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20-02-06栾新凤马菊敏刘士臣
栾新凤 马菊敏 刘士臣
摘 要:仪式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载体,能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记忆,激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从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思”、“情”和“行”合一。
关键词:仪式;马克思主义;高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58
2018年著名的洁洁良事件,让人不寒而栗。作为一名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优秀大学生,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共产党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这值得我们反思。由此,本文从仪式视域出发,重点探究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的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载体之一是仪式教育。
1 仪式及仪式教育与信仰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仪式是进行典礼的程序、形式。很显然,仪式不同于形式。形式是指事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即为事物的外形。换句话说,仪式教育不是形式教育。西方学者涂尔干认为,仪式是宗教的一部分。宗教分为信仰和仪式两个基本范畴。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现构成的,而仪式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信仰和仪式的区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区别。在人类学者眼中,神灵信仰和仪式构成了文化的基本特质,也构成了社会形态的象征展示方式,……信仰与仪式向来是主要的观察焦点和论题。
结合信仰与仪式,本文认为仪式是一种体现社会规范的、重复性的象征行为。那么仪式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就是行为与思想的关系,通过仪式教育这种行为来强化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最终达到“思”、“行”和“情”三者的一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行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2 仪式教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作用
仪式教育是一个中性词。它既能通过重复高度标准化的程序,维护一切固有的秩序,反对异质、偶然等,安抚人们的焦虑情绪,驯化政治身体;同时仪式教育也能在不断重复中蕴含创新,有变革的力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仪式教育增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同时也能创新仪式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内涵协调发展。
首先,通过仪式教育,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记忆。仪式利用不断重复的规范的程序、活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最终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此乃“思”。
其次,通过仪式教育,触及大学生心灵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仪式教育通过特定的情境渲染,结合重复规范的行为,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震撼心灵。此乃“情”。
第三,通过仪式教育,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仪式教育是大学生日常礼仪行为的主要来源。仪式通过重复的规范程序和活動传递背后的价值观念,随着仪式的不断进行,这些象征逐渐融入记忆,并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行为的一部分。此乃“行”。
3 仪式教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新时代,新情境下,对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取得共产主义的伟大胜利。
首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也有很多现成的仪式教育。比如成人仪式。现下成人仪式是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肯定,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爱党爱国爱家,这是最朴素的社会责任。
其次,升旗仪式固定化。中共中央于1994年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倡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这样既培养了师生的爱国意识,同时通过对国旗国歌的重复认识,不断强化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记忆,直至内化为一种情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第三,灵活运用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QQ号等新媒体互动作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在语言上,运用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如新华社的“刚刚体”。用大学生擅长的语言,将严肃的问题用轻松、简单、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易于接受和吸收。
第四,多种仪式教育组合。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主题社会实践教育及借助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五四青年节等政治性节日纪念仪式,加强大学生的使命感,使大学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性,使其自觉向党靠拢。
第五,将马克思主义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将其落细、落实、落小。这就要增加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关怀,定期进行辅导,引导思想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 总结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力量,一定要通过仪式教育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小处,真正做到“思”、“情”和“行”合一。
参考文献
[1]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