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
2020-02-10肖卓耿超昆明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文_肖卓 耿超 昆明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在传统的山区河道治理模式中,主要采取土料和砌石等材料进行河道治理,这种治理模式不仅会加速河流的流速,更会减少河道的糙率,导致河道出现边坡坍塌现象,降低河道的自净能力;还会将堤岸硬化,对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损害,从而破坏山区河道的生态系统。因此,有关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将生态治理理念应用于山区河道治理中,这样才能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
1 我国生态建设现状概述
1.1 污染
土地污染对河流域、土地资源、土壤等都有重要的危害。首先,影响了土地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土地资源短缺的现象,影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对农业养殖业和工业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土地污染直接影响农业灌溉,并且加重了污土地灌溉和污土地累积现象,造成土地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病毒以及有害物质,影响养殖业生物的健康成长。最后,土地资源的污染也会造成人们的生活饮用土地危机,由于土地源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和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饮用土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受到危害。传统的土地资源过滤和净化过程不能够有效去除土地资源中的化学物质,直接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1.2 泥沙淤积与湖泊面积萎缩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湖泊萎缩在近年来十分严重,从20世纪的80600平方千米已经锐减到当下的71695平方千米。造成湖面萎缩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湖泊中的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的现象逐渐增多。并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上涨。
1.3 湖泊水位下降
水位下降在高原湖泊中是常见问题,造成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高原湖泊中降水量减少流出量增加,西北地区近代又处于隆起抬升的阶段,气候较为干燥,自身的海拔问题导致蒸发量较大,造成了湖水地位下降的现象。并且,随着西北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的锐减,直接从湖泊中汲取大量水分,也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区域中的湖泊土水位下降会对区域的自然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
2 生态治理理念在山区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 治理模式
对于河道生态治理而言,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其一是自然生态型治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平原地区的河道,主要是在河道的岸顶、坡面以及水边种植植被,通过植物的根系来巩固岸坡,成本比较低廉;其二是景观生态型治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城市内的河道,成本比较高;其三是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山区河道,通过工程措施来保护山区河道的结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以及通过生态措施维护山区河道的生态环境。山区河流主要呈现出河道坡降大、水流流速大、冲刷力强以及洪水陡涨陡落等特征,因此,对于山区河流的治理来说,需要重点进行河道防洪安全和堤岸稳定的治理,而不同的河道,需要采用不同的工程进行治理。对于防洪抗灾能力较强的河段,需要维持现状,尽量减少工程措施的使用;对于防洪抗灾能力较差的河段,需要对岸坡采取加固的工程措施;对于含有较多淤泥的河段,首先要将淤泥和河流中的垃圾清理干净,然后再对河流两边植被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植被被滥砍乱伐。
2.2 治理措施
2.2.1 堤脚的防护措施
堤脚的生态防护主要包括混凝土桩护脚、钢筋石笼护脚、沉排以及抛块石护脚等多种措施。这些防护措施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护脚设施需要具备较大的空隙,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这些水生植物能够稳定堤岸的结构;第二,方便地下水和河水的流通,这样才能够使河道内的能量、物质以及养分进行充分的交换,从而促进生态循环;第三,上述措施不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维护管理,能够进行自我修复;第四,上述措施使用的护岸材料都比较柔性化,能够适应河床的变形。在具体的堤脚防护工程中,通常采用钢筋石笼以及格宾石笼作为防护材料,因为其具备较高的整体性。在实际的防护施工中,需要采用钢绞线将石笼连接在一起。
2.2.2 岸坡的防护措施
岸坡的防护主要包括干砌石护坡、植物根系加固、生态混凝土护坡以及网络梁植草护坡等措施。这些防护措施不仅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便利,更能够起到防冲刷的作用。对于不同的水位,岸坡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对于常年水位以下的岸坡来说,岸坡会常年浸泡在河水中,受到河流长时间的冲刷,因此,常年处在水位以下的岸坡防护设施需要具备防冲刷能力,还要保障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存。通常采用干砌石护坡和格宾垫护坡方式。
3 基于生态发展背景下河道治理保护形式
3.1 强均衡——高安全模式
指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的质量较高,能够保证自身发展进程中的各个因素有效进行,自觉自发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善的效果,自身的发展机制完善,发展压力较小。在这种建设环境下,应当在土地环境建设的进程中引导众多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参与到生态安全中,加强生态安全环节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采取协调配合的形式进行有效的生态安全活动,并且建立健全相应的生态安全机制,将生态安全作为一种长效化的机制运行。与此同时,应当加强政府对生态安全工作的引导和支持,避免盲目进行土地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相关举措应当进行社会公示,加强对生态安全的公共决策,增加生态安全的信息获取。
3.2 资源环境与人文建设——高安全模式
这种模式与上文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的差异就是生态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但是对于环境整体的消极影响较小,基本上不会阻碍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土地环境保护难以在短时间内建成完善的机制,主要是由于生态安全跨部门、跨学科,自身的界定尚未明确,导致生态安全的资金来源不足。政府对生态安全的资金投入是生态安全的金融主要来源,而地方和相关部门对其资金支持尚不明确,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同时,在生态安全工作中也要争取国际上的鼓励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3.3 低压力——中等安全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现阶段的资源环境建设机制失衡,资源环境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生态安全稳定性差。这种模式下,要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采用具有科技性和先导性的技术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传播制高点,不断使用全新的教育教学技术,给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新的形式和基调。例如在北京安德城市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整合了周边可利用土地资源,将生态环境南侧变电站等纳入规划,集中建绿,并拆除与东侧金泰燃料公司之间的厚重墙体,改为栏杆。不仅提升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美观环境,而且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3.4 资源环境抑制——低等安全水平
资源环境抑制——低等安全水平模式属于生态安全评估中最为危险的,表现为资源环境状态不稳定,生态安全呈现负方向发展水平,在资源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呈现较大的社会压力,缺少必要的群众相应和群众基础,生态安全的隐患和威胁较强。有些生态保护工作者认为生态安全是国家林业局的工作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工作与生态安全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应大力进行生态安全的舆论宣传和监督监管,并广泛展开生态安全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生态安全。
4 结语
在信息化不断进步的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应当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增加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内容和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规划,在新时期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获得自身的常态化强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