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全面提升国企国资改革成效
2020-02-08宋清辉
宋清辉
在对GDP的贡献上,国有企业完胜民营企业,但在运营方式和创新创造方面,民營企业则更胜一筹。由于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不断被人诟病,如今翻看一些社交网站,时常能发现一些嘲讽国有企业的言论,评论点赞支持这类观点的网友也不少,这很正常。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字节跳动、联想等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几乎囊括了我国网民,人们享受到这些企业实实在在的服务。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靠前企业,如工商银行、国家电网、两桶油等,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大腿”优势。一边是白手起家成为一方巨擘,一边是依靠大树开花结果,人们自然敬佩那些没背景、靠实力迈向辉煌的民营企业。
国企国资推动我国全方位发展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今年初,10天内搭建完成常规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是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答卷之一,这一点便能诠释国有企业的作用和影响力。国有企业能够发挥出重大作用、取得重大成效,与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密切相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在持续改革的40多年时间里,国企国资助推我国全方位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推动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依靠各种企业的力量,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肩负着发展重任。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毕竟国有企业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为国服务,而民营资本在市场化运作中则可能改名换姓转向他方,譬如早已入籍新加坡的张勇便成为新加坡首富,好在他名下公司所处的行业是餐饮。
借鉴成功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关键词是市场化。所谓市场化,就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从而获得盈利。这从字面上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第一,是否可以参加这种竞争?第二,能通过哪种方式参加这种竞争?第三,该让哪些人做这些事,该支付他们多少薪酬?第四,如果经营班子发生变动,项目还做不做了?
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四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样,都是由人组成的,国有企业遇到的问题主要与制度相关,不断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就是在不断“拆卸”制度形成的枷锁,从而令企业更有活力。笔者认为,企业发展的成败归根到底是人的使用,选对了人、用好了人,国有企业在改革之路上就不断取得成效。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有效履职,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领导班子一需要稳定,从便于长时间共同指导企业发展,推动企业长期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二需要齐心。领导班子需要就各种问题尽快统一意见,提升决策效率。三需要敢担当,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四要敢于用人,将各类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以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推进市场化管理制度,将助力企业跨过制度障碍。国有企业有关人员的办事能力并不弱于民营企业,但常因固化的制度影响到办事能力。以审批流程为例,国有企业的一项工作处理要经过部门领导、分管领导、经营班子的审批,还要报上级单位的分管部门、分管领导及更高级别的领导审批。而民营企业在审批流程上则小而精,办事速度自然更快。
如何全面提升国企国资改革成效
市场化的管理制度,既要求简化繁琐的流程,还要求大胆向各所属企业、部门放权,通过内部流程优化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将部分和主营业务关联不大的审批流程改为部门完成审批后向上级的报备制度,这样一来可通过架构优化将需要审批的流程和人员进行优化,加快审批速度;二来可划分出更为精准的工作事项判定,根据不同项目的轻重缓急和涉及的资金量下放权力,减少高层对细小工作的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有企业办事效率。
不断优化薪酬管理制度,将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媒体披露的各种报道中可见,许多大型民营企业员工年薪动辄上百万元,应届毕业生刚入职的月薪动辄过万元,在国有企业中这是绝大多数员工不敢想象的。优越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能很好激发员工的干劲,可是因为薪酬绩效的不完善,尤其是员工奖金有明确的限制要求,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
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做法是实施员工持股,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然而从披露的相关公告来看,很多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并非是全体员工的持股,而是限于中层领导,这依然无法调动起企业整体的创新动力。绩效管理必须要惠及国资整体系统,并要允许表现优秀的员工获得的薪资可以超过管理层。
优化内部组织构架,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有的企业为了做好业务下设了许多部门和单位,然而部门越多、设置的条目越细,越容易出现各部门就一件需要共同承担的工作推诿、扯皮,使得业务耽搁的情况。优化内部的组织架构,不再增加冗杂的业务部门,合并业务相通、相近的部门,撤销不必要的部门,特殊情况下建立临时部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卸掉部分负担,加快内部沟通效率、减少隔阂,让各项工作在部门内部走得通、行得快。
完善监督及举报制度,将使国有企业的生产运营清晰适明。纪律方面也是国有企业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近期不断有“老虎苍蝇”被打的消息,有一部分流失的国有资产被追回。国资系统和民营企业不同,其内部涉及到更多的官员权力问题,因此也存在不少以权谋私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因此要大力打击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各种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行为。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从以往的“听领导安排”逐步转向“主动求变”,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成效。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当明白,无论如何深化改革,无论如何市场化,无论怎样变化,“国”字姓永远不会变。国有企业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助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健康成长,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发展中更有竞争力、影响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抓住机遇时有更强的创造力、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