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标准的主人
2020-02-06王忠敏
王忠敏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和中央党校,获工学硕士学位和法学研究生学历。国家智慧能源产业联盟主席。曾任锦州铁合金厂厂长、辽宁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葫芦岛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国东北大区计量测试中心主任、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院党委书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谁是标准的主人?这个题目是否确切?短短的七个字在我的头脑中盘旋过多少次,直到今天在键盘上敲出它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陌生。只是在重温了几年前我以“可贵的探索 有益的创新”为题,为《标准·产业》创刊号写的序言之后,我才下了决心,认定就是它了。
话确实需要从两年前说起。当时,刚刚成立的东莞市建筑节能标准联盟秘书处的楚燕小编,百费周折地联系到我,诚恳地邀请我为即将出版的杂志写几句话,我因此知道了“青筑”,也因此结识了“青筑”的创始人曹志勇。
自那以后,我与这位有思想、有抱负、懂业务、肯钻研,又对标准化情有独钟的年轻人就一直保持着联系,无论是参加彼此组织的活动、交流、演讲,还是微信的往来、朋友圈的互动。总觉得不仅话是投机的,心也是相通的。这除了做为一名过来人对当代的年轻人,尤其是对直接或间接的从事标准化事业的年轻人钟爱有加之外,还在于我一直以为,中国的标准化面上的事做了不少,但深耕细做显然不够,无论从理论到内涵时常显露浅薄。正是由于这个原故,我对于上心的年轻人格外看重,也乐于与他们沟通,更乐于看到他们进步。自然,在我和志勇的交流中,聊得最多的,也还是关于标准和标准化之间的话题。
标准和标准化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如果仅仅从其文字定义上去学习,也就是那么短短几行字。搞标准的人都喜欢引经据典地去背诵,管理标准化工作的人也常常喜欢出个题目让人来回答,更有甚者还喜欢考试,让人来答卷。其实,即使得了“优+”的结果又如何?标准缺失还是缺失,不适用还是不适用,花了纳税人的钱,制定出许多“垃圾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
十多年前,我曾经指导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标准走进百姓家》的丛书,大约二十几本,很受读者欢迎。这个主意也不是自然而然在我的头脑中产生的,那是我到英国标准化学会(BSI)访问期间,看到他们搞了许多科普类的标准化读物,后来又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担任理事会理事,也收集到ISO面向儿童的一些有关标准化知识的小册子。这些事情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标准和标准化绝不应该像国内搞得这样庄严肃穆、官气十足,俨然成了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由政府制定标准、宣贯标准、检查监督标准的执行情况,以企业为对象动辄惩罚。
我认为,标准的生命力及其最深厚的根源不在政府,不在标准化主管部门,也无关行政命令和领导的指示或决定。标准和标准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同时也蕴含着更加深刻、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在的东西,只能深藏于民众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搞乱了人们的视野,加上政府出资做标准的误导,使得派租、寻租的暗箱操作、灰色收入和拉关系、走后门、官场作戏的一幕幕表演,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把本来纯粹的东西搅成了一锅粥,误导了纯洁善良人们的方向感。所以,“谁是标准的主人”这样的问题,既没人提出,也没有人去想。
我对曹志勇有印象和好感,恰恰是他对这个问题既想了,也提了,所以才有了我们之间的交道和交情。我记得,我们之间的第一次见面在两年前,那时他听说我刚从国外回来,就专程从广东乘飞机到北京来找我。我问他为什么对标准和标准化这么感兴趣?他的回答很干脆,只有三个字:“我想用”。“建筑行业不是有许多标准吗?”我问。“不适用”,又是三个字,答得更干脆。于是,我们俩的话题由此展开,先谈到了“国标”“行标”和“企标”,也谈到了标准化改革和“团体标准”,更谈到了标准化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谈到了“互联网+标准”。他后来和我说,那次谈话,使他顿开茅塞,勇气倍增,坚定了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把标准和产业联系在一起的决心和信心。
曹志勇是我佩服的年轻人,说干就干、不忽悠、不打诳言,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真性情。“青筑商城”上线那天我应邀到场祝贺并宣讲了标准和标准化支持产业发展的道理。可那个时候,对这位年轻的企业家设计和运行的这套“互联网+产业”的标准化模式到底能否取得成功,我的心里也没有底,我只是相信,英雄是时事造出来的。标准和标准化,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社会实践的结晶。把标准和标准化这一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们现在处在什么时代?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在我看来,我更觉得是后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早已把农业社会稀缺的土地资源、工业社会稀缺的资本资源、信息社会稀缺的知识资源,一个一个的甩在了身后,而把创意这种稀缺的宝贵资源牢牢捧在了手中。
有人说,后信息时代社会的特征是思哲时代,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创业者需要用哲学创新思维取代常规形式的思維,我觉得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换句话说,在后信息时代,掌握先进社会观念和先进思维方式而且会思考的人,比拥有大量知识和专利文献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竞争力。
树立哲学思维观念,取代终身学习观念是一种起步,会思考的人淘汰不会思考的人也是一种进步。因此,在这个时代中,培养会思考的人比培养会学习的人更为重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思考的人才能创新,而创新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说了这么多与本文的题目“谁是标准的主人”有什么关系?老实说,曹志勇并不是搞标准的,以前甚至连业余的标准化工作者这个称呼都不够。二十多年来,他只是搞建筑材料的,打过工,组织过生产,也搞过销售。在这些经历中,他接触到标准,用到标准,也了解了标准的作用、问题和重要性。但他是个能思考、会思考的人,把标准和他的建材产品、建材产业如何捆绑在一起,把互联网、物联网的要素如何组织进来,当然还有技术、研发、物流和资金链。所有这些统统都纳入了他的思考范围,于是就有了他的“青筑商城”和“青筑模式”。
我高兴地看到这样一组数字:2016年“青筑”上线,当年成交人民帀100万元;2017年猛增到3000万元;到2018年4月订单已突破18000万元。
你说,标准的主人该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