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下创办女子学堂的初探及实践研究

2020-02-10曾翔宇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非学历学堂群体

曾翔宇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 130022)

2012 年7 月31 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特殊历史时期对国民学历教育的辅助与提升。随着全民教育质量提高,各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招生扩大,在新时期下,国家开放大学势必要转型发展,将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聚集,整合和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推动非学历教育进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优质的教学服务系统,让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从而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

一、开放大学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内涵与定位

长久以来,人们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定位,教学模式,国家认可度等存在质疑,这与电大自身惰性发展的弊端有关,也有教育市场的竞争因素,电大要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必须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力并举,尤其是非学历教育要有准确的定位。成人教育的市场化,必然推动受教育群体的多元化。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特殊群体结构,逐年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多种类型的受众人群,需要借助短期培训或长期研修,掌握生存技能,提升自身价值,并且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近几年,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电大在转型发展中,将非学历教育的主业关注在了老年教育上,提出以文化养老的办学思路,成立老年学院,创办网络课堂,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电大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已经成功地迈开了第一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市场的空白和潜在的发展空间,例如女性教育课程的建设,女子学堂的创办,也是构建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

2012 年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市妇联挂牌成立女子学院,针对女性人才,女性群体,提供不同需求的教育培养内容。吉林电大要发展非学历教育,同样也可以借鉴此类经验,利用网络课程的交互使用,借助外部辅助资源,组建一个满足我省女性群体深造,发展和丰富自我需求的女子学堂,以促进女性人才的成长。

二、开放大学女子学堂创办的重要意义及前景预判

从古至今,女性在社会活动中一直被视为弱势群体,这与女性自身的生理结构和固有的传统观念有关。新时代的飞速发展,逐渐让女性在大众面前表现出自信,独立的一面,在各行各业都有女性的身影,社会劳动的参与度更是显著提升。但在女性教育,就业,升职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条件和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学历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职务晋升上受到排挤,职业技能上有欠缺,而开放大学的非学历教育,正是要在这些方面给予女性更多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个完善自我的学习平台。

2019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 亿,其中,男性人口71527 万人,女性人口68478 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 (以女性为100)。总人口性别比已连续多年走低。2015 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2016 年为104.98,2017 年104.81,2018 年为104.64。数据还显示,2006 年,中国大陆男性比女性多4008 万,随后该差距逐步缩小,至2019 年男女人数差距降为3049 万。

女性人口在社会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男性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预期寿命要比女性人口的预期寿命要短,所以总体来说,女性在社会劳动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育市场中,应充分利用女性人口增长趋势,为更多女性朋友提供知识源泉,在大环境中找准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办学定位,寻求资金扶持,填补继续教育空白,从而发掘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潜在商机。

三、开放大学女子学堂课程体系建设初探及构想

开放大学要转型发展,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道路上,着重发展多元化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是未来全民终身学习的必经之路,创办女子学堂的最初构想是给女性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女性的社会角色来看,在职场上承担一定的社会劳动,甚至是顶层机构的高级管理者,在家庭生活中又是为人妻,为人母,更是在子女教育中的主力军,女性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被承认,被重视,国家的年轻一代才能接受到最正确的三观教育,中国的未来才不会跑偏。因此女性的受教育层次,个人修养,知识储备,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性格养成以及人生的发展规划。开放大学女子学堂的创办,要在课程设置上,利用我们的教育优势,通过各行各业职业女性,家庭主妇,待业青年对教育需求的大数据,做合理分析,从而提供更加适合女性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学习资源。比如开设社交礼仪,职业前景规划,人际关系交往,女性情绪管理和心理学,未成年人教育心理学,女性保健学,女性形象学,家庭护理常识等课程,由于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以及自身具有感情丰富,思维细腻等特点,决定了在工作岗位和家庭生活中存在困惑和知识的局限性。作为能够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丰富知识的开放大学,应抓住教育市场的先机,不断完善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体系。

四、开放大学女子学堂创办的困境及面临的问题

一切新事物的产生,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开放大学女子学堂的创办从现状来看,应从“一联”、“二建”、“三融合”方面多努力。

1、“一联”发展,教育聚力

上海开放大学的女子学院在创办之初,是由上海市妇联牵头,市教委指导,联合上海相关的女子教育资源而组建成立的。因此我们要创办女子学堂,也需尽力争取多方社会团体的支持,一起联合办学,借鉴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整合社会上女性教育课程资源,集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做好受众群体的分析和市场调查,从职业技能,素质提升,女性修养,婚姻家庭等几大板块入手,依托电大分校和社区学院等,开设多元化的培训课程。

2、“二建”平台,完善资源

开放大学是依托电大远程教育模式发展起来的,要想发展非学历教育必然不能脱离远程开放教育的模式。吉林电大成立老年开放学院的过程中,创建了“吉林终身学习在线”的网络学习平台,其中一些课程不但适合老年人学习,同样适用于女性或者不同群体的求学者。平台建设还在逐渐完善,让内容更加丰富,资源更加新颖。电大历来在师资力量上存在不足,一线老师都是多面手,要负责多门课程,甚至多种学科,因此教学资源的配备上难以精益求精,教学实训场地,网络平台维护和教育资源的整合,还存在短板。未来要形成专业化,完整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还需在自主学习平台的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让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培训辅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化非学历教育发展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真正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宗旨,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3、“三融合”,开拓教育视野

开放大学要发展非学历教育,创办女子学堂,是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单适应全民学习的教育需求,也有长远的经济效益。普通高校的女性课程设置大多流于形式,少之又少,社会劳动中女性在职场中也不占优势地位,种种不利因素,让女性群体对提升职业技能,加强综合素质修养的短期培训课程更加渴望,因此应该对长久向好的经济效益有所预判。将社会资源,市场需求,自身办学优势等多方融合一体,开拓教育视野,让更多的女性在各种知识的学习中,既有女性独特的温婉气质,也能具备适应各种繁杂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健康心理和个人修养,树立正确三观,传递正能量,这也是衡量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

五、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挂牌成立至今,无论从规范招生制度,专业课程建设,形考平台完善,还是非学历教育项目开发,都在逐渐优化中,未来电大的发展不单单是要更名为开放大学,更要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得到提升,是国家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大独有的办学优势,聚力多方教育资源,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将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为天下所有求学者提供教育服务,包括老年人,女性群体,新型职业农民,甚至是残疾人这样的特殊群体,让开放教育深入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深入到福利团体等社会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社会职能,为全民终身学习描绘出完美蓝图。

猜你喜欢

非学历学堂群体
古稀之年上学堂
RCEP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甬台高校学生交流(非学历生)的实践与发展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