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设计与创新

2020-02-10林海燕徐晨来林晓红

关键词:集美研学课程设计

林海燕,徐晨来,林晓红

(1.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民立二小,福建 厦门 361012;3.厦门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小,福建 厦门 361009)

嘉庚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积极创新实践,形成了奉献、勇毅和勤俭的外在表现形式。嘉庚精神突破时空的二元概念,成为传统美德的永恒延伸。以多元化的表现张力,践行爱国爱乡的精神内核。如何运用新教育情境下的文化传承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承嘉庚精神,研学是一种很合适的教育途径。历年来参观旅游、场馆教育等传统途径的活动如何转化成针对不同的研学对象、突出研究性学习,“研”“学”真正有机结合的研学课程;如何培养研学课程设计者提炼历史和现今题材的教育内容,设计出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我们做了以下初步的探索。

一 研学课程是践行嘉庚精神的时代性载体

(一)时代将研学推到体悟、践行、传承嘉庚精神的载体位置

随着国力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续教基一〔2016〕8号发布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2018年,教基厅函〔2018〕45号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研学活动的指导已经由政策推动深入到构建基(营)地网络等具体建设方面。网络时代信息资讯的普及,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主要人生经历和重要社会贡献已众所周知,嘉庚精神的传承如何做到位、做到深入人心,这个教育实际案例本身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示范意义和价值。在有扎实信息文献的前期基础上开展价值观领域的学习活动,传统的说教、单纯的单一知识摄取方式难见成效。以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学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炒冷饭”现象。

研学课程执行和坚守的是实践课程观。课程(curriculum)一词从古老的拉丁文派生而来,意为“跑道”和“履历”,它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1]32。英国教育学家麦克·扬(Michael Young)在《未来的课程》揭示了课程自身所蕴含的师生关系活动、学生在课程中的成长过程,以及课程所内在的发展价值和对知识的动态理解,并把“作为实践的课程”理解的建立,称为新教育社会学转向的标志[2]。开创了实践课程论的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J.Schwab)曾提及:“课程资源是以特定的事物和事情已有的特定情形为条件来进行感知的。由这些特定方面组成的课程不是在教室中产生,而是在教室围墙之外有气味、有影子、有环境的,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的场地产生的。”[3]

(二)研学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有助于嘉庚精神的内化与传承

1.提炼史实素材结合新视角,用研学开展个性化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都可以不断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1]35。提炼学习主题,以新时代的视野看待史实资料,与现今社会新视角结合,研学更有说服力。

例如,从“社区营造”角度设计践行嘉庚精神研学的研究性学习主题。陈嘉庚先生1894年有感于家乡儿童失学的现状(1)陈嘉庚先生日后回忆:“当时,政府腐败,国弱民贫,教育颓废,不可言状。乡村十余岁之儿童,因失学而结队成群,裸体游戏,那种情况,近则败坏风俗,远则贻误民族前途。每念及此,乃默许自己如力之能及,当以竭力兴学,以尽国民天职。”,出资2 000元在集美创办“惕斋学塾”,这是他捐资兴学的开端,正如他在新加坡同安会馆的讲演:“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在后面的几十年里他兴办教育、做好家乡的软硬件社区规划。1929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建立起包括9个学校,以及医院、教育推广部、科学馆等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4]。沿“集美学村”牌坊而上,石板路两侧依次是航海学院操场、影剧院、图书馆、科学馆、钟楼、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集美中学……对闽南传统渔村进行现代规划。建国后他主持修建了龙舟池、水电站,提议主张修建厦门海堤、杏林海堤。嘉庚建筑风格更是经历了早期(1913—1918年)基本上直接模仿照搬、中期(1918-1927年)向“民族形式”转变和后期(1950—1962年)融合中外、博古通今的成熟运用阶段[5]。在龙舟活动等方面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全球化的趋势表现为许多城市建筑失去了地域性和民族性,城市间趋同的生活模式使人们淡忘了家乡的习俗和生活习惯,就像李健的《异乡人》“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故乡却已成他乡”,我们引导研学者基于陈嘉庚建设集美学村的史实,从中西文化交融、乡土资源运用和技艺的传承(嘉庚瓦的创新)、软硬件建设等角度,对“社区营造”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文献资料,游历当年建设者殷殷用心的社区景观,理解乡愁、乡恋,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具体选题,进行调查访谈、分析研究,进而联系当前相关实践,在方法上迁移和学习。

2.创建研学主题体验情境,力求嘉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验指学习者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从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经验并对已有经验产生影响[6]。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也称体验性学习,它源于杜威的经验学习,库尔特·哈恩(Kurt Hahn)最早将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开发。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指出体验式学习“个性化参与、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者自我评价和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四个突出特点。刘京铎教授2003年出版的《道德体验论》将体验置于道德教育的本体地位。

