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称呼有学问
2020-02-09庄电一
庄电一
与人交往,免不了要称呼对方,否则就不好开口。那么,如何称呼对方才得体、才合适,怎么称呼才能让人听起来不别扭、不误解、不反感呢?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就会让对方不舒服,以致下面的谈话都无法进行呢?为什么有的人一个称呼,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呢?
一声称呼有冷暖
看来,称呼要看对象,不能对谁都那么随意、一点都不讲究;称呼要分场合,不能一成不变、一直沿用一种称呼;称呼要分对内对外,不能内外不分,用混用乱都不可取;称呼要讲究亲疏,讲不讲礼节、用不用客套要有区分。
称呼里是学问的,这里的学问虽然无关宏旨,但也是忽视不得的。
称呼是有“色彩”的,其中最突出的是感情色彩。我们从许多称呼中都能“听出”到其中的“色彩”,“ 听出”彼此间的情感和微妙关系:亲疏、好恶、爱憎、敬与不敬,都可以通过称呼反映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听到的称呼,有称姓氏的,有称名字的,有称职务的,有称职称的,有称学位的,有称军衔、警衔的,有称荣誉称号的,有称关系的,有称辈分的……“小李”“老张”“闺女”“儿子” “二姨夫”“三大爷”“李师傅”“王老师”“张科长”“赵处”“刘局”“杨总”“陈董”“教授”“博士”“将军”“劳模”“大师”,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还要在这些称呼前面加上定语,什么“尊敬的”“亲爱的”,每一种称呼,都表达着某种感情,当然也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
对很熟悉的人,称呼当然可以随便一些,也不必过分讲究、过于计较。对不太熟悉、或完全陌生的人,开口之前就要先掂量一下,考虑怎么称呼对方才算合适。就是对有些了解的人,有时也要想一想该怎么称呼对方,特别是对方职务、身份、年龄发生变化后,是否还要沿用原来的称呼,都需要思量一下,如何称呼应以合适、妥帖为准则。
我自己对非常熟悉的同事、同行、朋友称呼就很随意,对方也能坦然接受,而对在学术造诣较深、也比我年长的专家学者,我就称老师,对自己特别尊敬的则称先生。当然,我在这方面是有分寸的,并不是对谁都称老师、称先生,我不想把这两个称呼都用滥了、用贬值了,对自己称老师、称先生的人,我无论是从心里、还是从行动上都给予充分的尊重。
尊称“老师”有何妨
我曾有过一段与自己的两位老师共事的经历。当教师的,称呼自己的同事,一般都是在“老师”之前加上姓氏,这种称呼里并没有尊对方为师的意思,每个学生也都是这样称呼老师的。但当我与自己的老师坐到了一个办公室、成为同事之后,我就不再沿用原来的称呼了。为了与称呼其他老师相区别,我有意省去了姓氏,只称“老师”,之所以这样称呼自己的老师,是想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学生与老师变成同事了,但自己并不认为这就是“平起平坐”,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老师”“老师”,我一直这样叫,不仅如此,我始终对我的老师保持了应有的尊敬,无论我年纪增加了多少、地位变化了多少,我对自己老师的尊敬都没有变化,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永远也不能丢,我的老师对此也是有感受的。
在一般情况下,对一般人的称呼都可以随意,也不必太讲究,以平等的姿态称呼、交谈即可,但在特殊情况、特定场合就要格外注意。比如,如何称呼职务,就大有文章。
我这个人“脸皮薄”,也有一个“顽固的认识”,在一般情况下,我“不好意思”开口叫别人的官衔,对熟悉的人就更是如此,因为始终认为一称官衔就有隔膜、有生分了,特别是对比自己年龄小得多、职务却高于自己的人,如果称呼职务,就像拉开了距离,甚至有讨好的味道。当然,这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对官气十足、关系也不密切的人,如果不称呼对方的职务,就会让对方感到不快,那么,我们也就“和光同俗”吧。对担任副职的,在一般场合不必说出“副”字,也不要在“副”字上加重语气;但在有的场合又必须点出“副”字,在正式场合或诉诸文字就不能忽略那个“副”字,而在正职在场时,也应如此,也就避免了正职和副职的尴尬和不快。
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称呼称呼同一个人,有时也是需要和“合理”的。比如,对年龄比自己小、资历比我浅、以往又很熟悉、现已变成上司的人,在向别人介绍他、和一起座谈时,就应该“完整”地称呼职务,以此让外人了解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尊重。但到了私下,只有两个人面对面时,则无需再称呼职务,但也不应简单地在姓氏之前加个“小”字,那会让人觉得有点 “倚老卖老”。到底如何称呼合适,应分清对象和相互关系。如果省去姓氏,只称后面的“名”,就会让人感到亲切,也更符合自己的身份和两个人的关系。如果这时还叫官衔,那就会使双方感觉别扭,甚至妨碍深入交流。
亲疏有度有讲究
称呼别人,是有忌讳的,也需要注意。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身份经历,称呼当然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管一个比自己大三十岁的老年人叫“大哥”,就有“占此人便宜”之嫌;不足10岁的女童管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叫“姐姐”,就让人觉得不知分寸;对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直呼其名,会让人觉得不知轻重;管一个中年妇女叫“小姐”,会被人认为不庄重;30岁的人管40岁的人叫“阿姨”,会让人很不舒服;把女士的辈分搞乱了,对方会恼火地回敬一句:“我有那么老吗?”乳名,一般是只供父母和至亲中的长辈叫的,外人就不能随便叫,但人已四五十岁了,即使是父母和至亲也不宜再呼叫乳名……类似不妥当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同学聚会,直呼其名,显得亲近、随和,如果互称职务,那就生分了;同事交往,用不着客套,过于客气就虚伪了;在一般工作会议上发言,不必不厌其烦地点出到会领导的姓名和职务、更不要“尊敬的”不离口……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称呼中的偏差,引起的不和谐、不愉快、引发的矛盾、冲突,简直是不计其数。
称呼要准确、得体,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需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强加于人。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位著名科学家回国访问,国内一些接待人员和新闻报道都称他为“XXX博士”,以为这样称呼是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因为那时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很少,但其本人对此“称呼”却不太“感冒”,还专门提了一点建议,大意是说:还是称呼“XXX教授”好。博士只代表求学经历,还不能代表学术成就,有的博士不但不是教授,甚至连副教授都不是,所以,称“博士”比称“教授”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是矮化了。
很早以前,党中央就提倡党内要互称同志,这个倡议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志”,这个称呼很好,可以“推而广之”,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但是这个称呼也有局限,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能都以“同志”相称。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复杂多样,对有的人、在有的场合就不能称“同志”,我们也不能以一种称呼来称呼所有人。
称呼,蕴含着色彩,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称呼,可以表达丰富的感情,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何通过称呼推进交流、联络感情、密切关系?这里面值得探索的东西还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