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治水新方案
2020-02-09孙志禹吴海斌编辑任红
◎ 文 | 孙志禹 吴海斌 编辑|任红
钱穆先生说中华文化始于一个个复杂的河流系统。中华文明是以治水为开端的,大禹治水实现了中国文明的第一次跨越,使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国家形态。“善治国者先治水”,波澜壮阔的治水史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成就了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五千年文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大禹。1993年,三峡集团秉承“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初心使命,开启了建设大国重器,治理长江水患,开发利用长江水力资源的历史篇章。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三峡工程成功建成并进入安全、高效、稳定运行阶段。实践证明,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成为保障长江安澜的关键骨干工程和实现人水和谐的典范工程。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永葆母亲河一江清水浩荡东流,成为时代赋予三峡集团的治水新使命。
新时代新方略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三峡集团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参与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中,更加注重大型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同时开始积极谋划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2016年9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三峡集团要积极参与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来,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好作用。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会同有关部委,研究支持三峡集团改革发展和参与长江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此期间三峡集团党组在思想认识上也高度统一到共抓长江大保护上来。此后,国家有关部委印发了三峡集团新的战略发展定位和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明确指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这是三峡集团开展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三峡集团确立了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的战略,正加快实现从“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向“管理三峡,保护长江”的重大转变。
新时代新挑战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治水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问题仍需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不断出现,给新时期治水提出了崭新课题。长江流域历经40年高速发展,积累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长江病了”,“病得还不轻”。善治水者水治,推动长江大保护必须科学研判,看准病源、找准病因。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筹领导下,三峡集团从2017年12月开始,组织专班深入开展了长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研究,组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专项调研组,多次赴宜昌、岳阳、长沙、九江、安庆、芜湖等地开展调研,深入摸排城市水环境治理和行业发展现状,基本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城镇污水收集率低,污水直排较普遍;城镇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欠账严重;城市河湖水环境容量严重不足;产业链“片段化、碎片化”等。具体表现为:
一是排水管网。普遍存在管网雨污合流标准低、雨涝严重、老旧破损、外水内渗、混搭错接、直排河湖、市政与工业污水混接、疏于管理等问题。部分城市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污水溢流,大量污水进入城市河湖或渗入地下,导致污水收集率低下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严重偏低。
二是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问题,导致进水浓度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降低、综合负荷率低、一些新厂“晒太阳”难以为继;部分厂排放标准偏低,不能满足地表水体环境质量要求;污水处理厂计量收费机制及绩效考核机制有待研究改善等。
三是污泥处理处置。“重水轻泥”现象比较严重,污泥有机质偏低、重金属含量及含砂率偏高,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尚未成熟,现有处理处置方式较粗放,管理简单导致违法倾倒事件屡有发生,二次污染问题频发。
四是城市河湖水环境。前段存在的问题,导致城市河湖水质普遍超标严重,屡治屡污、屡污屡治。基层政府普遍欠缺治水系统蓝图,没有科学的河湖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
五是环境管理与监督。“重工程、轻运行”、“重末端处理、轻系统治理”、产业链被划分成多个社会资本运营、实施主体责任界线不清晰、目标不归一,行业“九龙治水”现象十分普遍,难以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
经过调研分析,行业普遍认为长江水环境治理“黑臭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关键在管网”。此外,自然界天、地、空,物理、化学和生态演化,以及社会管理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均会对水体产生不同影响,因而“治水治污”是一道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难题。
新时代新遵循
针对上述问题,三峡集团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原著中寻找治水的遵循和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讲话中指出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来治好“长江病”;在论述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时强调,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干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在论述加大推动力度时明确“要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并且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仅仅是沿江各地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要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格局,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在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进一步提出“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下、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明确要求“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强调“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试点,积累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系列论述是指导“三峡治水”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三峡方案”的源头活水。结合调查分析,三峡集团形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的163字总体解决方案,即: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以摸清本底为基础,以现状问题为导向,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依据,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和“一城一策”的原则,突出整体效益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厂网河(湖)岸一体”、“泥水并重”、资源能源回收、建设养护全周期等模式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促进城镇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以及综合利用,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整体根本改善。
宜昌猇亭岸线治理 摄影/汤伟
三峡大坝 摄影/黄正平
新时代新方案
“三峡治水”总体解决方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新时代三峡治水的精髓与科学遵从,充分体现了传统治水与新模式治水的不同。
一是从治水依据上看,传统治水是以行业规划为依据,三峡方案则以城市涉水综合治理规划为蓝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分期实施”的原则,体现了综合治理和阶段性目标的系统考量。
二是从治水目标上看,传统治水以治标为主,以出水水质达标为目标。三峡方案则通过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实现河湖水环境质量整体根本性改善,体现系统、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从产业链来看,传统治水最大的弊端就是“重厂轻网”,碎片化、末端化;三峡方案更加强调全产业链,实现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泥水并重,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互相推诿的问题。
四是从治理主体来看,传统治水一般都是分散式的,多投资、设计主体;三峡方案始终坚持政府、社会和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五是从行业标准与规范来看,三峡方案将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出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动能、新技术、新标准。
六是从运营方式来看,传统治水是单项目独立运营;三峡方案是全域、全城或者多项目规模化整体运营。
七是从投资回报来看,三峡方案是保本微利,趋于公益,是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和综合最优。
八是从发展方式来看,三峡方案坚持资源能源回收、循环、综合利用,按照自然生态化的原则来规划项目,最终将治水项目转换为能源资源厂、再生厂。
“三峡治水”总体方案倡导的科学系统、综合治理的治水理念和模式已开始得到行业广泛认同以及试点城市的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