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社会心理适应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

2020-02-07陈家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程度

李 涛,陈家庚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1]。教育部颁布的《留学生计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内地高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2]。留学生管理,尤其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心理适应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行为心理学的观点,环境的刺激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变化,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由于失去熟悉的社会交流信号或符号,对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产生深度焦虑症”[3],很容易在多方面影响下产生心理问题,造成“文化休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影响。

本研究着重对留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状况做出调查,分析总结在华学习过程中留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的共同特点,结合外部条件和留学生本体的内在联系做出解释和预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紊乱现象提出解决的措施,为留学生管理工作和留学生自身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两种途径进行调研。留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并随机就问卷中的问题对受试者进行访谈。

发放的问卷分为英语和汉语两个版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础信息统计和来华留学适应状况调查表。基础信息包括以下六个内容:性别、年龄、地区、来华时长、学习阶段、专业。适应度调查表分为日常生活、学业、人际交往、中国文化适应和语言五个方面,每个方面设10道判断题选项,总计50道题目。该适应状况调查表采用5点式计分方法,分别为“非常不适应”“有点不适应”“一般”“比较适应”“非常适应”,对应为“1”“2”“3”“4”“5”。笔者采用每项适应程度平均值的方法来判断留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状态。适应程度平均值≤1为“非常不适应”,1<适应程度平均值≤2为“有点不适应”,2<适应程度平均值≤3为“一般”,3<适应程度平均值≤4为“比较适应”,4<适应程度平均值≤5为“非常适应”。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西安各高校留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汉语培训生、汉语语言预科生、短期交流生和其他项目人员(包括校企合作等项目来华的留学生)。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2份,回收率为88%。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总体适应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受试的来华留学生的总体适应度平均值为3.49,是“比较适应”。其中感觉“非常不适应”为0人,感觉“有点不适应”的占3.33%,感觉“一般”的占16.67%,感觉“比较适应”的占66.67%,感觉“非常适应”的占13.33%。总体而言,西安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度为“比较适应”,有少量来华留学生感觉适应周围环境很难。

适应程度调查问卷表分为五个方面,其适应程度值以升序排列,如表1所示。由此可知,受试留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适应难度最大,“日常生活”方面适应能力最强。在适应程度调查表中,留学生适应值最低的几项分别为“我在课上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步伐”“我能够很容易理解中国人的笑话和幽默”“我认为中国同学都很热情,容易交往”“我非常喜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适应值分别为2.8、2.7、2.8、2.8,表现为“有点不适应”。

表1 适应程度情况分析

(二) 心理适应差异性

根据受试来华留学生的基本信息统计特征,通过对比适应程度均值的方法,从来华留学生的性别、年龄、留学时长、留学身份、所学专业、地区分为六个方面探讨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状态的问题。

1.不同性别。受试留学生中,男性92名,占60.98%;女性58名,占39.02%,男生、女生适应平均值分别是3.48和3.5,均为“比较适应”。从图1可知,男性和女性在适应平均值上没有较大差别,但通过访谈得知,在实际生活中,与男性相比,女性更能够融入到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访谈中多数女性表示“能够较多的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男性几乎很少表示“能够得到别人的主动帮助”,认为“中国人对外国人有距离感”。在“语言”方面,女性表示“觉得汉语很难,但是能够慢慢学会”,而男性对学习汉语的自我满意度要比女性低。

图1 不同性别适应程度

2.不同年龄。受试的来华留学生年龄可分为三个组,分别是“18—23岁”“24—29岁”“30岁以上”。从图2可见,来华留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增强。通过访谈了解到,“30岁以上”的来华留学生来中国之前大多有着去过其他国家的经历,能够接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即便不能理解也“保留自己的意见,以便于慢慢观察”。“18—23岁”中的留学生有很多是第一次出国,所以他们表示“比较难以理解中国式的幽默”“不能了解中国人的真实想法和客气的方式”,总之在人际交往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三个年龄组都觉得“中国同学不是很热情,比较难交往”,适应度平均值仅为2.7。

图2 不同年龄适应值

3.不同留学时长。受试的来华留学生按照留学时长划分,可以分为5组:“1—6个月”“7—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36个月以上”。从图3可见,感觉到适应程度最低的是来华时间为36个月以上的留学生,整体适应度呈现一个逐渐升高又下降的过程,并且在13—36个月之间能保持一个长时间的稳定状态。通过访谈了解到,来华时长1—6个月的留学生大多表示“充满新鲜感,能够尝试不同的体验”。来华时长7个月以上的留学生表示也有过新鲜感,但是新鲜感结束后,又开始慢慢出现“汉语说得不好,学习压力大,金钱紧张”,“很想家,想赶紧回去”等问题。可见,随着留学时长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刺激,留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一定的变化。

图3 不同留学时长适应值

4.不同留学身份。受测试的来华留学生身份主要分为七类: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汉语培训生、汉语语言预科生、短期交流生和其他项目人员(包括校企合作等项目来华的留学生)。由图4可知,在受试的留学生中,博士生和其他项目来华交流人员的心理适应程度最低,短期交流生和语言预科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较高。博士生和其他项目来华交流人员有较大的“课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在华留学过程中的适应问题较多。短期生和语言预科班的学生“想好好学习汉语,以后考虑在中国读书或者工作”,对在华生活有一定程度的期望值,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好。