嘉庚精神属于价值观范畴,学校价值观教育包含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教学途径,这两种途径中理解和体验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美国教育学者格鲁梅特(Grumet)提出,我们通过课程向儿童告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集体经历,然而现实课程往往缺乏或者以概念化的东西掩盖真实的体验。同时,课程是一种文化产物,课程传递着文化,同时又被文化修正[1]37。以同是东亚国家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为例,其实践性道德教育常运用体验式学习,学习者脱离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进入一个特定的与学习和工作性质相匹配的特殊环境中,经过自身感受、体验、交流和领悟,最终促其转变态度、提高能力[7]。日本中小学课程教学采用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多种方法,多融合其他人文或在综合类课程开展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实践教学重视开展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实践式、体验式教育,选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2017年版)[8]规定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地方性公共教育场馆,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或公益活动,大力开展职场体验与社会参与等,力图使学生能够真正进行“自主的”“综合的”学习。

嘉庚精神研学课程中重视创建研学主题的体验情境,研学者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体验实际案例的发展过程,以同理心去理解特定时空背景下史实蕴含的嘉庚精神,产生共鸣进而内化。价值观的认同重在知行统一,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坚持践行创新实践活动,建构嘉庚精神内在价值观模式。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体验活动的设计包含创建体验情境(真实体验和想象体验)、情境模拟、情感陶冶、自由观察体悟。在交流中完善,去行动中验证以集美第二学村(大田、安溪、南安“播迁”)感恩研学之旅为例。

抗日战争时期是集美学校校史上最为艰难困苦的播迁时期,各校有的改校为科,有的几度分合,有的辗转安溪、大田及南安等地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陆续迁回集美。1939年1月,集美职业联合学校下辖的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所中专学校14个班614名师生迁到三明大田县玉田村,当地老乡腾出43座祠庙和民宅给集美学校师生作为教室、宿舍,将祖祠前的风水池填平做了操场……艰苦的条件中师生在老乡的支持下坚持抗战、办学,直到1946年集美学校迁回厦门,前后经历8年,大田县因此有着和集美“血缘联系”的“第二集美学村”,集美职校被誉为“福建的西南联大”(2)“第二集美学村”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它是抗战时期内迁玉田村的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集美高级商业学校、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以及三校联合创办的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旧址的总称,也被称作战时的福建“西南联大”。当时集美学校特地在大田钧溪“塔兜潭”架起一座跳水台,开展高台跳水、游泳活动,为山城前所未见。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在当时被誉为“中国抗战时期唯一的航海学校”,尽管许多教学实习条件不具备,第二学村仍然有“船舶云夜瞬间观星定位”、“水银模拟海面六分仪观测天体”等实践教学,同学们还自己开辟了两个养鱼池,作为养殖学科实习之用。。1940年3月,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问团”回国慰问抗战将士,访问了延安和重庆。慰问结束后同年11月回到故乡,专程视察大田集美职校。在著名的题为《有枝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抗日演讲中慷慨陈词:“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祖国被侵略,被宰割,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败日寇,光复中华”,掷地有声地说:“抗日的希望在延安,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他号召学生坚韧不拔,共渡难关,好好求学,好好做人,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事,为社会、为民众效力。“第二学村”旧址是蕴藏着嘉庚精神、抗战文化、教育文化、爱国文化、华侨文化等诸多元素的“文物金矿”[9]。

集美第二学村感恩研学体验活动的设计就将这播迁的校史放在恢宏的大历史背景下,结合第二学村实地研学创建体验情境。在描绘相似历史事件西南联大办学历史的电影《无问西东》的播映中进行情境模拟,烘托情感陶冶,在第二学村感恩之旅中自由观察、交流体悟。在集美大学校史馆里浏览《塔兜潭高台跳水》等历史照片,回顾“陈老师千里走单骑”“俞老师只身弃船从教”“新婚教师捐婚仪”“集美老师认养侨生”“众教师自发减薪养校”等折射着集美教师“位卑不敢忘国忧”“以天下为己任”光辉精神的鲜活历史事例,徜徉“森林课堂”旧址,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看到老师严谨治学、激励学生刻苦攻读的情景。研学者感知当时集美学校内迁大田,传播了嘉庚精神,鼓舞了抗日士气,在战火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3)仅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集美商业、农林、水产航海3所职校就有170名学生报名参加中国远征军,走上抗日前线。大田TV综合整理.重温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师生和当地群众抗日救亡的故事.2019-8-15.https://www.sohu.com/a/333985037_120047340.,为广大民众贫寒子弟提供了就学机会,提升了当地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层次,留下了一大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前身为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的大田城关第二小学今仍将“诚毅”作为校训,将集美校歌作为校歌。历史是面镜子,结合乡村振兴主题,集美第二学村感恩研学体验活动后续的研究性学习在嘉庚精神的内化后,会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二 践行嘉庚精神研学课程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创新

