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02-10李继翠曹倩张锐
李继翠 曹倩 张锐
[摘 要] 随着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在陕西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但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人才稀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贸易。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改善商品贸易出口结构,才能实现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新技术;陕西;出口;R&D经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67
[中图分类号] F062.9;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1- 0164- 03
1 引 言
高新技术是指在国家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影响的技术,分别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普遍具备创新水平高、战略角度高、增值幅度大、渗透性强、风险性高等特点。20世纪70年代初期,“高新技术”概念由美国人首次提出,随后西方发达国家跟进,陆续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甚至将其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陕西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桥头堡,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2 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2.1 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总量分析
伴随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12年至2018年全国与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总额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第一,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额不断增加。2012年末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额达到176.9亿元,2018年末达到1 370.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6.57%;第二,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额占陕西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整体保持上升趋势,甚至超过50%,2017年高达77%,2018年也达到74.48%,在陕西对外贸易出口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第三,虽然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在全国中所占的比重由2012年的0.44%增加到了2018年的2.92%,呈现增加的态势,但在全国高新技术出口比重中仍然占比偏低;第四,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占陕西GDP比重由2012年的1.22%增加到2018年的5.93%,与本省GDP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随着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波动而波动。
2.2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结构分析
数据显示从2012到2018年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金额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尤其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产品呈现绝对增长态势。2018年,陕西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总出口额为1 370.62亿元,其中,电子技术领域出口产品最多,出口金额为700.47亿元,占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总额的51.1%。
2.3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R&D)人员和经费支出情况分析
2017年陕西公布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 023家。分析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R&D)人员和经费支出情况,资料显示:第一,随着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主要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里研究开发人员的数量也基本呈现增长态势,航空航天及其设备制造业企业中的研究人员最多,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第二,主要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里R&D经费内部支出也基本是呈现增加态势,化学制品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类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是绝对增长的趋势,其中计算机通信类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从2014年的9.5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2.46亿元,年均增幅为32.78%;第三,主要高新技术企业里的R&D人员变动情况与企业内部的R&D经费支出情况成正比,这一特点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2.4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190多个,出口市场数量连年不断增加,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据统计,2018年,台湾地区、美国、韩国、香港地区和日本成为陕西省高新技术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为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额为16.8亿元,美国、韩国分别为13.61亿元和9.58亿元,香港地区和日本分别为9.38亿元和2.44亿元。不但出口到一些传统市场,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出口到南美、亚洲和非洲等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3 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出口缺乏竞争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主体,企业的科技研发有针对性的研发,能够在短時间内就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近几年,虽然陕西省逐步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太低。如表1所示,相关数据显示,首先与航空有关的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最多,占所有规模以上工业R&D支出的22.88%;其次是计算机通讯类制造业,占11.42%;最少的是医药制造业和仪器类制造业,占比分别是3.79%和3.73%。显示R&D经费内部支出的结构是相当不平衡的。除了航空类制造业的经费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以外,剩余的四个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经费大多都是来自企业资金,表现出政府非常重视航空航天业发展,其他行业R&D经费大多都是来自企业资金,资金管道来源单一,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够,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3.2 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缺乏出口产品种类
陕西有115所高校,116所大型科研院所,1 171个科研机构,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据统计,2018年全省的科技研发投入为397亿元,其中企业投入只占48%左右。全省有100多个规模以上的工业,建研发中心不超过10个。2018年,陕西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投入强度只有4.6%,高新技术新产品的销售率只有17.9%,相比全国平均水平25%,还是相去甚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没有形成高效率的合作,导致产学研融合度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形成大规模并且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更是寥寥无几。
3.3 R&D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出口产品研发的内在支撑
R&D经费的投入强度可以体现一个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陕西高新技术创新受限重要原因之一是R&D经费投入不足,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R&D经费的投入相对较低,而陕西作为内陆省份,R&D经费投入占比又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据统计数据2018年陕西省R&D经费为460.9亿元,全国R&D经费投入的平均强度为2.13%,陕西所投入的研发经费只有2.1%,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10%的研发经费相比,更是远远落后。
3.4 产品出口结构不尽合理,存在出口风险
前文分析可知,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还是集中于计算机通信类和电子类产品的出口,在2018年仅仅这两类产品的出口就占据整体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94.76%,出口结构不太合理,出口主要依赖少数大宗商品,容易引发出口风险,当国际上对这类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时,容易产生经济动荡。
4 陕西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对策措施
4.1 提高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机遇与挑战并存,陕西要想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必须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水平,拓宽企业研发经费来源的管道,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同时政府要建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体制,减少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让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成为主导力量,加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力度,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全省研发投入中的比重。最后,提高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引导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在企业间流动,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并借鉴发达地区企业成功经验,加强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大量聚集,不断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
4.2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尤其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联手,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鼓风机集团的合作是一个鲜明的例子,2016年双方就深化产学研签订了合作协议,将高校中的人才优势与科研优势和陕西的产业优势相结合,促进校企合作,更好地履行了人才强省战略。
4.3 提升R&D经费投入水平
陕西R&D经费的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改变目前局面,需要陕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更好地实现科技兴陕战略目标。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完善R&D经费的强度,在制定R&D经费投入的长期目标时,需参考往年的数据和陕西的实际情况。企业也应设定合理的R&D经费投入水平。
4.4 改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结构
增加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种类。通过企业合并,强强联合等措施,拓展商品种类,时刻关注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了解国际市场和政策,增加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政府合理布局高新技术企业在省内的分布,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完善和改进相关政策,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的资金支持,给企业以一定的宽松政策,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相关措施,推进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出口。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爱龙,董鸿飞.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现状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8(6):210.
[2]張冯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163.
[3]陈钊.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在中西部地区对外经贸中的作用分析[J].国际商贸,2019(6):78-80.
[4]李敏,郝龙双.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J].北方经贸,2012(8):39-40.
[5]汪春雨,胡海晨,郑学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动态:事实、评析与对策[J].北方经贸, 2018(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