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社会作用
2020-02-10徐升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群众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文化活动形式,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美术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美术活动,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本文主要分析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社会效益,旨在为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新的思路,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关键词:美术活动 群众文化 社会效益
美术活动有着坚实的群众文化基础,美术活动的形式在群众当中也有着较高的接受水平。随着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开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群众文化中的美术活动,是提高人民群众艺术审美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内容、提升群众美术素质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造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一、美术活动发挥了塑造群众审美的社会作用
美術活动在提升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美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审美的集中体现。在美术活动当中,能够为群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美术世界、陶冶美术情感以及提高审美的机会。在美术活动中,通过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使群众在领略和鉴赏的同时,感受美学艺术,实现了美术的审美熏陶。[1]由于群众的美术基础不同,对美术鉴赏和评价标准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不同的人在感受和塑造审美观念时会对“美”这个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艺术展示,能够使群众的审美得到满足。尤其是通过美术艺术形式所彰显的情感内涵,能够带给人心灵和思想上的震撼,从而逐渐提升审美能力。
二、美术活动发挥了激发群众创作的社会作用
美术活动能够为人民群众实践美学思想提供积极的环境。通过群众文化机构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亲身参与到美术创作当中。例如文化馆定期举办的摄影大赛,能够激发群众以个人的不同视角发现世界的美,记录世界的美。还有民间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给群众的美术创作带来了灵感,很多民间艺人都创作了内容丰富、思想积极的剪纸作品,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由于我国南北方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使得群众的美术创作也展现出不一样的特点。[2]如北方的冰灯、雪雕等形式的美术作品,不仅体现了北方群众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创作理念,也激发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南方群众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作的花灯等美术作品,彰显了人们的心灵手巧和传统文化底蕴。
三、美术活动发挥了丰富群众生活的社会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群众在业余时间都希望能够有一个提高生活品质的环境。美术活动以其较高的艺术性和时尚性,成为人们充实业余时间的首选。美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大多数需求。例如一部分群众对于生活环境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有着一定的需求,可以通过美术活动中的泥塑、绘画、刺绣等方式,亲手制作家中的装饰品。[3]以十字绣为例,这种绣花形式不需要掌握过多的刺绣手法,能够被绝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并且这种十字绣作品完成后,还能作为居家装饰,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情趣。
四、美术活动发挥了展现群众作品的社会作用
美术活动在社会发展进步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自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群众文化的普及,群众中产生了很多具有较高美术水平的精品。通过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不仅使群众有了多元的美术学习渠道,也创建了一个展示群众作品的平台。很多群众的优秀作品被社会所认可,通过美术活动的展示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优秀的作品。[4]例如我国群众创作出的彩色版画,通过强烈的民族艺术形式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方式,给观赏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群众美术活动中,彩色版画的素材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神话故事等题材逐渐被社会新风尚题材所代替,从而使美术活动中的群众作品实现了与时俱进,甚至逐渐成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标志。
五、结语
美术源于群众,也必将回归群众。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美术活动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群众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美术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在塑造群众审美、激励群众创作、丰富群众生活,以及展现群众作品方面具有显著的实践优势。
参考文献:
[1]陈蕾.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7).
[2]林保军.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社会效益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8(10).
[3]曾付平.试析群众美术及其作用和开展[J].美与时代(中),2017(05).
[4]郭芳,董君.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社会效益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
(作者简介:徐升,男,本科,浙江省文成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