(一)深刻理解嘉庚精神的时代性,设计挖掘素材的教育视角

1.知识摄取向价值实践的过渡,立体实现嘉庚精神的模式建构。设计的研学课程如何体现嘉庚精神“超越地域、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在于研学课程设计者如何理解嘉庚精神,如何挖掘素材的教育视角。设计者必须做到知识和价值二元导向并行,以横向时间和纵向空间为坐标,立体实现嘉庚精神的模式建构。作为实践的课程,学习者通过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确立课程的“教育性”导向,彰显课程的过程属性、价值关系和生命立场[1]208。通过知识摄取向价值实践的过渡,从而呈现嘉庚精神在研学活动中的运行轨迹。

2.知行合一,将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在主题研学中。教育视角可以使研学课程素材出现不同的解读、课程的主题和课程实施也将同中存异、焕发新意,不同背景的研学者可以更好地迁移研学课程的精神实质,产生共鸣、认同和内化。教育视角可以使研学课程素材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快地让研学者理解课程设计者的教育目标,并付诸教学活动实践之中。以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为例,将价值观教育柔软、自然、有机地融合在提炼出来的主题研学中,对当今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和智能化、更有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的新一代青少年,不失为一种吸引力很强的研学课程设计视角和途径。例如从社区营造、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民宿设计、公益城中村乡村图书馆建设视角着眼,或从专业主题研学课程设计中发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精神和物质建设之中。厦门民立二小的践行嘉庚精神研学案例“橡胶——轮胎”科学主题研学课程设计中,从科学教育视角处理史实和当今科技素材,结合嘉庚先生在橡胶业的贡献史实,参观走访厦门当地的优质轮胎生产企业,设计适合小学生体验的STEM活动,很好地将嘉庚先生创业守成的审时度势、大胆创新、坚韧执着精神融入科学主题研学课程之中。从而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将嘉庚精神植根在学生心中,使之成为广大学生外在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嘉庚精神不仅存在于书本上,更应该践行在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灵活运用多种体验渠道,创新设计研学课程形式

施瓦布(J.J.Schwab)继承发展了杜威的观点,认为课程的实践取向从根本上说是人发展过程的取向。郭元祥认为课程中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要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要通过精神活动,也要通过实践活动。他认为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1]36。认为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育任务很难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因是把课程理解为“事实”而非“实践”。这种课程理解的转变,蕴含着课程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转向。旨在说明,课程对价值观的确立不应该是呆板、固定的,而应该做到因地制宜,课程不应该成为价值观确立过程中的典型示范,而应该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课程设计的跨界和迁移。研学课程设计者要开拓视野,以开放的态度了解、体验和学习不同的传媒方式和教育途径。在历史文献、视频和场馆体验这些常见的研学渠道中挖掘、借鉴新传媒、体验新教育方式,如研学主题游戏设计、桌游与研学手册的巧妙融合等。例如,场馆体验中,以嘉庚先生如何对待去世了的父亲遗留下来的债务问题组织辩论,这种处理能够调动中学生的研学兴趣,帮助他们更快进入问题情境,并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之中,更好地理解嘉庚先生的金钱观,对信誉对人格国格的重视。研究年轻的研学对象喜闻乐见的传媒特点,调整传统的研学素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如视频的剪辑长短可以一改以往纪录片式为主题式短视频,借鉴微课的拍摄手法等;如适当运用教育戏剧方式进行传播和体验,设计一些具有情境性的故事情节,将相应的社会问题和学科知识导入;如注意史实和现今嘉庚精神传承的鲜活事例的结合,适当结合社会调查,参观践行嘉庚精神的当代校友企业、组织参加优秀校友的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可以让研学者知晓嘉庚精神的践行和传承者如何塑造个人修为、影响社会效益。并以此为模板和范式,形成以嘉庚精神为内在核心的行为准则。将嘉庚精神丰富的内涵辐射到研学者的实际学习生活之中。

三 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设计方法创新

(一)采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设计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

