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2020-02-07赵森刘峰瑞梁潇郭振业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效果

赵森 刘峰瑞 梁潇 郭振业

【摘 要】 目的:观察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对照组(接受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每组n=55例。在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停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4.55%(52/55)、69.09%(3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用的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更好,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治愈损伤。

【关键词】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8.2【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77-01

软组织缺损后行皮瓣修复治疗手术的使用原因是患者的损伤已无法通过植皮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中将较为常用的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方式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进行实验对比,意在通过结果对比对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的手术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患者资料

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按照皮瓣修复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55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9.91±4.45岁),对照组(共55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8.77±5.68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两种皮瓣修复手术方式相关资料培训,在患者表示明白两种皮瓣修复手术方式的手术流程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签订同意实验书后开始。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接受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

手术步骤如下:(1)患部清理,除了表皮外,相关的肌肉、关节等组织均有可能受到伤害并影响到患部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在对患部进行清理时将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进行清理,尽量恢复原状或进行辅助固定。(2)在此过程中对患处软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预计所需要的皮瓣并制定皮瓣切除的地方和皮瓣切除的方法。(3)在做好胸腹部皮瓣设计后,从深筋膜浅层撕开皮瓣以用于患部缝合。(4)对两处均进行缝合与修整。并检查两处手术口的情况。(5)测试患处缝合后的效果并进行抗感染和清理措施。

1.2.2 实验组患者接受穿支皮瓣修复治疗

手术步骤如下:(1)患部清理,与对照组第一步相同。(2)合理的在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对皮瓣进行设计,并预先留置营养血管通道。(3)对皮瓣周围进行调

整,并切来皮瓣边缘切开,与深筋膜下的小血管进行方向接合设定。(4)进行缝合与止血,并在抗感染治疗后对患者的病症的患肢进行固定。(5)做好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1.3疗效标准

医护人员在两组患者的治疗完成后统计两组患者停用抗感染药物时间,在在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患部愈合时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患部恢复的效果。评价标准分别为:优(患者愈合时间快,恢复后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发应事件发生率较低)、良(患者愈合时间较快,恢复后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发应事件发生率较高)、差(患者愈合时间较慢,恢复后功能恢复较差,不良发应事件发生率较高),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x±s)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显示,实验组患者皮瓣修复手术效果优、良、差分别为41例(74.55%)、11例(20%),3例(5.45%),优良率为94.55%(52/55);对照组组患者皮瓣修复手术效果优、良、差分别为29例(52.73%)、9例(16.36%),17例(30.91%),优良率为69.09%(38/55),比较结果为(x2 =21.789,P=0.001)。两者停用抗感染药物时间分别为(6.14±2.16)d、(12.29±2.64)d,比较结果为(t =14.40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能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

3 讨论

一般而言,软组织缺损的程度较轻,为浅表性损伤时,仍然多采用植皮的方式进行手术,但若是缺损严重,明确的会对患部周围骨骼和肌腱造成影响时,便不能在运用植皮的方式进行修复,原因是其无法修复相关的组织功能[1]。

因此在软组织缺损严重时多有采用皮瓣修复手术,这种手术又分为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术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后者的优势在于通过手术修复,能促进缝合皮瓣与周围组织进行结合,从而使伤口的愈合速度加快,不良反应事件(皮瓣边缘坏死、创面感染、皮瓣严重肿胀、关节僵硬)的概率降低[2-4]。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分析认为是由于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低,患部在恢复期间受到的影响较小,恢复情况较好,因此不需要长时间的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辅助恢复,也因此,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两种皮瓣修复治疗手术对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都能有效的促进患者患部的功能恢复,但相较而言,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术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更快的治疗成果。

参考文献

[1] 严威,梁献丹,朱玉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41-43.

[2] 李洪英.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7):64-65.

[3] 窦邦现,李红卫,白晨平.穿支皮瓣术与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对比[J].临床研究,2018,26(6):30-32.

[4] 王海龙.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7):75.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