图4 不同学习阶段适应值

5.不同专业。受试留学生的专业可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汉语除外)、理工科、汉语。由图5可见,在受试留学生中适应程度最高的是人文社科(汉语除外)类学生,其次是汉语学生,适应程度最低的是理工科的留学生。根据访谈了解发现,三个专业的留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汉语有很严重的口音”“自身的汉语水平影响了自己上课的学习效率”。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留学生都表示“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图5 不同专业适应值

6.不同地区。由图6可知,西安各高校留学生的生源大多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占到总数的95.12%,是西安高校留学生的主体,在此具体分析这三个地区的留学生适应程度值。其中,亚洲留学生在华留学期间的适应程度最高,其次是非洲留学生,欧洲留学生在华留学期间适应能力最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欧洲学生包括其中大部分的俄罗斯留学生尤其表示“不习惯中国的饭菜”,可见饮食带来的差异会影响适应程度。不同地区的留学生由于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早就形成了固有的价值观和独特的学习生活习惯,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也会存在适应程度的差异。

图6 不同地区适应值

三、提升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程度的建议

以上调查表明,来华留学生根据性别、年龄、地区、来华时长、学习身份、学习专业的差异,会体现出每个阶段的适应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业方面,整体适应程度较高,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整体适应程度最低。具体来看,女性的适应能力比男性更强一些;随着留学生的年龄增长,对有过跨文化交际经历的留学生来说,其适应能力会相对较强;留学生的整体适应度随着留学时长呈现抛物线的发展趋势,院校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帮助留学生渡过需要适应的“挫折期”;课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能够对不同学业阶段的留学生产生压力影响,其中博士生的适应程度最低,压力较大;人文社科专业的留学生相较于理工类留学生的适应能力强;亚洲学生由于占有地缘文化优势,适应能力较强,而欧洲学生在华期间适应能力较低。

文化休克是指个体进入到崭新的环境中,从浅层的语言、生活习惯到深层的思想观念都失去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社会交往图式而产生的一种迷茫、无助、抵触甚至恐惧的感觉[4]。文化休克一般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刘珣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是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的生活环境中,以及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差异都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5]。在华留学时间较长的留学生,先后经历了“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和“适应期”四个阶段。从数据分析得出,有些“36个月以上”的来华留学生在“挫折期”阶段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调整,随着时间的增加,心理适应状况越来越差。因此,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针对留学生出现的适应问题和潜在的适应危机,建议采取以下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帮助来华留学生积极地融入正常社交生活

调查显示,留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程度最低,这表明留学生并没有真正地融入来华留学的正常社交生活中去。“我国高校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大多是‘特殊照顾’,即对外国学生与本国学生进行区别化管理。”[6]这种管理模式为留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隐私空间,但同时也会导致两个群体不能够有很多的机会进行社交,减少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正常交往的机会,留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受到影响。

留学生所在的高校应该通过积极的手段帮助留学生适应在华的社交生活,比如在管理上采用“趋同化管理”的模式,打破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群体的界限,学校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等活动,帮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友情。另外,学校要出台政策限制留学生出入酒吧、夜店等社交场所,引导留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留学生活习惯。留学生通过这些积极的社交活动,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提升对中华文化、中国社会制度和人际交往关系的认识,进而帮助留学生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减少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提升留学生的精神面貌。

(二) 加强来华留学生的语言学习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来华留学生在华生活必须通过汉语和周围的人交流,但是很多留学生因为汉语水平较低,给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语言关是来华留学生要适应国内生活和学习必须通过的首要关口,语言障碍也是导致原本心理健康的留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7]因此,帮助留学生尽早地通过语言关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发动本校语言专业的学生和留学生建立语伴关系,形成互利共赢的语言学习帮扶模式,或者通过“汉语角”“传统节日体验”“文化体验之旅”等形式为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文化生活等提供学习的窗口。此外,要对留学生进行准确的汉语等级检测,在留学生课堂上针对性地结合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对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语言学习班组织培训汉语能力,定期抽查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发动语言学习较好的留学生引导水平较低的留学生学习汉语,交流经验和方法,增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

(三) 及时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

有些来华留学生在“挫折期”阶段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调整,随着时间的增加,适应状况越来越差,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在对留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要认识到其特殊性,“留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关心、重视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还要具备跨文化管理的意识,要理解和包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能准确把握因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还应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对留学生进行多元化管理”[8]。

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危机是多种复杂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因此,除了学校基本的物质环境和制度管理以外,还需要对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留学生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留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辅导队伍。此外,要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在留学生来华“7—12”个月左右经历“挫折期”的阶段,组织文化体育活动,转移留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留学生的困难,帮助留学生适应在华生活,渡过“挫折期”,避免留学生进入“文化休克”的状态。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程度
学汉语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