把研学课程设计作为一个项目(任务),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团队)集体开发课程的研学课程设计实践。PBL基于项目的学习也称为专题学习,以集美大学“小学研学课程设计”课程为例,“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设计PBL学习”中“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设计”是个典型、优秀的驱动性问题,它符合可行性、价值性、真实性、意义性和道德性这五个特点。其基本问题来自于真实情境;本身蕴含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对于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该问题有一定深度值得探究、难度适宜富有挑战性;诚毅校训熏陶下的学子兴趣浓厚、有能力进行探究。这种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实践式的学习方法在研学课程设计中充分运用,大学生们以项目方式形成师生以及其他课程参与者的学习共同体,拓展能力、交流讨论、共同进步。最终“产品”研学课程体现了学习共同体对项目的理解,公开共享后可以为社会服务产生社会效益,这过程也是嘉庚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一种践行。

(二)采用STEM+课程组织方式设计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

根据杨明全教授的理论,研学课程设计符合综合课程设计以下四个环节:确定课程综合化的水平;分析课程内容的结构,形成课程单元;对课程单元进行精细化组织;将课程内容教材化[7]。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采用STEM+课程组织方式设计,STEM+课程属于学科融合的综合课程,这类课程往往围绕着学习的主题将相关学科真正整合起来,尽管还可以分清具体知识属于哪个学科,但学科的体系和知识逻辑消失了,课程内容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融合的状态。研学课程中涉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是综合经验课程,与具体学科没关系,为发展研学者的某些经验而设计,体现了很高的综合化水平。

首先,突出主题,围绕主题组织课程内容。研学课程绝大部分是综合课程,课程内容跨学科甚至经验化,设计上与学科课程有差别。移步易景,校内外环境的转换,自然场所和场馆之间的衔接,史实资料时空交错,研学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也比一般的综合课程有更多的挑战。

其次,注意课程内容组织要体现时代性和经验性。从“传”“承”角度提炼原有的课程素材。分析课程内容的结构,形成课程单元时,注意课程内容组织要回应设计理念和课程目标,体现时代性和经验性。突出嘉庚精神的价值导向,更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理念,这些内容要在结构和组织上得到突出和强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特征和可接受性[10]182。

再次,对课程单元进行精细化组织,凝练和提炼具体问题,使课程具有现实教育价值。如果不经过这种组织和分析,尽管研学素材很生动,也不能产生直接的教育价值,这也就是课程设计的意义所在[10]272。以“嘉庚瓦”主题为例。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独具特色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群顶部橙红色的瓦片又名“嘉庚瓦”,是当时嘉庚先生根据地方特点和气候特别的发明制作。九龙江畔土质特别适合烧瓦,水运交通十分便捷,又有较多成熟的制砖瓦工人,嘉庚先生选此地创办榜山镇平宁村严溪头瓦窑和对岸的沙洲砖厂,专门制作嘉庚建筑群用瓦。他严格要求瓦片质量,严禁偷工减料,经常亲自到烧制现场与工人研究[10]276。1920年他从新加坡买回压模机,指导工人用红土尝试制作红瓦,在反复试验后形成了一套流程:采用全手工制作,通过赤脚踩匀泥土、反复敲掉泥土、模具涂油脂、压印瓦坯、自然风干、原坯修边美容、入窑、烧窑、冷却出窑……多道复杂程序才能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合格瓦”。为抗台风,改良后的嘉庚瓦创造性地在底部增设一小疙瘩并开孔,铜线穿孔将瓦系连成一整片盖在屋顶椽上。嘉庚瓦制作技艺铭刻了几代人的乡愁,真实体现了重视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07年被列入厦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对“嘉庚瓦”研学课程单元进行精细化组织,针对制造研发过程从科学、工程、技术、商业价值、技艺传承保护等方面凝练和提炼具体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建筑专业大学生)进行研学课程设计,以期满足研学者的不同求知需求。

最后,将课程内容教材化。研学课程教材化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研学背景的学生所需的教材设计是不同的。研学课程教材化需要根据课程的性质、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和研学者的认知水平及发展状况来作出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挑战设计者的智慧和设计艺术。

四 结束语

习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嘉庚精神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延伸,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明底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民素质重要要求的精准点题。投入心力梳理史实素材,纳入现今践行嘉庚精神的鲜活范例,将历史的时间维度与如今推动“全球化”的空间经度融合交织,从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分析研学者的精神需求和时代家国赋予他们的历史、社会责任。组建包括小学教师、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在校生在内的践行嘉庚精神研学课程设计团队,以“课程行动研究”做为推行研学课程设计实践的重要方法论。

践行嘉庚精神的研学课程设计与创新来自于对现状的反思,更需要实践的检验。课程设计者应率先践行嘉庚精神,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由内而外课程立意、改革创新课程设计,重视课程实施的检视和反馈,力求在研学中润物细无声地传承嘉庚精神。

猜你喜欢

集美研学课程设计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研学之旅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