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永刚:折翼鸿鹄志存高远 精工细作修己惠人

2020-02-07陈平

中国商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鸿鹄残疾人疫情

陈平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南部的鸡泽县地处京津冀、环渤海以及中原经济协作区“三弧”交会的重要节点。从古至今,这里曾走出过毛苌、毛遂、齐祖望等历史名人,曾因鸡泽之盟而名震中原。而在当代,这里又走出了一位青年残疾人企业家,他曲折坎坷的创业经历、诚实守信的做人态度和无私助残的感人事迹被廣为流传,书写下什么是自强不息、什么是责任担当。他就是“全国自强模范”、邯郸市鸡泽县鸿鹄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刚。

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

2019年5月16日,王永刚迎来了自己人生中难忘的一刻。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他与167位“全国自强模范”一起受到隆重表彰,并且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那一天,他身着一套灰色西装,系上了领带,精神抖擞,英姿焕发。回想起创业的苦涩艰辛和多年来的不懈拼搏,他禁不住心潮澎湃。

和多数孩子不同,王永刚幼年时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因为患病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左下肢残疾让他失去了和常人一样自如行走的能力。在读完中学后,他选择外出打工。那一年,他才15岁。他曾在建筑工地打零工,搬砖头、推灰车、筛沙子,在砖厂打工,开过出租车,与人合伙办过辣椒酱厂,还远赴云南送过冷饮……粗算一下,十几年的时间他竟然做过13份工作,被熟悉他的人戏称为“全能选手”。

在这十几年间,永不言败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前行。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他干起活儿来“不要命”,曾经连续四个月无休,一年下来收入他是最高的;孤身一人在昆明送冷饮时,他骑着一辆加重自行车带着200多斤重的冷饮往返于县城与周边农村之间的崎岖山路上,一年的时间里踩坏了三个脚蹬子;到外地跑业务时他从不住宾馆,经常一天只靠几个烧饼充饥,创下过九天吃住花费仅76元的“最低纪录”。

打工生涯让王永刚尝遍了残障人讨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丰富的经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丰富了他的头脑。快到30岁的时候,他对过去进行了一番总结和反思,他意识到,应该专注一行全力以赴。

于是,他选择了服装行业,来到石家庄一家服装加工厂。在这里,王永刚依然不改吃苦耐劳的品性,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钻研技术,从打版到裁剪,从熨烫到包装,经过努力熟练掌握了一整套服装加工的工艺和技术,同时也熟悉了市场行情。

2008年,国内服装市场逐渐回暖,王永刚第一时间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回乡创业。他要靠双手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就一番不同于常人的事业。当年,王永刚回到家乡鸡泽县东柳村,卖了自家几亩地收的麦子,再加上亲戚朋友的帮助,筹集20余万元资金把自家的庭院改造成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购置了3台缝纫机,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改变命运,活出尊严,打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王永刚创业初始立下的誓言。可是,一个残疾人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

王永刚认为,讲诚信一定是从商的底线。面对商场竞争中的投机取巧和不讲信誉之风,王永刚十分不屑,他自始至终地将“诚信”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2009年寒冬的一个傍晚,王永刚接到石家庄一个客户打来的电话,对方着急地说有一批服装第二天就要出口韩国,但还差200件,看他能不能救救急。考虑到客户的迫切需要,王永刚当即应承下来,紧急召集工人赶制,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批货。

可是,当他赶到县城配货站发货时,配货车已经开走了。怎么办?救急如救己,信誉不能丢。他马上联系邢台南和县,那里回复说可以带货。于是,王永刚顶着刺骨的寒风赶了50多里路将服装送了过去,那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客户对他的诚信与付出赞誉有加。

由于他坚持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很快便赢得了市场和各地客户的信任,订单纷至沓来,效益连年翻番,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还清外债,并且还有了50多万元结余。

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压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人问王永刚,你的减压方式是什么?王永刚的回答既不是借酒浇愁,不是到KTV去嗨歌儿,也不是向人倾诉,而是在一个独立的空间,整个人安静下来之后去思考、去分析,理清思路、放下包袱、重装上阵。

精工细作 笃行致远

鸡泽县共有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等企业近200家,产业年产值近百亿元,且年增加值约为10%左右,是当地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这里交通便利,“一高两铁三省道”贯穿县境,距内陆开放口岸邯郸海关和邯郸机场仅50公里,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四个省会机场均在200公里以内。

2011年6月,在经过几年的积累后,王永刚耗资200多万元对加工厂进行了改扩建,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先进一流的流水线、高标准的职工宿舍和食堂,企业的软硬件建设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自家庭院里的小服装作坊化茧成蝶了。这一年,王永刚将其正式命名为鸿鹄公司。

据记载,“鸿是指大雁,而鹄则是天鹅。”鸿鹄是中国古人对秃鹰之类飞行极为高远的鸟类的通称。显然,从一开始的起名,王永刚就对企业寄予了厚望,有着振翅高飞的深刻寓意。那么,王永刚带领下的这只鸿鹄能飞得高飞得远吗?

