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理论研究

2020-02-11王全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农现代化农业

贺 卫,王全忠

(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是历史上的农业大国,为人类文明史贡献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始终是安邦定国的根本和保障。中国历史上就始终一贯传承着重农兴农的优良传统,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和水利设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富农兴农安农的政策举措,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开创了“三农”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总方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彻底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底线任务,采取精准举措,努力补齐农业农村事业和生态环境短板,为推进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拓展了新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空间。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历史回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近代以来,由于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特别是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占中国从业人口所占比重最大、生产社会财富最多、对社会发展贡献最突出的农民阶级的生活却总是贫困不堪、朝不保夕。中国共产党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人民性政党,无论是在建国前的革命战争中,还是在建国后的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理论指导,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阶级这个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也使得整个农业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对“三农”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从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首份关于指导农村工作的《第一号文件》开始,到改革开放后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规划部署,再到新世纪自2004年以来连续十六年发布的“三农”工作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地位。从近几十年所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我们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以贯之,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举措不断深化具体,为新时代继续深入推进党的“三农”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福祉的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农业始终是国家安邦立世的根本,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广大农村地区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及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根据地和试验田。但由于长期受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特别是近代以来受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剥削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的温饱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农村发展呈现出普遍落后的状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勇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时代大任,依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这个占全国人民的“绝大多数”的关键群体,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解放,生产劳动热情空前高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中共八大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写入党章。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文革”的曲折,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从未止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指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必须立足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全面展开,农村经济活力和农民的创造活力充分激发,粮食产量连年增收,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普遍增强,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二、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的新特点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际,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的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普遍增强。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作为关乎到国际民生、保障中国人民自己饭碗的农业,作为我们党拥有最深厚群众基础的农村,作为我国职业群体分布人数最多的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关键。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农情的变化,将“三农”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强化党建的示范引领,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总方针,以全面深化农村事业改革为主线,以精准脱贫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为重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关键着力点,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要求,为新时代继续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不断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最重要法宝,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党的政治领导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繁荣稳定的最根本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党的思想领导既是党永葆革命性先进性的重要保障,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发展的理论根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添砖加瓦。党的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保证,一个政党如果缺乏组织领导,就容易得“软骨病”,容易导致组织涣散的局面。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的示范引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保证。

在开展“三农”工作过程中,党的领导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脱贫攻坚也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始终是发展的短板,历史旧账问题突出,农村工作又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发展任务。任务越艰巨、时间越紧迫,越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领导在“三农”工作中始终起着总揽全局的关键作用。一方面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政策保障,起着谋大局、把方向、拓新路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三农”工作的行动落实力度,将党和国家的惠农富农政策通过基层党组织这个最后“关键一公里”传达落实到广大农民手中。三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全面考核,让“三农”工作真正经得起时代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一系列党员主题教育实践,使得广大党员的工作作风得到锤炼,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工作满意度大大提升。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通过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事业的改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立现代化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和“开放”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主题。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是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也为推动城市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改革开放历经四十年的实践,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农村面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农民的利益和诉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也是不断创造发展新机遇、开拓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事业改革是贯穿党的“三农”工作全过程的主题和主线。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紧紧抓住农村事业改革这个关键“牛鼻子”,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破除农业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如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2]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以创新农业发展活力为总抓手。”[3]当前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就是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做好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三)以精准脱贫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为工作重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农村地区人民的小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全面小康之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我国目前仍有五百余万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且大多分布在老少边贫地区,扶贫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同时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障碍,没有绿水青山的保障,创造金山银山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人民穿衣吃饭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民生工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必须要在农业发展质量和农产品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坚持走产业兴农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农村的整体面貌和农民的精神风貌不断改观。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脱贫攻坚是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最紧迫的任务,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不是全面的现代化。在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中,党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努力补齐农村工作短板。创新扶贫模式和工作方法,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强化扶贫责任的落实力度,向贫困村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对扶贫成果进行全程跟踪和考核,使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真正落实到实处,实现精准发力和靶向治疗。农村生态环境是影响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生态环境是最大的生命共同体,必须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全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实行的是不计生态环境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农村地区土地退化、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思想,要将绿色发展新理念贯彻到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全过程中。改变以往不计生态环境效益的“大水漫灌”式道路,坚持提高产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走绿色可持续的“精准滴灌”式发展道路。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发挥生态资源的禀赋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丽中国发展蓝图。

(四)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关键着力点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4],首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大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城市地区依靠自身在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同时不断吸收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农村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多充当的是配角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地区汇集,农村地区由于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空心化现象较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大瓶颈。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城乡二元格局”这个制约城乡联动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发挥农村地区生态资源的禀赋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将生态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努力补齐农村社会事业短板。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真正做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5]。

(五)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要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在指导“三农”工作方面,始终都是紧紧围绕以深化农村改革为重要突破口,改革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在农村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基础上,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催生了新的发展动能。按照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所作出的战略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一号文件中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任务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6]。乡村全面振兴是满足农村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农村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更体现在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方面,由于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各村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村与村之间的聚合功能有待加强。农村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不充分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未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产业,存在着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在生产方式上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农业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增收能力弱,集体经济的规模效应未充分发挥,村与村之间存在着产业趋同现象。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和全方位的振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一是要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形成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的产业格局;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两委的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三是要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积极借鉴吸收乡村特有的优秀文化资源涵养,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以文化人的形式来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合力,构建农村居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四是加大社会事业的建设投入力度,补齐农村民生领域短板,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五是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合理规划农村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只有乡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实现全面的振兴,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后2020时代“三农”工作研究展望

从20世纪末的总体小康到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我们党始终发扬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为民服务情怀,坚持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精准绣花”的功夫,利用20余年的时间,努力补齐全面小康社会事业的短板,对标国际标准提升全面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贫困群众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全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将全面消除困扰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齐心协力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中国的扶贫脱贫工作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肯定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重点关注制约农业农村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急需破解的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一是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巩固全面小康事业成果的同时,重点改善相对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增强这类群体的自我“凝血”和“造血”功能。二是受自然历史社会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生产投入周期长,受自然力影响最大,产业规模效应低,但又是充实全国人民“米袋子”、丰富全国人民“菜篮子”工程的民生底线,在资源就是价值的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两极分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紧密结合,引导相关市场资金、技术、科技等资源积极向农村地区和农业的投入倾斜,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三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城市人口集聚效应日趋显现的背景下,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总量近40%的农村地区却呈现出以农业边缘化、村庄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三农”问题,事物内部的矛盾关键要靠事物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来解决。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要科学回答好土地谁来种,土地怎么种和乡村建设谁来领的问题,重点培育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产业化的农业企业,社会化的农村养老服务组织。

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农村事业改革是不断催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联动发展的关键,精准脱贫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农村地区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让农村居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在开展“三农”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不断总结“三农”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贡献力量与智慧。

猜你喜欢

三农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