性教育的价值审视

(一)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是对高校思政工作规律的高度凝练,也为新时代高校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引。所谓因事而化,就是抓学生之事、解学生之惑、化学生之难。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以学生事务为抓手,通过围绕、关照、服务学生来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所谓因时而进,就是尊重时代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顺时而变,摒弃其原有的“书斋化”“经院化”的积习,转而走近学生生活,更要走进学生内心。所谓因势而新,是指高校思政课既要立足“大势”,又要重视“微势”,既要看到时代发展的历史大势呼唤更多有信念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又要看到部分大学生理想滑坡、信仰缺位的严峻现况。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必须摒弃空洞的“填鸭式教育”,用真理之美、信仰之美、情感之美来激荡学子们的青春梦想,滋养他们对理论的真信与真爱,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

(二)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不仅厚植于传统教育理念中,而且也是党的教育思想的一贯主张。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也;无才无德庸人也;德大于才谓之能人也,才大于德小人也。”生动表达了其“以德为本,德才兼备”的教育主张。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7]226习近平在和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在当代中国,教书就是教师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育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怀和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智育和德育二者结合、彼此促进,这就是教书育人规律的核心。教书育人的规律不仅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在本质所规定的,就其根本上来说,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135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合格建设者,更要培养出一大批信仰坚定、忠国爱民、志向高远、求真务实、德才兼修的高素质人才。思政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阵地,其价值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以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曾说:“必须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留下地盘”[10]186。在康德看来,某些特殊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理性认知模式,更要注重情感上的皈依。思想政治教育就包含着这样一种特殊性,它表现在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比,前者更突出对情感的关照。所以,思政课作为一种“德性知识”,只有在“非理性状态下才可能实现没有理由的‘外化’,否则会导致知行分离。”[11]55-58基于这一特性,高校思政课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需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感化。

(三)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体——所制约。”[9]152这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关系的丰富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人的意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新时代高校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广大“95后”和“00后”学子的成长环境和人际关系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对于高校思政课和广大思政教师来说,必须结合现实条件,重新审视并遵循这一群体的成长规律,这是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对于广大“95后”和“0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上展现着新的特点。在思想上,他们思维活跃、胸怀理想、渴望自由与独立,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他们也存在对社会缺乏关注、价值判断不成熟、政治参与热情不足等缺陷;在心理上,广大“95后”和“0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朝气蓬勃、情感丰富、但又存在着诸多心理上的问题与烦恼;在行为方式上,他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同网络紧密相连,这使其在生活、学习、交往方面能力突出,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无序性也会导致他们表现得欠缺成熟、行为功利化、交往虚拟化。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成长规律等方面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接受机制规律的新变化,决定了他们在接受外在事物时不可能是理性先导的。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清晰认识到这一规律并主动作出调适。

三、高校思政课加强非理性教育的践行路径

(一)秉持围绕学生的基本立场

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理念上应主动转向学生本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课教学和评价的根本标准。其次,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关注,本身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体现。思政课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把健全人格、夯实信仰、关怀成长作为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要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就思政课教师来说,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有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提升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还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用职业情怀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就思政课内容来说,思政课应该关注时代发展,聚焦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思政课之间的距离;就思政课考核来说,高校思政课应该创新考核方式,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形式来补充应试考核,使思政课富有实践性与趣味性。

(二)遵循关照学生的工作方法

所谓关照学生,就是指思政课应在学习与生活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了解其所需、尊重其所想、解决其所急。一方面,要关照学生的现实需求。马克思指出,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高校开展思政课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因此,高校思政课绝不能做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要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基于时代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的客观现实,思政课应该顺时而为、顺势而为,在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上积极做出改变。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可以主动引入一些符合当代青年学生需要的内容,譬如娱乐、科技、时政等话题,将其与教学结合,以此增加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方式上,针对互联网已经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这一客观现实,高校思政课应该主动重视互联网这一“新战场”,充分满足学生在学习中日益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思政课也要关照学生的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就是成为当代青年学子张扬个性、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僵死的教条来束缚他们。反过来,学生个性的培养亦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把对学生自由个性的关照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首先,在教学认识上,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摒弃唯我独尊的陈旧观念,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绝不能把思政课与学生的自由个性摆在互相对立的位置。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思政课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加强对新教材的创新与研发,把时代和国家发展对学生的呼唤、把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之中,让思政课回归现实,服务学生。最后,在教学实施上,思政课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要注重因材施教、要给予学生更多质疑的空间,使其主体性在思政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展示和高扬。

(三)确立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所谓服务学生,就是把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的起点和归宿。高校思政课在实施非理性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空喊口号、空谈感情,必须通过行动来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因此,对于高校和思政课教师来说,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彼此协同配合,形成学校引领、教师协助、学生主导的联动发展机制。对于学校来说,必须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扮演好领导角色。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发挥牵头作用,探索构建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管理服务、课下实践、网络课堂等多位一体的“大思政”发展格局;同时,注重搭建校外资源互补平台。比如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题讲座,邀请名家学者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对接政府机构、红色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思政课实践平台等。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必须在多方位践行服务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也要做他们成长中的关怀者。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在人格上引导学生,做学生立德修身的榜样,用亲身的表率、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其次,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用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教学功底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最后,作为老师,在授业之余也要在生活上关怀学生。当前大学生们在面对信息爆炸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迷惘。同时,他们也承担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而这些生活和情感上的困惑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思政课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做他们的知心人。学校和教师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应注重引导其养成自我服务意识。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政课服务学生的关键在于注重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养成独立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实现自我服务在个体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上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思政课厚植非理性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四、结语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呼吁高校思政课加强非理性教育,是针对新时代下思政课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显与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依然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来说的,而不是对理性教育的否定。应该认识到,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二者并重才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总之,只有在坚持理性教育的基础上,重视非理性教育的重要价值,积极实现从单纯理论灌输到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并重的教学方式的跨越式转变,才是高校思政课走内涵式发展的正确道路。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性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