企业做大了,工人增多了,方方面面都需要科学管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才能立足长远发展。而王永刚还是那句话:信誉不能丢,质量要过硬。从原材料选购、剪裁缝制,到熨烫包装、物流运送,他都严格要求必须按照标准作业,有残次品绝不能放过。他还结合企业的实际,带领管理层专门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奖惩分明,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动性。为了让员工好记好操作,王永刚还将这些工作制度编成顺口溜,以便大家能铭记于心。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诚信经营的企业宗旨,到了2015年,王永刚的服装厂员工已经增加到500多人,下辖15家分厂,销售额增长了280倍。这个占地面积总计2.9万平方米的加工厂年产量已经达260余万件、年产值1.6亿元,产品畅销国内,真正蝶变成为一家大型服装制造企业。

赢得市场的鸿鹄公司订单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在生产款式和品类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今已经承揽了石家庄市场上“女人百合”“鹏程”“琪濛家族”等品牌服装加工量的50%任务,年产量达到360余万件,并有20%的产品出口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有人说,当代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企业家的创业史,那么王永刚十余年的创业史也称得上众多企业创业的一个缩影。他带领着鸿鹄公司扎根本土,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优化市场环境注入了新动能、做出了新贡献,在中国制造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

成于精勤 止于至善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前,身为党员的王永刚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2月2日,王永刚为鸡泽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1万元;2月3日,他前往鸡泽县吴官营疫情防控站点慰问抗疫一线的公安交警,并捐款1万元;2月5日,他以鸡泽县拥军联盟志愿者的身份,为七个乡镇坚守抗击疫情一线的党员干部、民兵及医务人员送去了350箱方便面和210件矿泉水,助力鸡泽抗“疫”联防联控工作;2月13日,他又前往鸡泽县国税局抗疫一线捐赠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5000余元的食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身为党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绝不能在阻击疫情中掉队。”

与大多数企业一样,在疫情防控期间,鸿鹄公司也无法正常开工生产。但王永刚却比之前更忙了。面对疫情,他作为企业领头人,时刻不忘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他定期对厂区进行卫生消杀,每天在企业微信群里讲解疫情防护知识,叮嘱工人做好防护措施。一旦了解到哪个员工家里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现在是特殊时期,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在家做好防疫。”王永刚说,“我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企业一定会复工复产,我能做的就是为尽早开工争取时间。”

隨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向好,鸡泽县逐渐开始了复工复产。可此时王永刚心里犯了难,因为他跑遍县城所有的药房,却买不上开工所必须用到的防护物资。为了早日复产,让员工经济有收入、安全有保障,经过多方联系,他终于从南方购到了3000只口罩和5箱消毒液,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做好了准备。

3月10日,鸿鹄公司复产了。王永刚给每名员工发放了防护口罩,安排厂区每天早晚两次进行卫生消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是,企业更大的困难在于产业链的上下游。那个时候,石家庄批发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上游原料进不来,下游销售不畅通,资金无法回笼。面对企业将要面临的入不敷出的情况,王永刚坚定地说:“不能停工。工人只有有活干、有钱挣,才能安下心来过日子。”

为此,王永刚多次联系老客户,以高价购进原材料,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截至6月底,企业共完成7个服装订单总计16万余件,其中包括3.5万件的定制防寒服、13万件单衣,这些来自鸡泽的中国服装漂洋过海,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到了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等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抢手货。

疫情面前,王永刚用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带领公司全体员工一道奋力拼搏。“我从一个农村长大的残疾孩子成长为一名党员,成为河北省‘农村拔尖青年人才,我要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和社会的信任,要用实际行动为鸡泽县的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做出自己的贡献。”王永刚如是表示。

“逆商”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应对困难的能力,而此前有学者认为“中国企业家的‘逆商水平普遍比较高。”的确,王永刚的坚韧不拔也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实体制造企业把握时代机遇、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逆商情怀。在冰河解冻期勇吃螃蟹、在国际竞争中勇于行船,王永刚带领着这只鸿鹄在一次次的磨练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谋求实现更大的发展。

修己惠人 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用在王永刚身上再贴切不过。多年来,他秉承修己惠人的中华传统美德,将鸿鹄公司的发展史书写成了一部厚德载物的文化史。

因为自己尝尽了残疾人的种种不便和苦涩,王永刚心中早就升起了一个“扶贫梦”——他要扶持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带动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目前,鸿鹄公司已经为83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他们缴纳了社会基本保险。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新改造,楼道门前的台阶全部换成无障碍通道,对车间进出口都进行了加宽。企业专门设置了残疾人康复室,配备有供不同身体条件的员工健身和康复的器材。同时,对家里有残疾人的员工,尽量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时间,以方便他们照顾家人。此外,企业还专门建立了夫妻宿舍,如果员工双方或一方是残疾人可以长期居住,方便他们的生活起居。

为了更好地照顾残疾职工,企业还对残疾人实行了“八个免费”政策,即:食堂就餐免费、住宿免费、洗浴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康复训练免费、阅览报刊免费、电动车及手机充电免费、上下班接送免费。虽然企业每年为此要增加开支20多万元,但王永刚觉得值。一项项关心关爱措施的出台使残疾员工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大家亲切地称鸿鹄公司为“梦想乐园”。

为了进一步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王永刚还想方设法做大产业辐射半径,帮助能居家生产的残疾人“单户”创业。对行动不便和离厂较远的残疾人,王永刚帮助他们实现居家就业,不但免费提供缝纫机器,还定下了一条规矩:凡残疾人做加工的单户,企业负责从送料到付款的全过程服务。公司有专人送料,还预付加工费,加工好后打一个电话,公司就上门来取货。

2018年10月底,在与鸡泽县残联合作开展的一项助残活动中,王永刚捐赠了1万元,向残疾人王立志赠送了一台电动缝纫机,并向三户残疾人家庭各赠送了一台手机压屏机。

猜你喜欢

鸿鹄残疾人疫情
央视播报龙感湖聚14万只候鸟
雄鸡与鸿鹄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张鸿鹄《决战胡麻岭》
携孙逛街
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